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31-35歲
收到部門轉調通知信,又被取消
在原公司A部門工作滿兩年,轉調B部門已有半年,由於轉調有晉升職位因此需要考核,1個月前收到人資通知晉升通過的信件,在詢問薪資結構後,又被通知晉升取消,維持原職位內容。
這過程都有與人資聯繫與確定資格。如果我想維護自己的權益,是否有什麼可以爭取的,應該要做什麼樣的準備嗎?
請教各位前輩,謝謝。

您好
你給的資訊太少 ,也許回答得不是很完備 ,請見諒,
1.通常晉升會有時間性 ,例如每半年或每一年 ,比較少公司每個月或隨時都在晉升的 ,因為晉身要考核 ,也要逐層簽核通過 ,有些甚至要經過人評會 ,當然也有提報晉升會被打回票的 ,例如年資尚淺 ,例如有其他不良紀錄 ,又或是印象分數不好...,所以應該不會每個月都在作業 ,而且晉升都一定會公告 ,不太會只私下通知你晉升 ,建議你自己要先去了解公司的作業程序 ,你是不是有誤會 ,或是作業流程讓你有誤會.
2.如果是調任 ,當然會公告 ,一切以公告為主 ,例如某某某於X年X月X日調任新事業部 ,並代理課長一職 ,有任何異動通常也是會公告 ,不是偷偷摸摸的就把你東調西調 ,如果是平調 ,那就應該是依公司規定考核 ,如果你是要晉升 ,那應該在調職前就應該要講好 ,是要調薪/還是晉升/還是...,建議還是要白紙黑字 ,不然很容易又有誤會 ,例如當初誰誰誰說 ,或是當初大家都講好 ,這樣不是又各說各話 ,如果你有保留當初談的相關內容 ,那當然最好.
3.主動詢問你的上級或相關人事人員 ,也不要在這猜測 ,如果當初有答應你一定要晉升 ,那現在為何沒履行 ,如果當初答應你的條件 ,為何現在沒做到 ,這你自己要去了解 ,沒辦法憑你這幾行字 ,就說一定是誰的問題 ,主動去詢問 ,這是你的權益.
4.這過程都有與人資聯繫與確定資格---建議你自己要去了解 ,難道人資說誰可以晉升就一定可以晉升的嗎? ,會不會是你只是符合提報的資格 ,但最後並沒有通過呢? ,這我不是很清楚 ,如果你有當初答應你到新單位一定可以晉升的文件/郵件/錄音錄影...,但如果沒有 ,而只是你有通過考核 ,具有晉升資格 ,但最終公司有同意或不同意的權利 ,那就會有誤會和爭議 ,到底事實是如何 ,我沒辦法在這評論.
每個人辛苦的付出 ,當然都會希望有回報 ,如果公司當應你的卻又反悔 ,又或是公司給不了你的需求 ,相信你自己也會有所考量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 ,但是你覺得工作一定會越換越好嗎? ,你覺得在職場中你就不會再踩到雷嗎?...,相信你自己會去判斷和思考 ,以上希望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也希望你能不吝給予"拍手"或"肯定" ,祝福你.
1 問題大意
提問者於公司內部因轉調升職後又遭取消,想了解如何維護權益及爭取合理待遇。
2 確認公司政策
檢視公司內部升遷、轉調相關規範,了解是否符合流程。
3 保留書面證據
收集與人資、主管的所有書面溝通記錄,包括郵件、通知信等。
4 尋求人資澄清
再次聯繫人資,要求明確說明晉升取消的理由及依據。
5 查詢法律保障
了解《勞基法》或《公司法》中對晉升或調職的相關規定。
6 內部申訴機制
查詢公司是否有內部申訴程序,透過正式管道表達不滿與訴求。
7 尋求協調
與直接主管或更高階主管協商,表達對取消晉升的不解與期望。
8 考慮工會協助
如果公司有工會,向工會求助,請求他們協助爭取。
9 檢討溝通策略
回顧與人資及主管的溝通過程,判斷是否有疏漏或誤解。
10 提升談判籌碼
準備清楚的論點,列舉你在A、B部門的工作績效與貢獻。
11 必要時外部援助
若內部無法解決,可考慮諮詢勞工局或專業法律顧問。收到部門轉調通知信,又被取消,重點非在轉調而在晉升。您已轉調半年,與人資確認公司晉升的要件,一項一項核對,問題會浮現的。
12 祝福你
願你成功解決問題,獲得應得的公平對待!
您好,
看到您的描述,可以體會您的心情,必定是像洗三溫暖一樣,忽熱忽冷,最後一頭霧水。
首先您要先弄清楚公司的轉調政策、考核辦法、和晉升機制。如果這些有明文規定,包含轉調申請、績效考核、和晉升提報的過程,就看是否當初有依照辦法執行,也就是在透明化的流程中,才能看到問題出在哪一關?
反之,如果公司對於這些作業都沒有明確的標準,那就麻煩了,認知差異太大,等於一切都是主管們的自由心證,說調就調,說升就升,一句話說了算,當然,也會隨時變卦 ! 此時,您可以在人資通知您晉升的信件中,詢問考核的標準是什麼? 同時,您本身要準備的是,具體的列出轉調B部門後,您學習了什麼專業、技術、知識,以及貢獻事蹟,最好是能量化的,用數字說話,用績效表現。例如提升業績?%、增加來客數?、客戶滿意度提升?%.、減少出錯次數、帳實差異率...,這些都是可以當作輔助您貢獻事蹟的佐證,以此爭取您的權益,這樣比較有說服力。
另外,如果溝通後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答案,那麼反過來,也必須要求主管給您明確的目標,如何才能達到晉升的門檻? 這樣才是有建設性的溝通。
以上意見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