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31-35歲
請問大學肄業10年後 想要進入專業職場 如何入門
10年前大學肄業(應用中文系 只修滿大一)之後渾渾噩噩到現在30歲。
做過工廠作業員、超商門市人員。
這些年來對人生規劃非常苦惱,覺得自己沒有更好的發展方向。
轉折點是在近幾年做一點股票投資的時候,漸漸發現自己很喜歡閱讀國內外經濟相關的新聞和思考各種變化帶來的後果。
雖然只是略懂皮毛,但這些可以說是我10年來生活中最有興趣的事物了。
關於商業、經濟、金融方面我都想要了解更多,精進並取得一技之長。
因此想請教各位前輩,零基礎想要進入商科相關行業,我該重考大學相關科系,將我的人生恢復正軌嗎?
還是考取證照(例如金融常識/信託業務/初階授信等)應徵學歷要求低的工作
盡早踏入職場較佳呢?
請給我一點建議,謝謝!

親愛的朋友,
謝謝你願意分享。你具備自學動力、有實務觀察力,並且有十年基本工作經驗,老師會建議您考慮創業或從事新型態商業會更好!
若是零基礎想要進入商科相關行業,大學文憑是最基礎的門檻,還競爭激烈。證照考取之後,除非是做保險,或電銷,否則還是會成為次選 (研究所一大把),這是傳統金融體系的現實。
📈 新創/行銷/財經媒體/數據分析等新型商業工作
未必要求傳統商科學歷,反而更重實戰經驗與技能組合。
你若有「數據分析能力 + 財經觀察力 + 自媒體經營能力」,比學歷更容易吸引機會。
例如很多ETF教學Youtuber、Fintech APP財經內容小編、商業Podcast助理、財務自媒體編輯,都非正統科班出身。
👉 若你走的是這類實務導向的路線,【證照】可以成為跳板,學歷就不是必要條件。這很仰賴你的自學能力!
A. 如果你想進的是「大型企業金融體系」,若經濟寬裕,到國外念大學補上文憑,或在職進修夜間部學士課程(或空大) 搭配考證照, 未來再補上研究所。
B. 如果你想做的是非典型路線(肄業+內容輸出+作品集)「內容型財經媒體、商業分析、自媒體投資教學、行銷與策略研究」等,則可用「作品集+觀點輸出+ 證照」建立專業性,走出自己一條斜槓路。
祝 一切順利!
Dài老師
如果您覺得有幫助,請給我一個[拍手]、[肯定]、或[追蹤]
謝謝您真誠地分享這段心路歷程。
讀著你的文字,可以感受到這些年你一路走來的辛苦,也感受到你正在慢慢往自己真正關心的方向靠近。
10年來也許你走得比較慢,但那不是白費的時間,而是一段讓你更認識自己、重新對人生提問的旅程。你說你開始對經濟、商業的變化產生興趣,甚至會主動去讀新聞、試著理解它們的邏輯:這樣的好奇心,其實就是最棒的起點 💡
先說一件事,你不需要「補回那10年」,你只需要用現在的自己,走接下來的路就夠了。
🌱 如果你願意從這裡出發,這是我想給你的三個方向建議:
🔹 1|先用小步驟試水溫,而不是一次跳進四年制的大學
你可以先從有興趣的主題出發,例如:
金融市場常識與職業道德
初階授信/信託業務等金融入門證照
這些證照不但有實用性,而且在準備的過程中,你也能進一步確認「我是不是真的想往這方向走」,就算後來不考,也當作累積一點點專業感。
🔹 2|尋找入門門檻不高、但能接觸金融商業現場的工作
像是:
銀行的臨櫃、客服、行政助理
金融科技新創的支援角色
保險公司內勤或行銷支援人員
這些職位重視的是你的人格特質、學習意願和責任感,而不是你「是不是大學畢業」。先進入產業、看懂遊戲規則、開始說金融圈的語言,這就是你與過去不一樣的證明。
🔹 3|邊工作邊學習,為未來鋪路,而不是一次讀完才開始
未來當你真的在職場上穩下來,想讀夜間部、進修商學院、甚至挑戰進階證照(像CFA、AFP)都來得及。學歷不是你現在最大的關卡,進場才是。
💬 最想告訴你的一句話:
「你現在的覺醒,比任何時候都還來得剛剛好。」
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機會認真問自己「我到底想過怎樣的人生?」而你已經開始了。
請相信,你現在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帶著這十年對生活的體會,重新出發的人。這樣的你,比自己想像中還更有力量 💪
慢慢來、不要急,也不要怕慢,只要不停就會越來越接近你想要的生活。
你值得一份更踏實、更有成就感的未來。祝你一切順利,我們都在為你加油 🍀🌈
Jeff
先證照,後學歷,你已經30歲了,也有社會經驗,如果現在找到你的興趣,可以直接先嘗試考證照,確認你是否已經通透相關知識,但為了未來的求職門票,建議學歷還是補一下,夜間部,假日班,或是看看有沒有辦法直接修在職專班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