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Img

匿名3/4 15:18

無工作經驗26-30歲

沒自信轉職,收到面試邀約不敢回

目前待業將近五個月,我過往是從事行銷企劃的工作,
但想了一想,我真的不喜歡行銷這種追數據的工作,我真的受夠
我狠下心轉投遞別的領域,也很幸運的收到一些面試機會,目前狀況有二:

1.我主動投遞的公司,向我發送面試邀約
因為我根本沒相關經驗(頂多過往工作經歷符合部分JD),可是我總是會對自己沒有信心,有幾間我主動投遞履歷的公司致電給我,我卻不敢接..我很怕我自己沒那個能耐、做出的成效不符合公司期待,所以我逃避接電話,但我又自知我需要一份工作......可是我真的沒有那個勇氣接起來面對新的挑戰..但我真的不想再耍費了... 好痛苦

2.我沒投遞的公司發送面試邀約
這公司跟我想轉職的職位有點像 (差別在於 我比較想做B2B->該公司B2C)
但我上網查了也查不清楚這公司在幹嘛...也不敢接受人家的面試邀請
我不知道我怎麼了,我明明很盼望工作,但我好害怕面對新的環境 天啊.....

我知道這個問題很像無病呻吟,對不起...

回答 7觀看 1102
回答 7

您好,

首先,先別想這麼多,面試先排下去再來煩惱怎麼辦。

有一種不失敗勇於嘗試的想法是這樣。

我們思考,最糟是怎樣?
1.逃避面試,沒有工作在家蹲
2.談了面試沒上,被洗臉一番,沒有offer在家蹲
3.談了面試竟然上了,上班被洗臉一番,辭職又回家蹲

其實最糟糕的結局都是一樣的!
去嘗試、去多談、多學習,反而讓自己更清楚知道這是不是正確的目標選擇,去上班又不適應,更了解自己不適合走這條路,下次換個方向就好。

一樣的道理。
原本的數據導向工作很痛苦 vs 轉職要面對未知也很痛苦,不如保持一絲希望迎向未知,如果轉對行 那就只有剛開始的頭3-6個月適應期,後面就會好很多。

機會稍縱即逝,先拿下機會拼一把,即便失敗了很懊惱,其中的過程也是學習的一部分,下次會慢慢變強。

面試不是考試,而是彼此聊聊對對方的期待。
您有自己想做的東西、不想做的東西,對方也有需要完成的工作項目,走進去如果對方說很多 您不想做、沒有做、過沒把握的東西,也不用硬凹,笑笑的說:
我覺得這不是我想要找個目標工作,謝謝您今天的時間,希望未來還有其他更適合的機會能為貴公司效勞。

一定要去面試,而且是多談幾家、通通去談,有幾個重要的理由

1)了解職務需求
依照我的經驗,JD裡的需求 vs 公司需求 有一半符合就不錯了,而真正進去上班之後,「談的」需求 vs 「真正執行」的任務 也可能只有7-8成相符就很厲害。
保持開放的態度,一定要進去坐下來談,才知道對方要什麼,不用自己嚇自己,說不定你真的完全符合需求。

2)準備完善自己的面試應答
多談幾家,就會發現 差不多的職缺,每家都問差不多的問題,這次答不好 回家準備一下,到履歷診療室做模擬面試,或者到職涯診所請教前輩,下次同一題一定會答的更好。

3)了解產業職務概況
多談幾家公司,通常也會抓到一些趨勢,比如現在科技業在徵才的都是AI相關職務,這個產業的運作與分工是怎麼樣,在入職之前就可以進一步思考判斷 這是不是想要的方向。

面試的心理建設!對方花時間找你來, 表示你的履歷過關了
不要擔心自己沒有相關經驗, 不要擔心你這個那個不夠好!
從主管角度, 他不可能找到100%匹配的人選, 因為沒有100%相同的公司/職務/商業狀況, 如果可以找到完全能駕馭這份工作的候選人, 對候選人來說就是低就了, 該做的候選人都會了, 未來幾年怎麼會有薪水漲幅跟個人成長空間?!

主管 知道他自己要的是蘋果, 來面試的都是橘子跟香蕉~

如果你身為橘子, 一直告訴主管, 我不是蘋果, 我不會當蘋果, 對方聽到的是 ”我不想當蘋果“...
如果你身為橘子, 告訴主管:我知道你需要水果, 我是一顆橘子, 很高興認識你, 我跟蘋果 “一樣” 富含維他命C, 有皮 皮不能吃, 蘋果需要削皮, 我只需要剝皮更方便, 對方開始跟你一起思考, 怎麼把橘子當成蘋果使用, 好像橘子也不錯~

● 綜合以上, 一定要準備兩個部分
1. 仔細思考自己的優勢, 對方的需求, 試著解釋為什麼你對這份工作來說是個好人選,
2. 仔細思考對方要求的工作項目裡, 哪些是你的學習成長方向(意思就是 你不會/沒學過), 思考你最接近的經驗是什麼, 有沒有部門同事/主管/親朋好友做過, 把你聽過的, 見過的, 上網查的講出來, 準備好自己的弱勢項目

我們準備好了就不怕!你可以的,加油加油

4人拍手

JD 上的內容就像許願池,如果你能 100% 甚至 120% 滿足,那當然是最優先考量的人選;反過來說,即使只有 90% 甚至 80% 符合條件,既然公司都打電約邀請您面試,表示他們願意與您進一步詳談,多了解彼此的期待與條件。

但不管是您投遞或主動聯繫的公司,其實不妨放開心好好準備面試,而且盡可能每家都去面談,因為談完一輪以後,相信你會對即將轉職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屆時您也會更清楚是否與自己的期待相符。
(舉例來說,以您現在的行銷領域,雖然都是各家公司都有廣告投遞的職位,但實際執行仍然會有不同策略與考量。)

謝謝你勇敢寫下了你的情況.
我就我看到的三個點跟你分享一下
其實就像你自己寫的內容一樣、你自己也很矛盾、我想跟你分享一個我今天剛聽到的播客、其實某些時候我們都有類似的情形、分析之後、會發現、其實矛盾背後、只是因為我們害怕自己決定後的結果不是美好的、但我覺得你的情況其實反而還好唷、因為你目前並非在職、就職涯來說、怎麼選、都是一個新的契機喲!
第一點提到你主動投遞履歷、這代表你有想去的地方、這很重要‼️雖然你擔心的是表面上經歷相符、但實際經歷無用,這個我個人覺得影響不大、你明白自己想去哪裏、那當然是努力爭取啊!你的擔心可以在面試時跟主管好好聊一下、讓他來評估你的經歷是否有幫助、而不是你自己先下結論。因為其實找人的過程、經歷是一段、人格特質以及思維模式、薪酬範圍等等都是考量點、沒有絕對唷!
最後就是B2B或B2C的疑慮。首先、公司狀況不明、確實要多小心一點,但如果不是這個問題、不論是B2B或是B2C、其實都是很好的能力擴張機會唷.
以上一點想法、希望有幫助.

Best regards,
蝸牛

近 2000 位各行各業的 Giver 解答

還可以一起加入討論唷!

還沒有 104 帳號嗎? 現在去註冊

1人拍手
問題沒被解決嗎?邀請GIVER來回答!
找不到想看的內容嗎?

大家都在搜

發問
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