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氣
待答
去年好不容易找到第一份工作,當時是以一項計劃進入現職公司的,當初招募時是說能夠依照個人意願選擇當FAE(field application engineer)或是業務,我個人想說有機會擔任FAE就進來了,但後來發現整個計劃走向其實要把我培養成業務,後續的訓練也是整個往業務方向過去 有在考慮要不要直接離職,畢竟跟我想發展的方向不一樣,不過最近外面似乎有點凍,不太敢直接裸辭;但再繼續待著就要被丟去業務的訓練 不知道各位會有什麼想法?
各位好, 工作到現在6年,背景是國立科大光電系碩士, 經歷 : EE硬體研發工程師、專案負責人、光學研發工程師,經歷過3間公司, 目前在光學相機模組廠擔任光學研發工程師,是目前職涯待最久的3年, 主要專業領域是繞射光學方面, 問題如下: 產業方面問題 : 1. 目前在台灣的業界Metalens的相關研發職缺在雙北地區多嗎? 大家目前怎麼看這項技術的未來發展性? 大家會覺得從幾何光學為設計出發點,再轉成波動光學進行設計嗎? 2. 大家目前對於Metalens 跟 矽光子 兩個領域的3~5年未來發展覺得哪邊有機會較有資源較多的灌入? 3. 台灣有相關的技術討論社群嗎? 個人職涯方面問題 : 1. 我目前的職涯過程中已經不只一次(也不止一間公司),公司因為人員不足加上我的個人經歷等關係,我被迫擔任專案負責人,可能我確實專案完成度不錯,所以好幾次我以為替公司所謂的"共體時艱",最後都公親變事主,公司都又以各種理由要求我繼續要求我幫忙... 由於我個人分析我的個性跟職涯規畫都希望偏向光學研發工程師,且我的職務一直都是"光學研發工程師",但做著超過我工作內容以外的工作許久,儘管已經跟公司跟主管好幾次提出異議以及解決方案,公司也答應,但最終卻屢屢失約...請問職涯過程中這樣的"共體時艱"的經歷是不是不應該在之後的面試中提出? 由於經手過的專案客戶都很亮眼,但這樣是不是會模糊焦點? 2. 承1.問題,因為這樣的經歷,我自認為在光學專業上或是停滯或是退步了一些...我該去一些薪資較低的職缺以便可以邊增進自己幾何光學設計方面的實務經驗嗎? 還是我不用看低自己,因為我的過去經驗可以為公司帶來不同的視野呢? 3. 由於種種原因,我目前有離開現在公司的想法... 我的專業&經歷是繞射光學的領域,但由於家庭因素希望在雙北地區就業,但就我目前所知,台灣光學比較多還是會在桃園以南有較多的工作機會,我該轉而先在雙北找幾何光學相關的研發工程師或者專案負責人的職務先工作,之後再找機會轉回嗎? 這樣是不是職涯發展走的更偏了? 4. 我目前入職的公司似乎或多或找都有事後被畫餅 或者 發現自己某些職涯選擇可能有誤的情況,大家會如何面對這樣的時刻? 自己發現不到一再發生造成相似迷惘的根本原因時,大家的檢視方法會是甚麼? 感謝各位!
1.我目前待業中,女生。 2.第一份工作:研究所的時候,研究所專業是做電力電子IC,有跟公司簽約畢業後便進入做power的SA,但因為公司人力資源不足,時常會去支援AE、FAE工作內容很雜,但也算蠻安穩的工作,可是最後因為個人遇到me too的事情(私人)所以整個人受影響,父母要求回家鄉,方便就近知道我隨時的狀況就辭職了。在職時間1.5年。 2.第二份工作:回到家鄉後,因為個人的情緒影響,便想說找了一份工作時間比較自由的新創公司,做類比IC設計,結果進去之後,主管一開始說的責任制、美式管理,結果完全不是這樣,會反應菜鳥應該比所有人早到,等我每天準時到之後又被主管罵,好像是他逼我一樣。每天為這些主管個人情緒與觀感類似的事被罵到臭頭、一罵就半天去了(像是要不要補班、因為他不想來所以我要主動請假、我要主動關心他是否加班我也要跟著加、我沒猜中他的情緒、我表現得不夠感謝他給我這份工作…等)加上某些很噁心的言語性騷擾(譬如說我月經不規律時,說我一定是XX太用力、說我私生活一定很亂、還要求偶爾有肢體接觸),加上me too的官司訴訟的一審不順利要打到二審。我撐了一年撐不住了,而且完全沒學到什麼就辭職了。在職時間1年。 3.辭職之後我便專心打訴訟,跟調養好身心。回看之前的兩份工作,我真的身心俱疲、而且還有點創傷反應。完全不想回想、也完全不知道未來可以做什麼,因為兩份工作的時間都很短、要算在資歷裡也很怪,未來發展能往何處變成了問題。此時便想起在SA時有短暫接觸APR工程師的工作內容,便去學了半年,作為一個邊休養也可以邊進修的行程、也可以慢慢走入人群。上課過程也覺得蠻有趣的。是可以試看看的工作。 4.今年開始面試,結果是大魔王的開始。每一間都會問我上一間為什麼辭職,而且一定會問為什麼不做類比IC設計了(因為發展比較好),我每次遇到男主管詢問都左閃右閃,顧左右而言他,說的感覺我好像禁不起前一份工作壓力,可是我內心又不太在男生面前說實話。後來有曾經試著說,但焦點總是就被模糊了,會被質疑有可能是我誤會。只有等到偶爾有看起來人很好的人資,才比較願意說的比較直白,但每一次都像是在自己揭傷疤,然後還要怕對方覺得我在裝可憐,還留下情緒不穩定的印象,真的好痛苦。我只是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 5.最近面試到懷疑人生,常常想,如果我不當工程師,我能做什麼?我唸到碩士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是我遇到這些事…我都鼓起勇氣走入人群了,還能怎麼克服?到底人生為什麼這麼難…覺得人生好迷茫,這樣兜兜轉轉都30歲了…
這是我第一份工作且已經做了快半年,現在是常日班所以會有很多小雜事需要處理,有發現到主管常派整理資料的工作給另一位跟我同時進來的,我知道是我在整理資料時容易出包所以上司才不給,但這樣的情況已經有3個月,且因工作量少早走對他人觀感也很差。 我想問 1.我是不是無法在這職場待下去? 因為這樣想去感覺在公司內我給別人的感覺會越來越差 2.我是否該待滿一年再換工作會比較好? (我一個月會換成值班,到時我想多經歷一些) 畢竟給主管的印象已經是很差,且看著別人都有工作我心裡很難受 希望有大大能幫我解惑,謝謝
從小就有學習障礙(沒身障手冊),所以有邏輯、肢體協調..等問題,常常做事情都做得比別人慢卻沒有做得比別人好;但在目前這家公司沒和任何人提過我有學障。 近期一直被主管念說看起來很忙但很沒效率(主管是要求比較高的人,學歷也很好),別人做的都比較你快、比較好之類的 曾經看過身心科是說只能開藥吃藥"有機會改善",但效果有限,學障本身無法被治療 請問會建議和主管坦白有學障嗎? 還是就維持現狀就好直到可能主管真的受不了被約談或是被資遣再說?
研究所畢業後,這是我弟一份工作即回父親公司上班。因製造業景氣不好,公司決定轉型做服務性職工作。 進行求職,有應徵幾間公司(應徵研究所所學的相關職類),但偶爾會遇到這樣的狀況: 本來面試過程都很正常,但突然主管問: 1.所以這間公司跟你有關係嗎? 2.你是第二代沒有要接公司? 主管回答:會這樣問主要是想了解背景,畢竟要一起共事,也會擔心待不久,由於你年紀快40算高齡,也有些人做一兩年就不做了,我還要請示公司老闆。 是否業界普遍對第二代的觀感不佳,想詢問有建議的應對方式嗎?謝謝
如題,目前在面暑期實習,但是因為我從面試到現在已經過了兩個多月,而距離上次人資打電話給我確認意願是三個禮拜前,當時跟我說3-4週後會給我offer或是感謝信,但到目前都尚未有最終結果,我剛滿三週就去問會不會給人資壓力?還是我應該慢慢等結果?再麻煩各位先進!謝謝!
大家好,我的背景是台大理科碩畢業,有兩年半導體產業的工作經驗,於近半年準備轉職韌體領域,目標是IC廠的韌體工程師,在104上投了許多家公司,也修改了履歷,強調了自己擁有的專業技能與實作成果,但似乎在科系方面還是在開頭就被刷掉,感覺沒辦法拿到面試機會展現實力,請問該怎麼突破HR這關,讓HR相信我有跟本科系一樣的實力?
最近剛上岸一間公司,結果收到報到通知的時候,對方說要我準備「離職證明」和「健保轉出單」。但我之前離職的時候沒拿這些資料,而且也已經離開一陣子了,不太方便再回頭去問。 想請問一下這樣的要求正常嗎?如果我沒辦法提供,會不會影響錄取或報到?還是說這裡面有什麼我需要小心的地方?有點怕踩雷,想先問問有經驗的大家,謝謝!
您好,我目前剛退伍,累積了約三到四年的工作年資,目前正處於積極找工作的階段,身份屬於「待業中」。 目前面臨兩個主要困難: 履歷撰寫與見證內容卡關:雖然有一些工作經歷,但不知道如何具體呈現自己的能力與成果,尤其在「見證寫法」、「成效量化」、「自我亮點提煉」等部分容易卡住,不確定怎樣寫才更有說服力。 冒牌者信念影響行動:內心常覺得自己「不夠好」、「比不上別人」,即使知道要主動出擊、持續準備,但這種信念會讓我很容易逃避、分心做其他事,進而降低行動力。 我也正在嘗試探索,但對產業現況與趨勢(如中美貿易戰影響)也有些迷惘。 希望能獲得具體的履歷優化建議、心態突破的引導,以及如果可能的話,也想了解目前音樂相關產業的就業環境與前景,幫助我釐清方向、重啟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