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26-30歲
薪水28000的遠端工作 應該要向上管理嗎?
我目前擔任的是遠端行銷工作,
面試時提及的工作內容是撰寫文章,
但公司未來可能會有新的計劃,
因此主管找我進行面談,
過程中提到希望我在工作上能夠主動積極,
與我原先對於這份工作的薪水與內容的認知不太相同(原先計劃是能夠找一份暫時不需要花太多心力的工作,在家休養),且面談中也未提及薪資是否未來也會因應績效進行相對的調整,想詢問我應該繼續下去嗎?

我不太熟悉行銷這領域,而以你提到的幾個點,我有以下建議:
一、工作是工作,不是指你提到藉便在家休養的部分。就這個行銷工作,並就此工作與公司之間的關聯性,才是你思考的基礎:首先、領這個錢寫行銷文章, OK 嗎?再來、領這個錢除寫行銷文章以外,還要主動積極 (什麼) , OK 嗎?
二、假如主管面談表達的,涉及工作內容明顯有變更,且變更程度達到你不接受,那是你可以重新設想。
三、可向上管理的部分,是你可以向主管確認主動積極的定義,看是要象徵的方面 (例如看得到你動作很快) 還是要標的的方面 (即績效分數) 。不談薪資調整而給出主動積極評語的意思,是指在既有的限度裡希望微調你的步調,調快一點或是什麼之類的。你可以問清楚那是什麼,供你參考。
1 題意整理:你擔任28000元的遠端行銷職務,現階段公司期待你更積極,但未提及薪資調整,與你原先期望不符。
2 薪水僅28000元,要求主動積極屬職責擴張。
3 若無對應報酬成長,提升投入值不合理。
4 初衷是輕鬆休養,現況與預期明顯落差。
5 對方要求轉變,卻未釋出誠意或保障。
6 可向主管清楚詢問未來薪資調整機制。
7 若回應模糊,代表組織不重視基層貢獻。
8 向上管理非問題,但要有對等回報才值得。
9 若期望單純休養,應堅守界線避免過勞。
10 長期接受不對等期待,將影響你身心狀態。
11 謹慎評估,必要時可另尋更合適的機會。薪水28000的遠端工作 應該要向上管理嗎,向上管理非問題,但要有對等回報才值得。清楚詢問未來薪資調整機制。
12 祝福你。
一、關於是否應繼續這份工作:建議反思以下幾個問題
1.這份工作的存在價值為何?
你當初選擇這份工作,是希望「休養」、「低強度」、「有穩定收入」——若現在的實際工作內容與節奏開始違背了這個初衷,值得重新評估是否仍適合目前狀態下的你。
2.這份工作的未來是否有發展性?
若你並不期待在此工作長遠發展,或無意因這份薪資偏低的工作投入額外心力、換來不對等的績效評價與壓力,那麼持續下去可能只會消耗你的恢復能量。
3.主動積極是否為必要條件?
主管期待你更主動積極,表示工作性質與期待已發生變化;而這是否仍符合你對「休養工作」的定位,是你需要自我釐清的重點。
二、法律觀點:
雇主不得隨意更動工作對應之薪資條件:
1.《勞動基準法》第10條
規範雇主變更工作內容或條件,不得違反原勞動契約,並且不得有不利變更(如薪資、工時、內容等)
2. 《勞動基準法》第21條
工資不得低於法定最低工資;變更薪資需符合法規與契約約定,不得任意調降(雖未全文顯示,第21條明訂此原則)。
3. 《勞動基準法》第12條
雇主若認為員工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需達「情節重大」才能不經預告終止契約。法院判例(如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599號)進一步強調「情節重大」需衡量違規性質、故意或過失、是否已無法採用其他手段等條件
三、職涯發展建議:
這段「過渡期」仍要留下對你未來有價值的紀錄
1.就算是「休養用的工作」,也要產出有價值的紀錄;例如累積作品集、證明你仍在運作某些技能,或透過遠端工作維持市場連結。這樣未來轉職時,不會有履歷空窗期的疑慮。
2.記得這份經歷不只是「低薪的撐著而已」,而應是能帶來策略性資源的經驗;包括遠距工具運用、SEO寫作、數位行銷策略熟悉度等,都可能成為日後轉型的跳板。
3.如果未來有可能轉為正職或調薪職務,應該主動要求制度性說明與書面紀錄;避免讓「模糊地帶」變成工作期待無限上綱,卻無對價回報。
四、心理與職涯平衡的觀點
1.你選擇這份工作的初衷,是身心的「休息」,不是燃燒
若現在這份工作逐漸轉為壓力源,就已經違背你的初始目標。建議誠實面對自己身心是否真的準備好承接更多工作壓力。
2.可以思考是否設定明確的階段性目標與結束點
例如:給自己三個月觀察期,若工作條件或身心狀態未好轉,就不勉強繼續,轉而尋求其他符合休養與能力延續的兼職工作。
五、補充說明
「低工時階段性工作」也是正常生涯安排的一部分,如:gap year,後續也可改尋類似兼職專案型工作,更具彈性、可控性高,也較不會產生「被期待責任擴張卻無對價」的失衡狀況。
結語:
這是一段調息,而不是遺憾
這份工作,不一定要變成長期職涯的主力,但它可以是你人生的一段「轉運站」。前提是你必須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對得起自己當初休養的初衷。若這份工作不再讓你平衡,那就是時候重新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