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31-35歲
跟同事主管之間的氛圍相處
想請前輩資深的經驗下去幫我判斷是否該離職或是直接走人。
待在完全不尊重人的職場該如何面對?
今天上班站長突然叫我過去他突然用手抓住我的衣服一副要揍人的抓住我的袖子,天啊我真的沒遇過這種主管是想揍我嗎?結果他叫我去是問我這期的活動內容,心中有點受傷加嚇到我該離職嗎上個月有提離職了結果好像很缺人被慰留了也答應繼續好好工作,但又碰到這情況該在提離職嗎?

您好
你所述的情況 ,已經很明顯就是職場霸凌(暴力) ,如果真的影響到你的身心靈 ,你只為了賺那錢而委屈求全 ,你自己願意嗎?
被霸凌後比較常見的方法是:先對話 .概念是如果能溝通對話和解 ,那最好 .如果無法溝通和解 .那就自己要爭取自己的權益(沒有人希望生活在恐懼中) .但有些情況既無法溝通對話 ,轉身進入法律程序又耗能耗時, 也許就進到"自我照顧"的階段. 自我照顧與加害者無關 .與自己處理有關 ,更與自己如何思考這段不舒服的關係有關.
遭受到霸凌的人 ,可能出現的心態及行為有以下5項:
1.情緒變化: 情緒不穩、易怒 ,經常沒來由地哭泣、低落 ,且無法感受到快樂.
2.社交退縮: 對於社交失去動力 ,減少與朋友、家人互動的頻率.
3.學業或工作表現下降: 專注力、記憶力變差 ,認知功能產生缺損 ,與原本的表現水平產生落差.
4.身體症狀: 頭痛、腸胃不適、肌肉痠痛、四肢無力等.
5.自我貶低: 懷疑或貶低自我的價值 ,對於自己的內外在感到沒信心.
建議:
仍須先尋求內部協助 .如更上一層主管或其他工作夥伴(例如人事...) ,找出解決的方法 ,畢竟在工作環境下 ,大家就是會見面 ,而且若真是氣氛差/大家都在比大小聲/甚至出現暴力行為...,相信沒有人喜歡這種工作環境 ,如果今天受害的是你 ,你走後變成是其他人 ,難道就要一直這樣輪迴下去嗎? ,這不是你一個人的錯 ,也許做錯事的是你 ,也許是你工作能力不足 ,但這並不表示就可以用動手來解決 ,如果你想盡一切方法 ,狀況仍然沒有獲得改善 ,那就離開那工作環境 ,如我上面說的 ,再造成身心靈受到更大的創傷之前 ,也許自己要有所進退 ,工作不能強求 ,環境也是 ,如果造成你工作權益的受損 ,建議你蒐集相關證據 ,亦可提出檢舉 ,畢竟你也要維護你自己的權益 ,職場霸凌事件不僅僅是動手/語言...,甚至冷暴力/性騷擾...,這些都有相關法規 ,你也是可以爭取你該有的權益.
以上希望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也希望你能不吝給予"拍手"或"肯定"或"關注" ,祝福你.
首先,謝謝你坦誠分享自己的工作感受與困擾。遇到這樣的情況,我能理解你的不安與焦慮,這確實是需要嚴肅面對的問題。以下是我針對此事的專業建議:
一、冷靜客觀看待事件
1. 理解當下情境:
• 根據你的描述,站長突然抓住你的袖子,這種肢體接觸確實容易讓人感到威脅和不適。然而,最終對話內容與暴力無關,反而是討論工作事項。
• 站長是否平時也是這樣溝通?還是這是第一次發生?如果這是他的一貫風格,可能顯示其管理方式有問題。如果是偶發事件,則需要釐清當時情緒和背景。
2. 站在對方角度思考:
• 有時主管在壓力下,可能無意中表達過度或不恰當。了解是否因業務進度或其他壓力導致其行為異常,對於解讀事件有幫助。
二、從職場互動角度分析
1. 檢視工作氛圍與相處模式:
• 平時你與站長的互動如何?是否曾有過溝通誤會或不愉快?
• 站長與其他同仁互動是否也有類似行為?若有,這可能是其管理風格問題,而非針對個人。
2. 團隊文化與管理特質:
• 若整個部門管理文化偏向強勢或肢體誇張,那可能是團隊文化的問題。可以私下詢問其他同事是否有相同感受,作為評估依據。
三、專業處理建議
1. 私下溝通,尋求理解:
• 可嘗試在冷靜時與站長私下聊聊,表達當時的驚嚇與困惑,詢問是否有誤解,這樣既能釋放心中疑惑,也能讓對方理解你的感受。
• 用「我感到……」的說法,避免指責,如:「當時您的動作讓我有點驚訝和不安,我擔心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2. 建立紀錄,保護自己:
• 若同類事件重複發生,建議記錄時間、地點、對話內容及證人,以備後續申訴或調解。
• 如果持續感到壓力過大或恐懼,建議正式向人資反映,讓公司了解狀況。
四、離職與否的判斷依據
1. 工作價值與心理健康的平衡:
• 如果經過溝通後,站長理解並有所改善,或許可以再觀察一段時間。
• 若溝通無效且長期處於壓力之中,必須優先考量個人心理健康與職場尊嚴。
2. 充分準備再做決定:
• 若決定離職,建議先確認好職涯規劃及下一份工作,避免因情緒決策帶來經濟壓力。
• 若仍有猶豫,也可以考慮內部轉調,看看是否能換個部門或崗位,減少衝突。
總結:
你願意分享這個困擾,已經表現出對職涯發展的重視與理性。我建議先嘗試冷靜溝通,了解是否誤解或管理習慣問題。同時,為自身安全和權益著想,建立紀錄也是必要措施。如果之後仍無法改善或影響身心健康,離職不失為一種理性選擇。
若有任何需要協助的地方,隨時與我聯繫,我們將全力支持你。
祝平安順心
(1)要跟他表達"你不喜歡這樣子溝通"
(2)如果要走,你要先想好你下一步要去哪?
以上提供你參考,祝你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