最新
人氣
待答
置頂
去面試的時候老闆面談聊了非常久,聊到我都想離開了他還要繼續講,其中面試的過程有談及我曾經有過業務助理的工作,所以業助流程的知道有哪一些,但由於公司算是目前才剛要擴大增員計畫,目前很多工作項目都是參和著一起做的,老闆說你也得熟悉其他人的業務,如果有人離職,這樣另外的人的工作你才能應付。 我直接問業助的工作不是應該是屬於協助業務為要嗎?行政會計類的工作應該是給行政去處理吧?言下之意聽出來好像就是有種公司裡面不管是業務還是行政那邊的工作我都要cover...甚至業務出差應酬吃飯老板也說要跟着去,我說這不是業務的工作嗎?我目前只是業務助理是內勤吧?老闆說這樣你以後要當業務也會比較熟悉其他合作關係的人,這樣聽下來好像又不無道理。 接下來又說行政目前兼任倉庫管理,然後等我進去後老闆打算移動倉庫,整理倉庫,我問那誰要整理啊?老闆回說當然是助理,那不就是指我這個業務助理嗎?心裡頓然不樂意了,我可以接受小公司,薪水不太差都情況下未必不好,但是老闆以公司目前正在擴編為由,很多工作都還沒有很多要我先都兼著做,感覺就很差,他目前底下就兩個員工,聽說都跟著他幹5、6年有了! 我一直以為業助就只是輔佐業務工作上所需,其實業助的工作非常雜!既要客戶成立訂單時你聯絡廠商,你後面還要跟追進度,出貨,驗貨到出貨等一系列流程,甚至客戶抱怨客訴你都要處理,這些事情就真的很多了,就算目前公司客戶不多但未來應該也會增加,卻還要負擔行政甚至倉庫的工作覺得不合理,一開始進去還有說要打掃,後來老闆說有請阿姨,那幹嘛還要擦桌子丟垃圾..?整個面談下來是34K,但感覺工作內容好像你得承攬三到四個角色,業務助理,主管秘書,行政人員,倉庫管理,如果是這樣34K真的不算多。 聽聞老板之前也有找人但人家都卡在薪水不想來這家公司工作,老板自己是這樣講。能理解小公司正在成長什麼預算都要省,但面談下來感覺就是找一個業助,把他當成全公司最小的在用,感覺就是助理來了什麼事情都要丟給助理去做! 過程有跟老闆闡述表面,我的工作畢竟是業務助理,而且我想往業務方面成長,所以行政都工作應該是他自己要去做吧?不然這樣大家都可以把不想做的工作丟給我了,沒有劃分清楚工作職責,這樣我自己的事情都沒辦法做好,都在幫忙做別人的事情。 不曉得老板有沒有聽懂,只是最後面結束時老板有談及說他要等助理來了就要來整理倉庫,我當時後問那誰要整理?老闆回說當然是助理,我還跟老板說明,我以前當助理從來沒有過搬重物,老闆說就是一些進貨的垃圾要處理而已,讓我不要想太多,反正整個面談過程就是助理好像找到來接下來就要開始公司的打掃工作都要丟給助理,掃地,整理垃圾,業助工作,主管交辦事項...等,大雜燴的感覺! 目前也不是不缺錢,但聽完這個工作內容後真的有點迷茫,想聽聽看其他人的看法,實在太讓人無所適從了! 我個人是非常排斥打掃的工作,有問主管打掃,目前業務又不是常態性不在辦公室,應該大家輪流比較公平吧?老闆一開始說是助理進來就要做的工作,後來看到我不是很願意,又做有掃地機器人,但就是要倒垃圾,掃公司外面之類等。感覺老闆就很想找人打掃啊 = = 但是因為其他兩個人的資歷的5、6年了所以打掃工作打算分配给新進來的助理。 覺得台灣的老闆都喜歡使喚助理,一個人多工,不然就是就業性別歧視,擔心你結婚生子等等,找個工作遇到正常的面試官真是困難!工作上的事情學都可以會,但遇到的人思想有問題你再怎樣優秀都很難升遷,好馬也得有伯樂,希望職場上能夠分別好公司或爛公司,遇到貴人,让自己早日工作穩定,在工作上取得成就。
目前手上有拿了一個offer,跟前公司是同產業,但名聲響亮許多,但年薪卻跟前公司差不多(福利有比前公司好),請問這樣的情況下,會建議因為大公司的名聲而加入新的團隊嗎?還是會建議再看其他的機會呢?
前份工作是行政專員,未來有機會想往韓國發展或是善用韓文去發展,現階段先以用得到韓文的工作為主,以下兩份工作都用得到韓文,以工作及職涯發展來說,哪家會更好? 1.職務:供應鏈管理 公司:在知名韓國企業內工作(在韓國很難進得去的公司),但不隸屬該公司,工作內容都是協助該公司 產業:家電/通訊/電腦週邊零售業 待遇:月薪$38000,主管有幫我多爭取薪資,滿一年保障年薪14個月,基本福利都有 未來:有可能可以轉調到該韓國企業,但機率不好說,以往是有案例 擔憂:工作內容沒做過,老實說目前也沒有把握可以通過試用期,畢竟沒做過、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原先是面試該公司的另一項職缺,但後來跟我說想讓我來這份職缺,因為我會韓文,溝通起來更快速(P.S.沒有用韓文面試過,不知道會不會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雖然有說是日常溝通即可) 還是有這方面經驗的人可以告訴我,供應鏈管理好不好上手? 2.職務:韓文行政人員 公司:韓商 產業:遊戲業 待遇:基本、日常福利很好,免費韓文課,但沒有年終獎金,三節獎金好像也不多,我期望薪資開$37000(目前還不知道對方會不會錄取我,或是接受我開的期望薪資,但我想再上修,因沒有年終。) 未來:可能有機會轉到非行政的職缺,但也不知道機率為何,不清楚是否有案例。 擔憂:原本已打算之後不要再做行政的工作,雖然不喜歡,但要做的話有自信做好,若沒有職務轉調的機會,那我覺得很難待得長久。 單看公司來說我偏向2,因為是韓商,以履歷來說可能更好看?但學習挑戰面又會選1,雖然2目前還沒錄用我,但想先提前思考,因1已經開始在準備報到的資料了,又不想讓對方知道我還在等別家通知...。
今年28,這個月從會計事務所裸辭,因為必須提前一個月提離職,所以選擇裸辭,怕沒有工作會願意等自己一個月,也怕自己明明不想待,也覺得這條路不是自己想要的,為了領5月獎金,又為了領年終,就這樣待在舒適圈。 自己是多媒體設計、資訊傳播系畢業的,出社會會有做過設計助理,但大概只做了1個月,覺得自己的軟體技術方面不足外,想法也不是特別多,當時假日也會帶著電腦出門看網路上的教學練習,不如成果,反思自己是不是其實沒有很適合設計,也沒有熱情。 也做過百貨服飾、餐飲的工作,還有節目製作助理,負責企劃,這份其實算是我的理想工作,因為自己喜歡追星,但因為自己當時個性非常內向(現在好很多),其實做這份工作蠻不吃香的,最也不甜,做了7個月,猶豫很久要離職嗎?離職的點是因為家裡一直抗議說早出晚歸,可能有時候要2-3天沒辦法睡,賺得錢都拿去搭計程車了,幹嘛還賺,當時的我真的是個乖乖小孩,沒什麼自己的想法,也覺得工作累積的壓力讓我有點喘不過去,也沒什麼假日自己的時間,所以決定離職,但做那麼多份工作,只有這份讓我有時候會覺得如果我撐過了,是不是就能參與到我很想參與的選秀節目製作等,還是很感謝這段經歷,畢竟以前也不覺得自己能進到這個圈子。 後來也有做過作業員,那時候疫情看到這個工作時薪很高,就先做了,想說至少維持收入,一邊找工作,因緣際會進了會計事務所,因為是個白紙,前期蠻辛苦的,做了3年,很多時候覺得心很累,即使其實也已經習慣這些很雜很鳥的事,還是覺得很累,薪水也很少,可能是因為是小公司,所以也沒什麼升遷制度,沒有原則,沒有SOP,一直都是從錯誤中學習,說真的雖然很努力做了3年多,但我真的不敢自己獨立做會計,感覺有很多基礎沒有打好,也沒有想朝這方面發展。 這幾年一直在摸索自己到底要什麼,我擅長什麼,試著去了解自己,以前的我真的是個完全沒有想法的人,家人說不然你去做那個好了,我就會想說哪做看看好了,後來發現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了解自己真的很可怕,我也不想一直換工作,想穩定,但我真的沒有頭緒,到了這個年紀,覺得如果還不趕快定下來是不是很糟糕,我也很怕又選錯,萬一不是自己想做的,做不下去怎麼辦⋯等想法,原本覺得是不是也只能去嘗試各種,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或擅長什麼,但都這個年紀了,還可以一直這樣做嗎 所以想上來問問大家的經驗,是怎麼樣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天賦,擅長什麼的? 以及在以下這樣的條件下,有什麼建議的工作,是可以從頭學習,有發展性,薪資也可以增加的? (我其實沒什麼技術,沒有一技之長,基本設計軟體AI、PS基礎可以,或許沒有特別熟練,但能用自己的方式產出作品,英文不好,有在學習韓文,自己很願意學習,配合度也很高,很負責任。) 目前有想到的是可以往行銷企劃、專案助理、社群小編、行政發展,有大概找了一些資料,了解一下,可能因為自己也沒這些方面的經驗,所以看到的只有表面,或比較零碎的了解,之前朋友也有建議可以找助理工程師,但因為大概查了資料,看了人力銀行,這方面基本是需要本科系或有證照的,似乎比較沒辦法從白紙開始。
想請教職場前輩,本人待的是一間中小型公司。 之前待業中真的沒什麼錢,又碰到搬家,生活上碰到了困難,房租也繳不出來。 剛入職想和公司提出預支薪水,但會不會讓自己在長官心裡的印象扣分? 我好擔心🥲
各位前輩好 小弟現在有兩份工作計畫選擇, A在住家裡,號稱一年至少16個月以上,但是沒有保障 B公司要租屋,保14,績效平均1.5個月以上 兩間年薪算起來差不多(B公司用14個月算),這讓我很是猶豫,看起來B會比較好,但是租屋水電扣一扣,可能比A還少,不曉得各位前輩怎麼看?幫小弟指點一下迷津
2月的考核獎金沒領到,年終也沒有領到該有的部分,自己的主管答應會協助處理,但到現在還沒有處理,如果總公司要我辦離職手續,是否會影響到權益?
面試時,面試人員詢問何時能上班,因為網上都教不要回答隨時都可以,這樣之後的薪資會不好看。 我回答收到offer後兩個星期的時間,他有點不解地問說:「為甚麼要那麼久?你現在不是沒在上班嗎?」 我回答親戚的公司需要人手,現在有過去幫忙,但只是工讀性質,而且我也說好之後會以找到的工作為主,親戚也說如果我找到工作,希望能給他們兩個星期的時間緩充。 請問這樣的回答ok嗎?
如題,從去年年底至今面試快一季,可能由於接近中高齡的關係,加上以往工作年資不長,也在許多面試期間感到惡意,簡言之對於求職者的一些冒犯行為很多,如自己以徵才做自己只是初試為由,但是需要給主管書審,故直接拍面部照片還說有美顏效果.. 或者一些你失業多久!你待業怎麼樣!你好像都做不久等尖銳的言詞,問了又不信,長期的損耗求職成本,許多求職都像上藝能節目一樣被面試官質詢或不禮貌對待,但是心裡想說我只是求職不是像演藝圈為了出名而去上節目,有必要當你的出氣筒嗎? 面對過於彈性的工作,薪資低又有賠款規定,面試時觀察到對方可能有霸凌行為,想詢問管理問題又不斷轉被質疑自己是否有問題,真的想避免爭議覺得找工作身心俱疲。 一面找新工作期間面對存款不斷消耗,精神跟身心不斷消耗的情況,到底要怎麼做可以提升心靈的抗壓,是求職沒錯,但是不斷的被違法蒐集個資要拿回履歷對方還拒絕,然後又利用徵信前公司履歷查核為由不斷抹黑這個人。 其實人真的是會被消耗殆盡的,就在這種充滿惡意的不實徵才跟詐騙之間,然後再被貼上你是劣才(但是可能是詐騙集團眼中可利用的對象)等不好標籤任由在求職路上自生自滅,其實這些都是很不友善的行徑,到底要怎麼提升自己的心靈抗壓,好面對這些惡意求職公司跟惡意消耗的求職成本的壓力。
我今年36歲,之前出社會就做攝影&影音行銷相關的工作,薪資最高到48k,後續嘗試接家業,但父親並不想正式交棒所以另謀出路,之前面試了幾家公司,包刮一些業務職位,我發現現在就連業務職的薪水,有很多天花板也不高,只在五六萬那邊,如果業務職的天花幫只在這邊,那我找個正常工作然後下班接案不就好了?最近會紅的短影音行銷,薪水也只是落在三萬多,四萬初,真的低到讓人看不到未來 面試中實際提問或旁邊觀察,都發現很多老闆對業態根本完全外行,不只自身不了解影音行銷的重點,提出的要求也都相當誇張,諸如一個月要減四十支短影音+機動上下班&加班+偶爾還會有一些長影片的出現,這樣的條件薪資才四萬多 老實說,一個頻道經營得好,帶給公司的效益絕對是超過這個數字的,但台灣如此病態的就業環境,真的讓人很想只跑外送就好,至少一個月還有個五萬多以上 我到底該怎麼樣才好?跑外送?還是找份正常工作呢?
你可能關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