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未填年齡範圍
試用期即將結束,是否該留在現在公司?
1. 工作狀態:畢業後即任職現在公司,試用期即將在年假後結束
2. 發問內容:
試用期即將結束,在放假期間考慮了很多面向,從個人角度觀之認為不該繼續留在現在公司,然不確定僅憑本人微薄的社會經驗是否足以做出正確判斷,故至平台提問,望諸位前輩解惑。
3. 工作現況:
同部門的資深同事近期提出離職,公司於她提出離職後,取消該同事所有的員工福利,諸如:做滿一年卻取消年終、無法參與尾牙等。種種舉措讓我覺得繼續為這間公司工作,似乎需要和HR鬥智鬥勇才能獲得原定福利與報酬,不知這樣是否合理,抑或也是大家覺得不對勁的情況?
目前自身的工作份量雖然合理,但對剛畢業希望學習新技能的自己而言,職務內容多為重複且無成長性的事項,也常需要花很多時間處理非本職的雜務。
各類工作流程在部門協作時,似乎永遠沒有統一「正確」的說法,缺乏工作時的參考依歸;試用期間,探聽部門前輩和主管們對公司的評價,也總是得到較為負面的反饋。
4. 提問:結合以上敘述,應該再額外考量哪些其餘面向進行離職評估?是否也會覺得這樣的情況提出離職是合理的?

您好
個人覺得有些事不要混再一起談 ,也許你可以條列式的把"留下"和"離開"的優缺點寫下來 ,這樣你會不會比較好做決定 ,如果是我 ,我會區分個幾塊 ,你參考看看.
1.首先是你提到的公司制度 ,年終通常是要發放日仍在職者 ,而且沒有法條規定說一定要給年終(也有公司沒有年終的) ,或每個人都要有年終 ,通常公司也會和績效掛勾(有的人多有的人少) ,但如果你的勞動契約有寫保障年終多少 ,那就是依勞動契約辦理 ,所以如果是發放日仍在職者 ,那就沒有所謂有沒有做滿一年的問題 ,再來是公司相關福利 ,這就是每個人的認知或感受 ,也許你覺得不合理 ,但也許在那的老員工覺得已經比前好多了(以前可能更糟 ,什麼福利都沒有) ,如果你真的不認同公司相關制度 ,強求待下去你也很痛苦 ,畢竟你自己心裡已經排斥 ,這是你自己要思考的點.
2.再來是工作 ,有的人是希望來這學東西和經驗 ,學到了就走了 ,有的是對工作內容有興趣 ,希望好好發展...,大家所求不同 ,現在不會是一份工作做到退休 ,所以看你對你工作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說的 ,有的就是要學技術或經驗 ,等熬到學到了 ,有年資了 ,自己成長了 ,相信生命會自己找出路 ,畢竟如果你有經驗/有年資/有技術/底氣足 ,相信對你未來的職場一定會有幫助 ,那你自己呢? ,如果真的沒有吸引你的地方 ,那你繼續再待下去 ,你也是很痛苦 ,但是不要小看一些每天例行的工作 ,或是一些小事 ,也許這也是一種歷練 ,就像總務工作 ,有的人說那就像每天打雜的 ,但如果你桌機壞掉 ,人家要求你依流程填單報修(更新) ,要歷經層層簽核 ,再來幫你處理(人家按規定做 ,這也合理) ,另一種就是 ,先讓備用機先讓你用 ,同時在跑後續的填單報修流程(那你能說人家是打雜的???) ,我只是要提醒不要小看一些每天固定的工作 ,或看不起哪一個職位.
3.最後就是 ,不要被一些話給影響 ,就算是在台積電工作(福利好/薪水好) ,但也是會有人說那不是人做的工作(每天高壓的環境/爆肝/隨時on call...) ,你能說台積電是不好的公司嗎? ,還是要回歸看你己要的是什麼? ,沒有百分百好的公司 ,你工作也不會永遠順遂 ,你也不會一輩子都只遇到佛性的主管 ,難道你以後遇到困難或踢到鐵板 ,也要繼續離職嗎? ,這你可能要思考一下.
4.最後最後要提醒一下 ,個人能感受你希望發揮專業 ,相信你應該知道 ,但要注意自己年資的累計 ,年資如果沒有年以上 ,相信你也不希望你的履歷變成A 公司5個月/B公司3個月/C公司7個月 ,這樣會對你很傷 ,因為年資只有幾個月 ,如果說會有多大的成就或多好的成果 ,你自己的認為呢?
以上希望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也希望你能不吝給予"拍手"或"肯定" ,祝福你.
您好,
【先說結論】我覺得公司這些狀況沒有什麼大問題,您可以先調整自己的工作心態跟工作步調,否則辭掉這家,未來千千萬萬份下一份工作也是鬼打牆。
Q:公司於她提出離職後,取消該同事所有的員工福利,諸如:做滿一年卻取消年終、無法參與尾牙等
-->
獎金部分 這蠻合理常見,老闆都知道這個人要走了,當然是把離職員工的獎金預算撥給要留下來打拼的人 才是對公司最好的選擇,不管是在這家公司或未來的工作,如果有大筆獎金要入帳,提辭呈一定要在「獎金入帳之後」才提,這是打工仔的基本常識。
無法參與尾牙真的很少見,不過在領獎金前 憤而離職,被要求連飯都不能來吃,估計雙方是撕破臉到極致了,背後一定有故事,局外人無法判斷 誰是誰非。
另外,所有的「福利」都是合約之外的額外贈與,公司本來就有權利任意取消,績效獎金可以一毛不給,合約外的年終或者尾牙、抽獎、員工餐飲補助,通通都是可以「依照公司營運狀況調整」,只有月薪每個月打進來的是真的!
年終獎金 跟 績效獎金 的算法也可能跟您想像的不一樣,必須仔細研究公司政策才知道。
(我以前的公司是這樣)
2023年9月入職
2024年的獎金發的是 2023年的績效與年終,所以我只任職9-12月之間4個月,假設年終/獎金是一個月,入帳的只有 一個月*20-25%的獎金,而不是一整個月。
2025年的時候,我才會第一次領到「完整」的獎金。
Q:對剛畢業希望學習新技能的自己而言,職務內容多為重複且無成長性的事項,也常需要花很多時間處理非本職的雜務。
-->
這句話本身很矛盾。 想學習新技能,但給您機會 學習本職以外的東西,又抱怨,主管也是蠻為難的。
從過來人的經驗來說,任用應屆畢業生 根本就是抽扭蛋一般的賭注,有制度規劃的公司,都不可能也不會把重要任務直接放給應屆畢業生來做,要是搞砸了,扣你薪水也不夠賠~ 先放在不會出人命的行政庶務歷練一下,認識內外流程,再來觀察新人的學習能力、反應能力,才跟著適合的前輩做重要一點的案子。
如果您應屆畢業,公司就把最刺激的年度專案丟給你獨立運作,用實戰歷練來做新人的學習成長,我才會叫您 快跑,這裡有鬼!
應屆畢業建議先穩定中求成長,雜務一樣可以接觸部門內的重要事物、跨部門的協調溝通,重複20次突然有一次不一樣 是為什麼?藉著這些蹲馬步的機會,把底子打好,真正拿到重要專案才能穩穩地起飛。
Q:各類工作流程在部門協作時,似乎永遠沒有統一「正確」的說法,缺乏工作時的參考依歸
-->
一樣是矛盾謎樣的抱怨。
您討厭重複性高的工作,那就是要處理「沒有流程」、「沒人知道該怎麼辦」的事情,那全世界都不知道要怎麼處理,又怎麼會有「正確說法跟依據」?
假設您要成為公司資深、中間份子,那就要提升自己溝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正確答案,就要靠您自己的判斷能力,在跨部門之間找到最快、最正確的路,把問題解決? 當您有這樣的能力,就自然會讓您專職處理這些「有趣」的東西,把重複蓋章的庶務性工作,留給下一個迷茫的應屆畢業生!
Q:探聽部門前輩和主管們對公司的評價,也總是得到較為負面的反饋。
-->
不要太傻太天真了~ 打工仔們 抱怨公司是 工作情趣 的一部分,就像抱怨房價太高、薪水太低、天氣不好今天又塞車 一樣,你換到不管多好的公司、薪水多高、多賺錢,大家都還是要抱怨公司一下。
我們要聽懂前輩的抱怨的藝術,好嗎?
工作分配 不合理,XX怎麼這麼爽。 --> 他只是想炫耀自己很重要,工作很多,大案子都在他身上,是老闆愛將
老闆/客戶 半夜還打給我,問一些有的沒有的,煩死了。 --> Again, 他好重要,公司沒有他不行。
今年尾牙菜色好差,一年不如一年,去年是XXX。 --> 他只是想要跟菜鳥炫耀他資歷深,見多識廣,其實根本每年都一樣。
抱怨是一定要抱怨的,不要當真也不要跟著起舞,尤其 如果抱怨之餘,每個人還是緊抱老闆大腿,死都不離職,那這裡就應該是好地方(笑)。
Q:再額外考量哪些其餘面向進行離職評估?
-->
◼︎ 公司/部門的成長性:公司賺錢嗎?部門在擴張發展嗎?前輩與高階主管們的離職率高不高?
◼︎ 個人的成長性:請見延伸閱讀。
◼︎ 身心狀況:主管同事霸凌、工作壓力過大工時過長,如果造成失眠、憂鬱、焦慮狀況,應該要慎重考慮調整,健康最重要。
【延伸閱讀】打雜半年了,該留下來嗎?
https://giver.104.com.tw/question/a313d1c4-7205-4980-b6c8-668d57aef706
以上,個人想法,不同觀點提供您參考
親愛的年輕朋友,看完你的描述,作為一位在職場打滾多年的前輩,我感同身受你目前的困擾。讓我從幾個面向來分析這個情況:
1. 關於公司文化與價值觀
你提到的情況,特別是對即將離職同事的處理方式,確實令人擔憂。一個健康的企業文化應該要尊重每一位員工,即使是在離職的過程中。取消原本應得的福利,這樣的作法不僅可能違反勞動基準法,更顯示出公司管理階層的心態有待商榷。
2. 職涯發展性
對於剛畢業的新鮮人來說,頭幾年的工作經驗相當重要。你提到工作內容缺乏成長性,且需處理許多非本職的雜務,這確實不利於專業能力的累積。在職涯發展的黃金期,找到一個能夠持續學習、成長的環境是很重要的。
3. 工作流程與制度
缺乏標準化的工作流程,以及主管們對公司的負面評價,都顯示出組織管理上可能存在系統性的問題。這不只會影響工作效率,長期下來也可能影響員工的職涯發展。
建議評估的面向:
1. 財務規劃:
- 確認是否有足夠的積蓄支撐求職期間的開銷
- 評估當前的就業市場狀況
2. 專業技能:
- 盤點這段期間學到的技能
- 確認下一份工作的目標領域
- 評估是否需要進修或考取相關證照
3. 求職準備:
- 更新履歷表
- 開始關注目標公司的職缺
- 建立專業人脈網絡
我的建議:
以你描述的情況來看,提出離職是合理的考量。但建議在正式離職前:
1. 先準備好下一步,包括更新履歷、物色新工作機會
2. 了解自己的權益,特別是關於試用期結束後的轉正規定
3. 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即使決定離職也要維持專業形象
4. 記錄所有工作交接事項,以利後續交接順利進行
記住,第一份工作不一定就是最適合的,重要的是從中學習和成長。相信以你的觀察力和思考深度,一定能找到更適合的發展舞台。
以上的回應內容是我運用生成式AI獲取資訊並協助撰寫的,最後結合了我的個人經驗和見解進行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