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步入社會時,職場新鮮人肯定都懷抱憧憬、充滿衝勁。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從菜鳥熬成老鳥後卻反而對工作生活日漸麻木,許多人面臨對工作和生活失去活力與生氣的「職業倦怠」困境,究竟是什麼奪走我們的熱情呢?本次《職場力》和《職涯診所》的精選問答,要好好聊這個問題!
文/《104職場力》
剛開始工作很有衝勁,現在下班就變死魚,怎麼辦?
小的進入職場剛滿一年左右,算是半個職場新鮮人吧!
記得以前剛進公司時,真的充滿熱血和衝勁!下班之後的生活,也非常精彩!平日晚上和週末的行程,都是滿滿滿!常常會約朋友聚會,或者出去踏踏青。
但後來工作越來越忙,壓力越來越大。下班之後,就只想賴在床上耍廢、看一整晚的劇。覺得自己的時間好珍貴,就越來越晚睡。然後,週末明明一整天沒事,卻也提不起勁去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感覺整個人的精力,都已經被日常的工作,和上班的煩心事給掏空、榨光了。根本就沒有剩下的,可以留給自己。
最近仔細想想,真的覺得有點可怕!也很不喜歡,這樣沒有活力的自己。但是又沒有動力做出改變,也不知道該怎麼做。只能日復一日的,陷在這個循環裡!
唉~不知道這樣講,有沒有人能體會這種心情。還是會覺得我在無病呻吟呢?總之,希望有經驗的職場前輩們,可以告訴我該怎麼辦!
104職涯診所 軟體及網路相關業 匿名(21-25歲)
剛出社會時,往往對生活、職涯都充滿熱忱,認為自己有滿腔熱血要朝實現夢想的路前進,隨著時間和工作的增加,漸漸和體制、生活碰撞,從此開始很多人會碰到的「職業倦怠」,也許失去對工作的熱情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無法付諸行動去改變的自己。
不少職場前輩都有相似的經驗,到底大家都是如何克服的呢?且讓我們一起透過這次《104職涯診所》的提問,來看看職場前輩們有哪些實用的好建議吧!
過來人建議:工作內容不容易改變,但步調是能調整的
當發現自己已經出現「職業倦怠」的狀況時,千萬別坐視不理而讓情況持續惡化,最後獲得身心疲憊、空虛的生活而釀成職涯災難。若想奮起勇敢改變現狀(不論是改變生活方式、更換工作或是調整心態),最重要的是起而行啊!
- 職場前輩A:人不是機器,有生理的極限、有心理的壓力、有情緒的起伏….等等。週一到週五被榨乾了,任誰都會想發懶。我過去曾經從事廣告業有16年的時間,正常的休息天數每週只有一天。因為通常週六休息後,周日還要到公司和創意動腦加班,甚至是處理週間沒做完的工作。其實這樣很悲慘,果然撐不下去,後離開了廣告圈。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會怎麼做呢?
- 盡可能在平常日工作,加班設定到八點,但是有可能事與願違,一定也要讓自己有機會在該吃飯的時間之前吃完晚餐。(不然會胖)
- 既然都在公司加班了,回家就早點睡,才有精力和頭腦面對隔天的工作。
- 週六或是週日,迫不得已不要再去加班。一定要加的話,只能設定三到四個小時,然後和家人或是朋友約出來見面吃飯、聊天、喝咖啡、或是安排看電影、讀幾個小時的書。喔,如果你現在就能養成運動的習慣更好。(這點我就沒做到)
- 被掏空一定是要補給的。可能是朋友的閒聊,可能是一些短片,可能是一篇小說,可能是…....。總之,還是要有和工作無關的資訊跑進腦袋,才能再刺激吧。
- 偶爾要請個兩天以上的假期,享受別人上班我放空的心情。
- 時間管理不論是在工作或是生活,都還是必須的。
- 職場前輩B:您在脫離學生生活進入職場,如脫韁野馬衝來衝去。耗盡全身的能量,沒電之後只能躺平充電,過著沒有活力,但是又沒有動力做出改變的生活。這並非無病呻吟,而是生活工作節奏亂了套。休息一陣子,從簡單的自己外出吃晚餐,到邀請談得來的同事、朋友一起共進晚餐。把喜歡的活動逐步恢復,一段時間後,就能找回原本的自己。
小編劃重點:改變現狀的重點,在於調整「工作的狀態」與「生活的步調」。
利用「時間分配」確實提升效率,避免陷入工作泥淖
雖然真相可能很殘酷,但有些職場前輩也直言有可能藏在「職業倦怠」背後的問題:「工作效率」是否出了問題?
建議大家可以先試著檢視自己在上班時間的「時間分配」與「工作專注度」,若能學會自律、培養精準運用時間和精力的技巧,「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人生並非不可能兩者兼得!
- 職場前輩A:不妨檢查看看自己的專注力分配,可控的任務(知道啟動、完成時間) 約佔整體工作多少%?不可控的任務(臨時,無法確認啟動、完成時間)又佔整體工作時間的多少%?
假如目前你的整體工作時間,在扣除上述兩項(可控與不可控任務)後,已接近零、甚至是負數(加班)。那麼,就代表你沒有安排「整體緩衝時間」(即用來處理可控、不可控任務發生臨時波動的彈性時間)。
因此,一旦不可控任務有增加,就必須加班,要不就會讓可控任務遞延......。
而在這過程中,由於沒有「整體緩衝時間」,所以你對所有任務的掌控都屬於「不可控」狀態。執行任務時的「專注力」,也很容易會因此降低(導致你需要花費,比「狀態穩定時」更多的時間,來完成任務)。
- 職場前輩B:下班後會覺得懶洋洋,多源於上班時的「工作效能不彰」,導致「工作成就感不足」所致。如果上班時的工作內容,不論是文書效能,亦或是工程效能,都能有相當程度的「進度」,就能有目標上的「成就感」。「工作目標/進度」尚未達成時,我們都應該是無時無刻在思考著如何提昇效能,以便早日完成進度、達到目標的。因此,即使是下了班,也會精神抖擻,在適度充電後,便想著明天快點到來,回公司幹活去!心中自會產生一股工作衝勁。
小編劃重點:把「工作效能」提升上來後,工作起來也會越來越有「成就感」和「動力」喔!
找到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建立成就感來源
對工作和生活缺乏熱情,很常的狀況是因為搞不清楚自己究竟「為何而戰」?因缺乏奮戰目標,因此更會產生白費心神、徒勞無功的挫折感。
職場前輩們提醒,任何工作都需要發掘對自己而言的「意義」和「價值」,不僅能讓生活找回目標,也能讓自己更具衝勁與動力。
- 職場前輩A:我的感覺是,您並沒有找到你目前工作「忙碌的意義」是什麼?所以只感覺到疲憊,而沒相對應的獲得意義上帶來的反饋。
每個工作,應該都有它實際上產生的價值。而這價值,可能大到對世界或社會有所「意義」和「貢獻」。或是對公司及部門,有意義和貢獻。最不濟,也應該對「一些人」產生意義和貢獻才對!
所以,試著去思考你「工作的價值」。當您可以找到這個價值之後,相信您所獲得的反饋,肯定能平衡你的疲累和壓力。倘若,您還是覺得目前的工作看不到任何的價值。那您可能就要考慮找工作上的主管聊聊,或是轉換工作了!
時間只要是花在「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上,自然便不會覺得疲累;而做些「沒價值」、「沒意義」的事情,就算您只花一點點的時間,還是會覺得大累。
找個晚上或週末假日,好好思考一下目前工作的「價值」吧!
- 職場前輩B:您的心用錯地方了!記得之前曾經聽過戴晨志博士的一場演講,他談到一個重點:「心在哪裡,成就就在那裡」。您想玩、想樂都是一時的,但那些是否是您確實需要的呢?如果需要就去做,如果不需要就別讓它「反客為主」。這樣子,您應該就會明白自己「當下」的起心動念是什麼了!
小編劃重點:「心在哪裡,成就就在那裡」,把心思灌注在你所重視的工作中,成功和掌聲也會自然而然的伴隨而來。
以上,就是本次《104職涯診所》的職場前輩們所提供的寶貴建議。對工作與生活喪失熱情、碰上「職業倦怠」的朋友們,別灰心。一起努力,重新找回那個充滿活力的自己吧!
還有更多職場上的疑難雜症嗎?快上《104職涯診所》發問諮詢吧!
碰上【職業倦怠】嗎?你並不孤單,我們一起面對!
★ 追蹤【104職場力】粉絲專頁、職場更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