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氣
待答
想請教各位版友 本人目前35歲,醫學大學碩士畢業,業務經歷8年左右,目前待在彰化小鄉下的傳統塑膠公司擔任產品檢測人員,主要公司是自己兩位表哥所創立的,會進公司也是兩位表哥想要拉拔自己人做業務相關的人員才進入。 目前遇到有幾個困擾點有點想離職.......... 1. 年終不如預期(不到一個月),因為我之前待的產業(醫療儀器)幾乎年終都有1.5個月以上 2. 工作內容從原本一開始說好的單純產品物性檢測,現在變得產線的原料搭配、現場生產員工調配、偶爾要去倉庫收貨、去供應商拿料等 3. 因為兩位表哥父母親(舅舅舅媽)每天也都會到公司,下班的時候有時還需要幫忙載舅舅舅媽回家(也住在我家附近),上班也有時會一起接到公司,雖然上班時間(8:30)會耽誤一點點,但因為是接長輩所以不會去計較那一點時間。 4. 原本表哥有說先擔任檢測工作內容,先熟悉整個生產流程,之後會轉變成業務性質的工作,出去外面跟客戶接洽,接訂單衝業績,之後就會有業績獎金,但目前已經任職1.5年了,出去外面接洽客戶的次數不到20次, 雖然偶爾有去客戶端處理產品客訴問題,但幾乎也都順利解決,目前都還是兩位表哥外出跑業務居多。 目前公司的待遇是: 每月4萬元(原本3.8萬已扣完勞健保+2000元的上下班接送長輩補助) 三節: 800元禮品 年終: 3.6萬(不到一個月) 休假: 依照勞基法 整體換算下來年薪約51.6萬元 優點: 工作內容偏勞力一點,但主要檢測簡單,只是量蠻多,但老闆不太管工作進度,生產過程有異常要盡快提出作修正,把該檢測的數據在出貨前檢測出來即可,下班之後幾乎不用管工作事項。 缺點: 工作內容除了檢測還會有臨時要外出去倉庫收貨、客戶端拿料、偶爾要協助跟司機去送貨、生產線要盯進度等雜項。 下班一周時間會有2-3天要載舅舅舅媽一起回家,有時下班6:30左右,開回家又北上台中和朋友聚餐就會耽誤聚餐時間或是去健身房上課時間(回家車程約30分,北上約又30分)。 我上一份工作待遇是: 每月4萬元(扣完勞健保約3.8萬左右),業績獎金每季約15-18萬左右,平均月薪是9-10萬左右 三節: 1200元 年終: 9.5萬(2.5個月) 休假: 依照勞基法 整體換算下來年薪約110~120萬元左右 優點: 薪水非常優渥,資深業務同事有的年薪200-250萬左右,外出跑業務時間較彈性可自行安排客戶拜訪行程。 缺點: 業務背的業績壓力很高,而且客戶常常需要臨時產品和儀器報修需要盡快到現場處理,下班需要寫報表(約30分-1小時),晚上偶爾還需要和主管討論客戶問題。 會有想離職的念頭是因為年終給的是目前待過公司給最少,因為總覺得每天下班時間都超過原本表訂時間(17:30)約30分-1小時左右才離開公司,而且沒有算加班費,還時不時都要幫忙載長輩回家(因為一個表哥住台中比較偏不順路,所以會協助載),都會占用到自己的一些時間,如果又拒絕不載變得很不好意思,所以幾乎沒有拒絕過,而且還要做其他雜事(上面缺點提到的)變得原本的檢測東西會延誤一點,年終以為會多給一點獎金做為回饋,結果一發下來竟然不到一個月,讓我總覺得之前付出那麼多好像沒有得到重視的感覺,有跟老闆反應年終分配問題,說是跟其他同事(現場作業員)按照往年比例分配,還提到去年公司是虧錢的,外面傳統產業景氣非常不好,很多都做3天就休息之類,要我好好珍惜,說會再查清楚到時再補4000元到一個月年終,但這種感覺真的很不難受不好,老闆還說平常有時候沒看到我很用心的地方和總覺得我瞧不起這方面塑膠傳統產業,所以要我再加油,說接下來會安排較多的業務方面去跟客戶接洽,讓我可以有業績獎金可以領,領越多他越高興,但就看我是否有那個能力,現在就是內心很掙扎到底這產業是否還能夠繼續待下去........... 是否離職再回歸原本比較熟悉的醫療產業........... 懇請各位先進前輩多多提點建議和指教了
目前在一家老牌的中小型企業擔任 手機App 開發工程師已經快兩年,公司主要的產品是網路設備,光纖訊號以及纜線CATV訊號的傳輸,由於公司想研發新產品但是一直無法有突破,所以營收也沒什麼成長性,加上新產品屬於硬體的研發,而我是軟體方面的專業,也無法幫上什麼忙,其實也對硬體不感興趣 請問光線網路,放大器,CATV纜線傳輸,這類技術是屬於夕陽產業嗎?如果是我應該考慮換工作還是繼續待下去呢?
各位先進好 <個人學經歷背景>: 男性,傳播科系大學畢,退伍後幾乎都在台北工作從事媒體廣告業,做過業務也做過行銷企劃的工作,仔細來說B2B開發業務一年(旅遊業)、行銷快六年且其中一份帶有點維繫大客戶的性質,廣告業都會面對到百大企業合作共事... 三間公司都算是大公司,大家都聽過的那種 <困難的背景>: 麻煩的是,去年回新竹後自行接行銷方面的案子,沒有養任何員工,雖然客戶大多還是以前台北的客戶或是一些新的小店家這樣,所以為了核銷發票有成立行號、有自己的公司抬頭,然後今年狀況非常糟加上疫情讓我決定回去當上班族。過去於台北打拼多年覺得很難存錢經濟壓力大,因此想要留在新竹工作。 媒體廣告業很侷限,出了雙北機會非常少規模也完全不能比,因此也沒特別設限行業別,希望能在新竹從事行銷企劃相關的工作(科技業、製造業傳產、其他服務類型等) <我的問題>: 1、最後一年自已接案的履歷要怎麼寫呢?自己過去一段時間是照實寫自己行號的名字,只有在工作內容和自傳稍微提到是自己的... 雖然偶有面試但感覺挺困難,上網爬過文,創業一般不建議寫但 寫「接案子算嗎?自由接案者?」 寫「一年準備考試的同時接案賺外快?」 還是「寫自己公司不交代當老闆這回事,當成別人的?」 還是??? 2、如果過去這一年不能寫創業、接案、準備考試,那空著這一年該如何填寫?還是直接不寫這一段呢? 3、已經待業一陣子了,雖說不是完全沒有面試機會但必須要投非常多履歷出去才能有幾個面試機會。請教造成如此是最後一段經歷影響比較大?還是過去行業別不同或工作內容有落差影響比較大? (我知道新竹男生從事文職的確不吃香XD) 4、我該如何改進?調整哪些地方呢? 因為不順利也嘗試過不斷降低放寬自己的標準和工作類型,但依然不順! 面試過行銷企劃工作但不是被說小廟供不起大佛就是婉拒或無聲卡; 也找過面試過助理工程師、倉庫管理員,其中還有多家人力派遣要經過考試,即便都是高分通過但都被人資打搶,很顯然不是能力問題,猜想是覺得背景不合怕我做不久?不然就是打電話過來先詢問怎麼會投這種工作?!然後就沒下文了。 哀哀........ 總之~這陣子嘗試過各種方法,總感覺有「不上不下,卡在中間」的感覺....
我老家在台北,去年在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系畢業,今年9月搬來台中發展。之前只在台北做過一年的大學研究助理,之後就來台中找工作,希望可以往人資發展。 目前的專業證照有考過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的全方位人力資源管理師證照、勞基法證照、多益830分,面試了三間公司,每次都因為是不同產業,所以都很用心準備,面試下來感覺特別累。 一間是運動產業(上了但沒去),一間是傳產(雖來電說率取,但目前遲遲沒有消息),剩下有的各式各樣的行業邀請我去,但我不知要從何開始準備,因為每種產業都要花很多時間去了解背景,我才會去面試。 我自己是覺得走人資,必須要了解產業背景,才能真正幫助到公司。所以想至少做個三~五年。若如此,選定產業是否比較好? 不知各位前輩,如果我要在台中轉職走人資,能給我這個社會新鮮人哪些建議呢?會覺得走哪個產業比較好嗎? 我很迷茫,我應該繼續不管產業的投人資工作的履歷嗎(先求有經驗不考慮產業)?還是說我應該只考慮一種產業來投?比如台中最多的傳產? 請各位前輩們解惑,謝謝大家!
我因為患有精神病生病,只能做重複性高的橡膠品檢員,我雖然有私立科大化工系的學歷,但是…我以前因為身體不好沒有考取相關證照,有專題報告和成績單,在公司內部,看透品保工程師怎麼工作。 現在醫師認為我復原了,之後我該怎麼補足能力上的不足? 英語能力…多益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