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Img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26-30歲

二面後被詢問期望薪資,回覆想先了解薪資範疇,卻被已讀發感謝函

目前待業中,最近面試一間很喜歡的職缺
經歷一次實體面試跟線上二面
第一次是跟部門主管,對方當時說薪資部分如果有進到二面會直接跟老闆談
後來二面時老闆在面試過程中並未提到薪資的任何資訊
也沒有主動詢問我期望待遇
隔週收到104訊息詢問我當初面試時是否有跟老闆談到期望薪資
我回覆沒有,若有需要我可以提供
對方告知可以提供喔
但因為真的很喜歡這份職缺,怕薪水開太高會錯失機會
於是我向對方先請教這個職缺的薪資範疇,以便我能更精確的提出期望薪資
結果訊息被對方已讀後過了一天我就收到感謝函....

我想詢問我的問題出在哪裡...
我以為二面後被追問期待薪資就是有過及格線了
還是我不該在最終階段詢問薪資範疇而是該直接給數字?
因為我在回覆的訊息中有提到「感謝您與我討論薪資部分,我對於能加入貴公司非常期待」後續才詢問薪資細節
是我表現得像是已經錄取讓對方反感嗎?
至今還是很懊悔不知道自己哪一步做錯了....

回答 3觀看 1082
回答 3

您好,

通常每家公司敘薪都會依照以下標準核定:
1.該職缺市場供給人選(外部考量)
2.現有同等/相近職位給薪(內部考量)
3.職務專業性要求
4.人選學經歷條件
5.用人急迫性

您的答覆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但這句「向對方先請教這個職缺的薪資範疇,以便我能更精確的提出期望薪資」
或許可能讓對方解讀為:人選似乎過度在乎薪資,日後會不會不好搞定呢?

如果改成方便提供貴公司此一職務的薪資區間嗎?或者說明薪資結構怎樣?
那麼就較可衡量要求待遇是否合於情理了。

每個職務都有市場行情,當然,因為所處產業、公司規模、營業利益...等因素而有所差異。

在未必有出錯情況下,但卻收到感謝函,同樣有諸多原因,例如:有更好的人選、職務暫停招募等。如果您非常在乎,或想了解究竟什麼原因未能入選,或許可以禮貌性委婉言詞致函請教未能入選原因,做為日後面試借鏡之參考,當然也有可能收到無聲卡就是。

找工作有時候也要看緣份,不歸屬於個人專業的「眼緣」或「磁場」也有可能造成結果落差,所以凡事盡其在我即可,其他的就不用強求了。

~以上提供參考~

3人拍手

1.我認為你的表現非常穩健,應答專業得體,沒有問題的。
2.是對方人資做法太複雜了,二面後正常模式是:
A.人資通知錄取與薪資待遇
B.人資發感謝函
3.人資會詢問過你希望待遇,再發感謝函,實在太奇怪了,一定很難在這問到答案。
4.然後你會非常痛苦跟糾結…..不知怎麼辦?建議是否能找到原本人資的聯絡電話(不要用信件),打電話去客氣的詢問,這樣心中的大石頭也能放下。
5.不管他說什麼,至少在這過程,你會學到經驗,成為下次面試的養分,增加錄取的機率。
預祝順利

您好,很遺憾您好不容易進入第二次面試,卻因為薪資範疇溝通因素而未能如願得到這個喜歡的職缺。若排除雇主已找到合適人選而給您感謝函,以下幾點建議希望能協助您未來面試及薪資協商過程更順利:

1️⃣「二面後被追問期待薪資就是有過及格線」:從您提供的背景描述看來,二面的時候老闆沒有主動詢問期望待遇,依我個人經驗判斷,這代表再進入下一次面試的機會不大,雖然人資後續有請您提供,但由於許多公司在二次面試後仍需內部討論薪資配合度,所以當您反問人資該職位薪資範疇時,可能正巧遇到內部評估尚未敲定的階段,導致對方決定終止流程而直接發出感謝函。

2️⃣薪資範疇回答方式:人資通常會期待求職者能夠直接提供期望薪資,因為評估自身能力經歷以及根據就業市場薪資行情先擬定一個數字,也是面試前做功課的重要一環,您的反問雖然合理,但比較恰當的回應+詢問方式會是「根據我的經歷與市場數據,我的期望薪資範圍是 X~Y,但我很期待了解貴公司對此職位的薪資規劃,看看我們是否有機會達成共識。」這樣不但能夠表現您的自信與市場認知,也保留了雙方協商空間。

3️⃣人資對您「對於能加入貴公司非常期待」的解讀:雖然這句話本身並無不妥,但綜合以上兩個因素的影響,您的熱切語氣可能讓對方產生「這位求職者已經認定自己錄取」的疑慮而決定不進入下一階段。

求職過程難免因為過度期待而造成心情起起伏伏,但畢竟溝通是雙向的,很難預料對方會有什麼盤算或反應,就把這次經驗當作寶貴的學習機會,避免患得患失,重整心情迎接下一個面試邀約吧!💪

近 2000 位各行各業的 Giver 解答

還可以一起加入討論唷!

還沒有 104 帳號嗎? 現在去註冊

問題沒被解決嗎?邀請GIVER來回答!
找不到想看的內容嗎?

大家都在搜

發問
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