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氣
待答
這題答案我認為是不行,因為就業服務法第五條明顯規範,雇主不得索取非就業所需之隱私資料,另外個資法也有提到使用個資需有特定目的,但是假設面試過後覺得彼此任一方覺得不適合,求職者都可以拿回履歷。 但是為什麼要發問,因為就業服務中心10:16分一位女性打來,然後針對此部分強硬地說只要公司為了求職目的,不管有沒有錄取都要強制審核求職者的履歷 ,即使求職者當下覺得不合適或者對方沒有要錄取,還是不能取回個人履歷,因為公司人資需要完成他的工作,態度口吻相當強硬,當下已經跟他說此行為違反個資法跟就業服務法,但是對方仍舊說這有待確認,如果對方有在面試當下有違反求職者拍照或錄影生成AI仿聲合成視頻,因為無法確定該人行為目的為和沒有辦法確定求職者是否因此遭受損失,故無法有任何權利主張。 為了避免日後有任一求職者因對方的錯誤權利主張,還無法取回個資,進行基礎的個人權益保護,避免將隱私洩漏給求職者,故還是替大家發問澄清概念。 那您認為是否為了公司人資要完成他們部門工作所謂的履歷審核,只要進入求職程序,都需要無條件提供人力資源部門各種求職者資料及隱私?這是否發現人力資源真諦為另一種白手套,公司新型套洗賣個資進行變相合法的商業行為?
如題詐騙盛行,若面試時公司對於職務內容進行說明時,全程未提及薪資架構,突然在面試中提到''未來公司有規劃在中國設分公司''擴展公司業務,或者在面試中提到公司的架構在東南亞有設分公司等言語,台灣現在由於詐騙盛行,心裡對於大量找人、長時間刊登求職廣告、書審履歷等工作、人力派遣工作或面試時提到''可能跨國需出差的工作''、''高薪資''、''員工旅遊''仍心存戒備,事實上依現實考量,台灣若有傳產確實有可能因為人力跟物力成本壓低的考量,會在東南亞或中國設定分公司,但是突然在面試中提到,心裡還是會令人感到有壓力或惶恐,有稍微詢問是否有出差需要,面試官說不必,但是對於個資是否留於該公司,或是否順利錄取後有更多可以辨別是否為詐騙性質的求職,該如何詢問更詳細資訊,來辨別這份工作是否有問題,進一步做那些措施來保護自己?
最近求職接到徵才電話 對方有做自我介紹 並表示是在104看到履歷 覺得有興趣才撥打過來 由於我的履歷有設公開 但後來以公司名稱下去104搜尋 卻找不到此公司 請問像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嗎? 如果這是正常情況的話 想請問是哪些公司看得到公開的104履歷呢?
如題,就業市場假職缺浮濫 許多公司藉由面試取得完整個資,有的為行銷用途,若更惡劣或盜名借貸或衍生其他非法用途防不勝防,但該公司都以授權合約方式,要求求職者在他們的人才庫建立個人資料、寫心理測驗等其他奇怪的要求隱私個資、甚有最過分上未錄取就要求求職者提供體檢報告,有的進去以後又簽奇怪的條款、保密條款等又奇怪合約,甚有些公司入職後,該人事教育訓練師羅小姐利用職務之便,要求簽不明文件,面試只是一個藉口,又有直接的人身攻擊或者其他言語攻擊等不友善行為。 想詢問 1、如何避免此類盜用個資情況,以上該公司是否違法? 2、即使該公司以面試為由要求求職者因為該公司有門禁就押身分證件、健保卡、駕照等(不確定是否盜拍到影印)、填寫個資授權書,或做心理測驗或其他智力測驗是否違反就業服務法第五條:雇主不可向求職者索取非就業所需之隱私資料?(但面試該公司該公司非雇主,雇主都不可以了更何況非雇主,是否有相關法令約束?) 依我所知,目前職安法、勞動事件法的保障對象包括求職者,以上該如何主張個人權益以防個資盜用、假求職真洗個資、假求職真盜證件盜辦該公司產品等 (如典x人力派遣先叫人填個資、勞動契約書,第二天告知未錄取但該公司都有此未錄取求職者的完整個資了、x欣一面試就人資在求職者面前要求求職者個資含身分證字號等直接登入該公司人事網站,也不是保證錄取就要求隱私的個資等)
近期找到一個是協會,協會由於政府專案問題,有資格審核,但是疑點在於,通常這些職缺的薪資跟找人不是應該就業服務站嗎? 雖然相談甚歡,但是了解專案內容後發現該職缺即使是管理職,應該工作內容都有相對企畫書,職務內容應該依企畫書內容,但是該主管面試中語意模糊,好像是主管說什麼就去做,心裡感到不踏實。 週五面試完後,主管告知要先提供個資送審政府單位後,有錄取才會通知,這就像有很多工作明明沒錄取,但是要體檢資料等,又說他們不是詐騙。 周六時該主管傳訊息要求+line,並要求在line上傳個人勞健保加退紀錄、畢業證書等,上一份派遣也這樣做用line要求傳電子版合約跟文書,要是詐騙等於把自己賣掉。 所以現在想歸納兩個問題,希望giver幫忙解答: 1、不論派遣公司、協會,+line傳有身分證字號、正式合約、勞健保加退保記錄的工作是否可以正常,可以報到? 2、未允諾錄取先蒐集個人體檢紀錄、勞健保加退明細或其他足以辨識求職者各資這些有無違法? 3、若不慎為了工作已提供電子資料該如何自保?
有許多工作在人力銀行放招募廣告,甚至有些電話連繫求職者後不停的要line,他們也會在FB上面放招募訊息,但是有些工作現場面試後,不斷地要求職者寫公司制式履歷,現場又會要求求職者提供line等個資,事後以需複審書審為由又沒錄取,這些公司到底有沒有問題,已經多到令人感到發毛,該不會盜用個資找人假冒身分頂替去工作吧!由於事後該員因為身分盜用,可能身分有問題故本身也拿不到薪資,這種貌似合法洗個人資料履歷的方式,非常恐怖,有人知道這些不停要求職者留該公司制式履歷、+line的公司目的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