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26-30歲
職涯 vs 公司 該選哪個?或offer?
小女不才待業了2年多並掙扎了快1年
終於有工作了~~
但我現在面臨選擇offer
想聽聽前輩的想法建議
再讓我有想法去做選擇
原本想說想轉崗數據分析
現在有類似崗位了而且Title又是
但猶豫的點是因為不了解那家公司真實性
加上第一次遇到境外公司所以更加猶豫
可能有人會說面試時不是可以看公司嗎?
因為是線上+面試官沒開錄像
好像也主動把我的錄像關掉就只有聲音面試
所以我也沒有看到實際公司的環境
因此現在不知道該選職涯還是公司
再請各位前輩們分享了 謝謝~
|Offer 1|商品企劃
雖說Title是商品企劃,但面試時聽起來就是有點偏業務,不過還是有做商品企劃的工作,畢竟產品經理PM也是需要接觸客戶才能知道需求 市場是什麼才能提供新產品方案(應該是這樣吧?有說錯可以提出改正),所以說還是需要分析資料,不過可能會有滿大一部分需要出差交際
- 產業:橡膠輪胎
- 公司:上市
- 薪水:起薪一樣
- 升遷:可能需要外派
- 加班:以全薪計算
可能會有 頻率不確定
像是應酬拜訪之類的
假日有時需要辦活動會換補休8小
- 通勤:家附近,騎車10分鐘
- 出差:國內機率高(拜訪客戶)
國外不一定大多都主管
有出差津貼不報加班
出差 550/日 + 務餐 100/日
- 發薪:當月15號一次,次月8號一次
- 年終:2個月,好像還會看績效
- 福利:有三節
春酒尾牙沒有特別問
特休勞保健保照法規
中餐有員餐
|Offer 2|數據分析師
雖說是數據分析,但其實蠻像營運分析師的,需要分析營運、生管、業務單位的,只是可能公司資料蠻多的需要會程式去操作,工作主要負責維護PowerBI,或許後期也要接手程式面的撈資料及分析,此崗位先前是資訊負責,現在要獨立出來
對了,這個原本似乎沒有想招我,因為面試官說一週後沒有收到就是沒有了,是隔了面試後的第三週才收到錄取
- 產業:鞋業(鞋墊)/床墊
- 公司:境外分公司
- 薪水:起薪一樣
試用過後看能力調薪+5k(所以不一定
- 升遷:該崗位是第一代,所以有後輩就上去了
- 加班:以全薪計算
聽HR說公司倡導不加班
也說員工基本上不加班
- 通勤:租屋+騎車時間未知
- 出差:3-6月後會到各工廠
越南廠週六需上班配合當地上班時間
不過六日可以算出差津貼不報加班
800-1000/日(待核)務餐忘了問
- 發薪:忘了問
- 年終:未明言幾個月,HR說還不錯
- 福利:沒有三節
發2次獎金,好像看績效跟營運
中餐不吃公司的有補助80
有春酒沒有尾牙
特休勞保健保照法規

您好,
Q:因為是線上+面試官沒開錄像,對公司有疑慮,但職稱、職務是您的首選,該怎麼辦?
-->
現在公司喜歡您,球就在您手上,如果對公司有任何疑慮,應該寫信或在跟人資/主管通一次電話,把問題問清楚,要求到公司參觀一次,跟主管見面一次,這些都是合理的要求。
您除了要考慮職務、職稱、工作內容,也要評估公司付不付的出薪水、工作環境、人身安全,對公司有基本的認識了解,的確是簽offer前應該要考量了解的。
您可以跟對方主動聯繫,參考回應如下:
(僅供參考)
感謝貴公司提供的這個機會,我非常榮幸並且很興奮有這個機會能為貴公司服務,在我做出決定之前,是否能有機會到貴公司辦公室跟主管見面細聊一次,上次的面試是在線上進行,雙方沒有開視訊,希望能進一步瞭解主管跟公司環境。
我對境外公司的營運也不甚了解,可以基本的解釋一下公司集團的營運方式,境外公司對我的薪資、福利,或公司的法規營運有什麼特殊之處嗎?
1.請表達自己真心想簽offer, 對對方的工作有興趣
2.清楚的表達自己想要了解的事項,了解這些事項不是因為您很龜毛麻煩,而是因為有強烈的就職意願,想事先了解準備。
----
境外分公司 基本上就是 國外分公司。(隨便舉例)Google總部在美國,在台灣設立 研發營運據點,那台灣Google就是美國總部的境外分公司,這樣聽起來是不是 不這麼恐怖?
如果我是您,我會問一些基本的問題試著釐清,境外分公司是指 公司集團總部在台灣,您要就職服務的是 「其他分公司」,所以您的offer可能是越南工廠(之類的嗎? 或者反過來,公司集團總部在中國或其他地方,您要就職的是「台灣分公司」(好像繞口令)
很多集團企業的分公司、子公司、孫公司關係很複雜,談A公司的職務,名片、email 都是A公司,但offer、健保、書面合約是B公司,客戶是跟A業務談生意,交易的時候用B公司,然後也是正規經營賺錢的很。
一般來說,公司主管或人資應該要可以給您清楚合理的解釋,母公司/總部在哪裡,您的直屬主管是什麼單位,公司上班地點、出差地點等,而且這些都可以驗證查詢。
如果回覆閃閃躲躲、不清不楚、已讀不回,那我就建議保守一點簽另外一家比較安全。
以上,恭喜您拿到兩個offer, 希望您能儘速澄清,順利上崗~
您好,提供您參考:
初步看,這兩個工作職稱完全不同領域,應該可檢視過去職務,相近的比較容易發揮和產出貢獻。以公司規模來說,上市公司畢竟公開發行,有法規管制,比較放心,而境外的確變數較大,但也可稍微網路搜尋其評價,應該也能略之一二。詳細分析要看您履歷比較能給出完整和客觀建議,可到履歷診療室找顧問,也可以找我。恭喜您要開始工作,祝順利!以上提供您參考!
1 你的問題是:收到兩個offer,一個商品企劃、一個數據分析師,該如何選擇?商品企劃靠近家中,數據分析師屬境外分公司,兩者薪水起薪相同,但職涯與公司條件各異。
2 明確目標:先確認你想優先發展的方向,是更看重職涯轉型還是生活便利性。
3 職涯規劃:數據分析較符合你提到的轉職目標,對未來可能有更清晰的發展路徑。
4 公司背景:境外分公司的數據分析師角色存在未知風險,需進一步了解公司文化和穩定性。
5 生活平衡:商品企劃職位靠近住家,通勤時間短,生活便利,適合看重生活品質的人。
6 成長潛力:數據分析職位具有開創性,作為第一代,未來若有下屬,升遷機會更大。
7 出差考量:商品企劃國內出差為主,數據分析需前往工廠甚至國外,請衡量自己的接受程度。
8 加班情況:商品企劃可能需不定時加班及應酬,而數據分析崗位提倡不加班,對時間掌控更友善。
9 薪酬待遇:數據分析試用後可能調薪,長期來看薪資潛力較高,但商品企劃年終較為明確。
10 公司福利:商品企劃福利完善(三節、中餐),數據分析則稍顯不足,需考量福利對你的重要性。
11 個人偏好:若你對程式及資料分析有興趣,數據分析崗位將更符合你的專業興趣。職涯 vs 公司 該選哪個,其實關鍵點只有一個,就是境外分公司的真實性,透過下列方法,先作功課,若有把握走數據分析。
12 要釐清境外分公司的真實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查:
a 公司背景調查:
查詢公司在當地的註冊資訊(如登記證號或公開財務報表),確保公司合法且運營正常。
b 網路評價與評論:
在求職平台(如 Glassdoor、104 等)或社群媒體上查找該公司的員工評價,了解內部運營情況。
c 公司官網及新聞:
瀏覽公司官網,關注其運營規模、客戶群和產品。查看是否有相關的媒體報導或商業動態新聞。
d 聯繫現任員工:
在 LinkedIn 或 Facebook 上尋找現任或離職員工,透過私訊詢問他們對公司的看法。
e 求證面試細節:
回顧面試中的細節,如 HR 的專業度、問題的深度等,判斷公司對於該職位的重視程度。
f 聯繫當地官方機構:
詢問當地商業監管機構(如商業登記部門)了解該公司是否有違規記錄或問題。
g 查看辦公地點:
雖然你無法面對面,但可以請求對方提供辦公地點照片或工作環境的虛擬參觀,判斷是否符合真實性。
h 員工穩定性:
詢問該職位前任員工的去向或離職原因,了解該公司的離職率是否異常。
i 核實薪資和福利細節:
了解薪資發放的時間、方式及相關福利是否符合當地法規,避免有異常情況。
j 諮詢專業人士:
如果仍有疑慮,可考慮請求專業獵頭公司或律師幫助核實該公司的合法性與穩定性。透過以上多方調查,能更清晰掌握公司背景並降低風險。
13 祝福你:無論選擇哪個,都希望你未來工作順利、職涯發展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