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31-35歲
工作錄取又不想報到 一直換工作很迷茫
工作前後待過百貨商場的樓管、行銷,也做過品牌行銷。其中做最長的就是品牌行銷,約一年半,後來公司財務有狀況後離職,離職之後2-3年間不停找工作又換、找工作又換,一年平均輪換過2-3個工作,這甚至不包含只做一天或一個禮拜內的。
本來想嘗試轉職看看,嘗試過業務、行政、客服各種職務,中間可能又有幾份是回去做行銷的。可是不管換到哪,就是對工作有很深的抽離感,會對於公司各種挑刺和想逃離,所以換到後來已經搞不清楚是公司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
然後到今年,情況變成甚至沒有一份超過一個禮拜,甚至在報到前覺得自己沒辦法勝任就取消報到的也有。
緊急備用金其實已經快見底了,現在變得只要觸碰到工作相關,就超級焦慮迷茫的,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謝謝您願意在這樣的低谷時刻,還是選擇把這段經歷分享出來。這不是軟弱,而是非常了不起的勇氣 💛
你不是「不努力」,而是「過度努力地想要改變現狀」,但現實卻一次次讓你挫敗、混亂,進而讓信心與動力逐漸被消磨殆盡。你不是在亂跑,而是在不停嘗試找出口,這一點很值得被看見 👀
以下幾個方向,提供給你參考,當作重新出發的起點:
💡 一、先別急著找工作,先幫自己「停一停」
你已經不是沒有能力,而是「心理能量」快被掏空了。現在的你,不太適合再強迫自己立刻投入一份全新的工作。這不是逃避,是調養。
👉 短期行動建議:
給自己3~5天,不碰職缺、104、不跟任何人比較,完全休息、睡飽、吃好。
把日子過回「正常生活」,不能深陷在「應該怎樣才不失敗」的焦慮裡。
🪞 二、我們要搞懂的,不是職務名稱,而是「你想過怎樣的生活」
目前的狀況看來,你做過很多職務,卻都找不到安定感。這可能不是技能的問題,而是:
你希望的「工作樣貌」從未被認真定義過;
而你「真正在意的價值感」,也沒有被滿足過。
👉 試著寫下來:
如果未來一份工作是理想的,它的工作節奏、主管風格、公司氛圍會是什麼?
在你過往的經驗中,什麼時刻是你最有成就感或感覺自己「被需要」的?
💬 小提醒: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品牌行銷、業務、行政。你可以做,但你喜不喜歡、撐得久不久,才是關鍵。
🧭 三、當你對什麼都失去熱情時,就從「幫助別人」開始找答案
當我們自己走不出去時,最能療癒的方式其實是把目光轉向他人。也許是:
幫朋友整理履歷
陪爸媽去市場
去某個組織擔任一天志工
這些「小有用」的時刻,會讓你重新找到自己是有價值的,這比什麼職缺都更重要。
💸 四、現實面也不能忽視:短期內可以考慮過渡型收入
當存款快見底時,與其繼續對正式職位焦慮,不如暫時用更「務實的方式」補強生存空間。
外送、兼職行政、線上客服、資料整理等
或者短期接案:Canva設計、文案校對、簡單社群經營…(不用完美,先試)
這是緩衝,不是放棄。
🧡 最後我想說:
你不是壞掉了,也不是沒救了,只是累了、怕了,也迷路了。但迷路不代表你沒有方向,它只是提醒你:「用舊方法找不到出口的時候,是時候換一條路走了。」
加油,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慢慢重新找到屬於你的位置。不急,但要繼續走。🌅💪✨
Jeff
嗨嗨,這個迷惘讓你左右為難。
但,快要被五斗米壓倒了嗎?
我在想,是不是因為找不到工作的動力?
可以試著盤點看,哪些事情是你可以提得起勁或是想關注的事情?
盤點之後,先排序。從第二個事情上尋找相關的工作。
為何是第二個?因為第一個是你最在意或是最關注的事情。如果變成賺錢的工具,是最好。但如果興趣跟賺錢相牴觸時,也會有抗拒心態。
所以,我都會從第二興趣著手。把第一興趣就放在單純的興趣上。
另外,因為是興趣。所以先找到有興趣而不是先看薪資福利。
願意自主投入的狀況下,作的會比較甘願,當然也就容易存活下來(待得比較久)。
找到方向&減少錯誤的投遞,這樣才不會耗能。
耗能會讓自己的士氣低落,越來越無奈&不舒服。
抽離現況,先盤點興趣。試試看吧!!有需要可以留言討論~
看到你的分享,我真的能感受到你內心的迷茫與焦慮,特別是在工作上不斷輪換,卻始終找不到屬於自己的方向。這種情況確實讓人感到壓力很大,尤其當緊急備用金快要見底時,那種不安更是難以言喻。我想跟你說,你並不孤單,很多人也曾在職業生涯中經歷過類似的掙扎。讓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目前的狀況,試著找到一些可能的出路。
首先,我想說的是,頻繁換工作並不代表你有問題,也不完全是公司的問題。從你的描述來看,你在零售業行銷廣告領域有一定的經驗,尤其在品牌行銷上待過一年半,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基礎。只是這幾年來,你可能因為對工作環境或職務內容的不適應,產生了抽離感,甚至對自己是否能勝任感到懷疑。這種情緒是很正常的,尤其當你嘗試轉職到不同領域時,適應新環境的挑戰會讓人更容易感到不安。
我建議你可以先停下來,給自己一點時間反思。問問自己,過去的工作中,有哪些部分是你真正喜歡的?是行銷企劃的創意發想,還是與人溝通協調的過程?或者有沒有某個具體的成就讓你感到驕傲?找到這些亮點,或許能幫助你釐清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方向。同時,也想想哪些因素讓你感到不適,是工作內容、公司文化,還是人際關係?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會指引你避開不適合的環境。
再來,關於報到前就取消的狀況,我能理解你對自己能力的不確定感。但我想提醒你,許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可能過高了。工作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沒有人一開始就完全勝任。你可以試著給自己一個機會,哪怕只是短期的承諾,去體驗一下新工作,看看是否真的不適合,而不是在報到前就放棄。如果真的不合適,再做調整也不遲。
另外,考慮到你的財務壓力,我建議可以先尋找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哪怕不是最理想的職位,也能讓你有基本的收入,緩解緊急備用金的壓力。在這段時間內,你可以利用下班後或週末的時間,參加一些免費或低成本的線上課程,提升自己在行銷或其他感興趣領域的技能。這不僅能增加你的信心,也可能為未來的轉職打下基礎。如果你對某些職務有興趣,也可以主動聯繫相關領域的朋友或前同事,了解他們的工作內容和職場經驗,這些交流或許能給你新的啟發。
最後,關於你提到的工作焦慮,我很希望你能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這種焦慮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不妨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協助。在台灣,有許多機構提供免費或低費用的心理支持服務,這能幫助你更有效地處理情緒壓力。你也可以試著透過運動、冥想或與親友聊天來舒緩心情,給自己一點喘息的空間。
以上的回應內容是我運用生成式AI獲取資訊並協助撰寫的,最後結合了我的個人經驗和見解進行了調整。希望這些建議能對你有所幫助,也祝福你早日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與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