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未填年齡範圍
與前東家有民事賠償訴訟算有爭議中嗎?有必要給下家知道嗎?
1、如題,由於現在面試發現很多公司會有賠償陷阱,常見如保密條款、洩漏個資或公司機密就賠償等,或者承攬契約因無按照對方指定完成公司遭求償往員工身上灌或最近面試到因為助理工作保管不慎導致物品遺失賠償、公司因為犯規需罰款倒扣等..藉口方式五花八門,想詢問這種求償要如何明確流程保障自己權益。
2、之前有詢問過相關部門,為避免有心人士利用職場由主管因不滿新人表現而利用賠償、扣款、違規等手段去跟新人求償(不知道是私人立場還是藉由公司名義)這些狀況該如何應對防範呢?
3、如果假設真不幸有賠償爭議,有詢問過需要訴諸法律,以保障權益並且避免一而再再而三由同一公司、或公司不知情的狀況下由不肖主管不斷用類似藉口向員工求償,甚至因為發現可以這樣輕易勒索員工一而再再而三製造霸凌事件,這樣該怎麼避免應對呢?
4、許多公司會有履歷查核或者下方填寫詢問是否有目前有民刑事訴訟、是否有債務等問卷式履歷是否真有賠償爭議並走相關法律程序就是民事訴訟部分。有必要求職時因履歷設計為問卷式告知嗎?還是得以就業服法提供之非就業所需之隱私資料而拒絕提供且簽署呢?

您好
針對您的問題回覆 ,法律的問題 ,建議要詢問法律相關的人 ,相信對方在了解來龍去脈後 ,相信會提供你專業的法律見解 ,以下就工作面提供你相關意見.
1.如題,由於現在面試發現很多公司會有賠償陷阱,...藉口方式五花八門,想詢問這種求償要如何明確流程保障自己權益。--- 在面試時 ,自己就要都弄清楚 ,不管勞動契約或是各項要簽屬的文件 ,可當場詢問清楚確認後 ,自己在簽名 ,如果未經勞工同意 ,就任意對勞工進行不當之處置 ,例如 ,業績未達到目標 ,就扣勞工薪資 ,例如把工作服弄破 ,就要勞工賠一件新的直接在薪水扣款 ,還有的 ,勞工遲到一分鐘就罰10元 ,遲到10分鐘就要交100元...,這些都屬於違法的部分 ,建議你可以先詢問公司相關依據 ,除政府相關需繳交的規費外(勞健保費/銀行法扣) ,其他的部分公司不能任意用任何名目實施扣薪 ,如果真是你因工作上疏失造成公司的損害 ,例如你不當操作造成公司設備的損壞 ,那公司也要提出相關的證據及維修證明 ,來跟你協商賠償事宜(看你是要一次賠還是每個月從薪水扣 ,這都需你本人同意) ,如果你是承攬契約 ,當然就是依契約內容 ,例如此項工程需於10日內完成(扣除例假日) ,若是天候或不可抗力之因素...,那你在簽署時 ,你自己就要考量 ,如果自己評估做不到或風險太大 ,那你也許就要放棄 ,畢竟契約一但成立 ,這就是有履約的效應 ,如有任一方未履行 ,那就是違約 ,違約就有違約的問題.
2之前有詢問過相關部門,為避免有心人士利用職場由主管因不滿新人表現而利用賠償、扣款、違規等手段去跟新人求償(不知道是私人立場還是藉由公司名義)這些狀況該如何應對防範呢?--- 不合理的事 ,就先詢問公司 ,公司若沒有合理的回覆 ,建議收集相關證據去詢問勞工局 ,已維護自己權益.(例如.這次損失了6000元的訂單 ,所以這6000元要從你的績效裡扣...) ,你可以問公司是依哪個公司法條 ,以及為何都要你直接全部負責 ,如果績效是薪資的一部份 ,例如你勞動契約裡就有寫 ,你的薪資是底薪30000.+伙食2400+績效3000. ,所以全薪就是35400. ,所以你每月薪資就是35400. ,公司就不能在裡面亂扣.
3.如果假設真不幸有賠償爭議,有詢問過需要訴諸法律,...甚至因為發現可以這樣輕易勒索員工一而再再而三製造霸凌事件,這樣該怎麼避免應對呢?---如果訴諸法律 ,那就是雙方要調解或對簿公堂 ,走法律的程序會需要時間(漫長的時間) ,也是煎熬 ,應該不會有所謂的不斷用類似藉口向員工求償 ,畢竟要上法院就是雙方都要準備證據攻防 ,公司總不可能告100個勞工吧(你覺得公司不用付律師費? 還是公司很閒?) ,但公司可能會用法律來恐嚇員工(那大家就法院見) ,也許勞工就心生畏懼退縮 ,如果真損害到你的權益 ,你自己就要準備相關證據 ,就算到時法院見 ,法官也會看證據來判 ,而不是大家都靠用說的.
4.許多公司會有履歷查核或者下方填寫詢問是否有目前有民刑事訴訟、是否有債務等問卷式履歷是否真有賠償爭議並走相關法律程序就是民事訴訟部分。...還是得以就業服法提供之非就業所需之隱私資料而拒絕提供且簽署呢?---你當然可以有你的主張 ,但公司也是有公司的要求 ,有些特殊行業 ,例如保全 ,他就會需要員工提供無刑事紀錄證明(良民證) ,例如餐飲業 ,就要員工提供團膳餐飲的體檢證明...,這本就是合理的 ,也許錄用有刑事紀錄的人 ,會不會造成對客戶的觀感不好(例如刺龍刺虎的坐在大樓門口當保全) ,會不會對公司的影響(萬一監守自盜...) ,如果公司要錄用 ,是不是公司就要承擔風險 ,在來就是餐飲 ,若沒有提供體檢證明 ,萬一有傳染病 ,如果你是消費者 ,你會想有一位傳染病的人幫你桌邊服務嗎? ,公司當然都希望大家進來能清清白白的 ,你可是你有你的主張可以拒絕提供 ,那公司當然也有立場拒絕錄用你 ,因為公司會質疑你的誠信(大家都有提供 ,就你不提供 ,所以是不是...) ,當然實務上也有 ,會在面試時自己主動提出 ,例如因為自己之前不小心把銀行帳本借給親戚(結果親戚犯罪) ,結果自己變成了警示帳戶 ,甚至現在還要出庭...,個人覺得如果真的不是自己的過失 ,只要好好說明 ,公司應該都可以接受 ,也有的是 ,因為當時年輕 ,也許還沒有許多社會經驗 ,當時就相信朋友...,結果就是背了什麼案子 ,現在會受到處分 ,但自己知道是自己的不對 ,自己現在也有管理好自己 ,希望公司能給自己機會 ,誠實是最好的做法 ,如果你隱瞞不說 ,或是說了一個謊言 ,到時你就會需要用更多謊言來圓 ,個人覺得誠實是很重要的.
以上希望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也希望你能不吝給予"拍手"或"肯定"或"關注" ,祝福你.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我會逐一回覆,並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問題 1:如何避免面試時遇到賠償陷阱,並保障自己的權益?
在面試或簽約過程中,您可以採取以下步驟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1. 仔細閱讀合約內容:對於合約中的保密條款、賠償規定等細節要特別注意。若有模糊或不合理之處,可以要求公司進一步說明,或尋求專業法律意見。
2. 避免口頭承諾:所有條件應以書面形式確認,避免日後因口頭承諾發生爭議。
3. 了解勞動基準法:根據《勞動基準法》第26條,僱主不得隨意扣除員工薪資作為賠償,扣薪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4. 保留書面證據:如工作上涉及可能引發賠償的事項(例如保密資訊或物品保管),務必以書面記錄工作範圍與責任。
5. 詢問公司政策:在面試時,可以主動詢問公司對於員工過失的處理方式,並觀察其合理性。
問題 2:如何防範主管利用職場權力進行不當求償?
為了避免這類情況,您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 紀錄工作內容:每天記錄自己的工作內容,特別是涉及重要事項的部分,並將相關資料備份。
2. 建立書面溝通習慣:與主管或同事的工作溝通盡量使用電子郵件或其他可保存的工具,避免口頭溝通引發爭議。
3. 了解公司內部申訴管道:若員工遭受職場不當對待,公司應提供申訴機制。您可以了解公司是否有相關制度,並在必要時使用。
4. 尋求法律協助:若發現主管行為不當,可以向勞工局或相關法律單位尋求協助,保障自己的權益。
問題 3:若發生賠償爭議,如何避免持續受害?
若您不幸遇到賠償爭議,可以考慮以下方式應對:
1. 尋求法律途徑:若對方提出不合理求償,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並依據《民法》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2. 向勞工局檢舉:若僱主或主管有違法行為,可以向勞工局檢舉,請求調解或仲裁。
3. 避免私下解決:若對方要求私下解決,務必謹慎處理,並保留所有溝通紀錄,避免事後再度被追究。
4. 建立支持系統:若發生職場霸凌事件,可以尋求同事、家人或專業心理諮詢的支持,減少心理壓力。
問題 4:履歷中是否需要告知民事訴訟相關資訊?
1. 是否需告知:根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9條,僱主不得要求應徵者提供非必要的個人隱私資料。因此,若民事訴訟與應徵職位無關,您有權拒絕提供。
2. 如何拒絕提供:若遇到問卷式履歷要求填寫相關資訊,您可以說明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該資訊與職務無關,因此選擇不提供。
3. 保留證據:若因拒絕提供隱私資料而遭到不公平對待,您可以保留相關證據,並向勞工局或相關單位申訴。
以上的回應內容是我運用生成式AI獲取資訊並協助撰寫的,最後結合了我的個人經驗和見解進行了調整。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祝福您在職場上順利並獲得應有的尊重與保障!
1 你的問題是,你與前公司有民事賠償訴訟,擔心是否算「爭議中」,求職時是否需告知新公司,以及如何保障自身權益,避免職場被濫用求償手段。
2 是否算爭議中:只要案件未判決定讞,都算爭議中,雙方仍可透過法律攻防。
3 求職是否需告知:履歷或面試時,除非明確要求,否則無義務主動揭露。
4 問卷式履歷如何應對:可依《就業服務法》拒絕提供非必要隱私,避免被歧視。
5 公司以求償陷阱威脅:若涉及違法扣薪、霸王條款,可向勞工局申訴。
6 如何防止職場求償陷阱:入職前細看合約,避免簽署過度苛刻條款。
7 若被求償應對:收到求償應先冷靜,蒐集證據並諮詢法律專業意見。
8 避免惡意求償:遇到不合理求償,可透過調解、勞工局或提告反制。
9 主管濫權求償:若主管私下操作,可向公司高層、法務部門或勞工局檢舉。
10 避免未來遭遇類似情況:工作中注意書面記錄,留存證據,減少爭議空間。
11 訴訟影響就業:一般公司不會調查未定案案件,但部分企業可能因此刁難。
12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