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Img

狂投履歷卻沒面試邀約?總收無聲卡的5個可能原因

投出幾百份履歷卻音訊全無,沒有公司邀請面試?也許該調整的是你找工作的方法。本文解析沒有面試邀約的5大可能原因,包括:求職不夠聚焦、大材小用、賤賣自己、沒有善用人脈網及在社群沒有存在感,並提供實用建議幫助突破重圍!

編譯/樂羽嘉 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本文目錄:狂投履歷但沒公司邀約面試的5個可能原因

你是否投遞履歷給幾百間公司應徵工作,但從來沒有任何一間公司邀請你去面試,感覺像是雇主把你當透明人或發無聲卡拒絕了?你可能甚至花錢找了所謂專業人士幫你撰寫履歷,但那些申請依然石沉大海,你也不知道該怎麼調整做法才能獲得面試邀約。也許,該換的是你找工作的方法。

以下是你可能沒獲得任何公司人資邀約面試的5個原因,看看自己中了幾個以及如何改善:

1. 你的求職不夠聚焦

成功的求職需要鎖定目標行動。你不應該應徵你可以想到的每一份工作,而是集中火力。求職不是投愈多家公司愈好,你要制定戰略計畫,去釐清對你來說一份工作最緊要的部分是什麼,並列出一份潛在雇主清單。你必須決定要尋找哪些類型的職位,並給自己訂下目標。例如,你可以規定自己:

  • 列出一份目標清單,包括10到15間公司
  • 每個星期會見3位人脈網中的聯絡人
  • 每個星期至少上網查詢新的就業機會2次

只要你能夠清楚地定義目標,就更容易集中運用你的心力和資源並保持動力。

延伸閱讀:少了「這關鍵」,履歷怎麼寫都是錯!人資教你3步驟檢視

2. 你申請的工作遠低於你的條件

若你申請了一個職位,需資歷和能力遠低於你自身的條件,你可能大材小用了。雇主看到這樣的情況,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你做這個工作會很無聊,以後終究會離開。這不是說你不應該申請一些明顯低就的工作,只是你必須要找出你對這個職位感興趣的原因所在,然後簡單扼要地解釋你的動機。舉例來說,你可能想要轉換職涯,或者你更在乎的是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你要開誠布公,在求職信中撰寫具有說服力與專業性的摘要,解釋原因。只要把你的故事說清楚講明白,雇主就更可能考慮雇用你,讓你進入面試階段。

延伸閱讀:面試明明相談甚歡,為什麼沒被錄取?資深HR揭真實原因

3. 你賤賣自己

若你在申請工作的過程中賤賣自己,可能是因為你太看輕自己的資歷或者太害怕找不到工作而自願調降薪酬條件。這時候,招聘主管可能會猜想著你能不能勝任這個職位,這也可能造成雇主對你缺乏信心。你不應該賤賣自己,要知道自己的價值並肯定自己的成就。比起單純列出你在先前工作負責的事項,你更應該在履歷上強調那些可衡量的成就,向雇主秀出你可以替他們做到什麼樣的事情,有助於讓你脫穎而出。

延伸閱讀:面試開低薪可提高錄取機會?「降價求售」反讓他丟了工作

4. 你沒有善用人脈網

招聘主管每開出一個職缺,就會收到好幾百封應徵履歷。因此,應徵者追蹤系統(ATS,人力資源軟體應用程式,具備資料庫、公告、廣告、彙整、篩選等功能)會掃描這些申請文件並加以分類,把範圍縮小到幾十個可能獲邀前來面試的有力候補。

你可以採取的一種策略,是盡量把履歷修改成應徵者追蹤系統喜歡的樣子。但你更應該善用你的人際網絡。很多職缺不會公開應徵,也不會打廣告,你應該善用你的人脈,做好功課並尋求建議。若你可以確保喜歡的公司有內部員工願意舉薦你,就能大幅增加進入面試階段的機會。

延伸閱讀:內推比自己投履歷更容易錄取嗎?請朋友內部推薦的5個重點

5. 你在社群媒體上沒有存在感

一項哈里斯民意調查(Harris Poll)指出,有7成雇主相信每個組織都應該在徵聘過程中,掃描求職者的社群媒體檔案。換句話說,在申請職位前,好好打造你的社群媒體帳號會是一個好主意,尤其是你的領英(LinkedIn)帳號。多數雇主把領英視為你履歷的一個迷你版,所以最好確保領英跟你的履歷風格和內容一致。如果不是如此,你應該視為警訊,趕緊調整。另外一個訣竅是你要定期使用搜尋引擎Google查詢自己的名字,看看招募主管會在網路上看到什麼,若跳出一些不太專業的搜尋結果,你還有機會先行調整看看。

延伸閱讀:別讓網路發言毀了職涯發展!人資:6種言論連面談機會都沒有

在競爭激烈的求職市場,單單只是從網路上應徵職缺並投遞履歷,期待出現最佳結果是不夠的,你必須要先發制人、擬定戰略行事。透過投入時間和努力,你能夠避免常見的陷阱並且增加獲得渴望職缺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Forbes,Sap.com

(原文標題:一直投履歷但沒公司找你去面試的5個原因


推薦閱讀:

陪你做好轉職準備!《104職場力》轉職評估指南:

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點擊拍手鼓勵我們,並分享讓更多人知道!

發問
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