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Img

軟體工程師內推管道及注意事項?工程師社群、LinkedIn等求職網以外的找工作管道

軟體工程師「內部推薦」有哪些管道和注意事項?本文作者ExplainThis團隊,曾協助多名軟體工程師成功進入外商科技大廠、海外新創,解析除了求職網以外的找工作管道,包括內推、學徒計畫、工程師網路社群、經營LinkedIn等。

文/ExplainThis(王鵬傑、李俊廷、林品均)

本文目錄:求職網以外的找工作管道(點擊可快速前往)

當提到找工作,多數人第一直覺想到的,可能會是求職網。以台灣來說,像是傳統的求職網104、1111,或者新興平台CakeResume與Yourator。而找海外工作,可能第一直覺會想到老牌的Indeed、Glassdoor,或者是新興的LinkedIn。

然而,除了這些求職網,事實上還有許多其他的找工作管道。我們在這個小節將會詳細談幾個不同的找工作管道,讓讀者們能透過不同的管道,增加獲得面試的機會。

一、內部推薦

在找工作上,業界公認比透過求職網站或公司官網申請更有效的方式,是透過內部推薦(referral)。當你上求職網站申請,往往需要先經過前面提到的ATS系統,跟上百位申請者一同競爭,脫穎而出後才可能被真人招募員看到你的履歷。

然而,如果能夠被內推,將有可能跳過這個環節,直接被招募員或用人主管等真人審履歷。這雖然不代表一定會通過招募員或用人主管的篩選,但最起碼能直接省去前面的系統審核。

內推(Referral)比較容易獲得面試機會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內推比較容易獲得面試機會?因為,通常來自公司內部員工的推薦,表示推薦者對應徵者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和信任。

與此同時,內部員工對公司文化和工作環境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所以推薦的人通常會更適合公司的需求,因此,公司較傾向相信現有員工的判斷,這讓透過內推進來的申請者,比較可能在茫茫履歷海中受到青睞。

內推管道

如果你想要找人幫你內推,在台灣的軟體工程師社群中,有歹晚郎內推互助網絡(https://bit.ly/3FlItvp)Nex Work(https://work.nexf.org/)等由海外軟體業前輩發起的內推網絡。此外,也可以在LinkedIn或是Blind(https://www.teamblind.com/)上,搜尋「#referral」的標籤,或是找有在該公司任職的人,然後禮貌地發個私訊請對方幫忙內推。

當然,很多時候可能不會立即得到回應,又或者可能對方太忙沒回應,也不要感到氣餒,可以多詢問同一家公司中不同的人幫忙內推。

圖1.4.1 Blind搜尋#referral畫面
(圖/博碩文化提供)

內推該注意的4個事項

在找人內推時,如果能依循某些注意事項,會比較容易讓人想幫你忙。以下我們分享幾個建議大家要遵循的原則。

1. 履歷好好寫

在各大海外公司工作的人,也知道自己公司的標準,所以不會來者不拒、盲目內推。你想提高別人內推你的意願,務必要好好寫履歷。好好寫代表著格式上要正確,以及內容描述上要讓人覺得你有達到對方公司想要找的人才水準。假如不知道怎麼寫好履歷,可以參考Chapter 2的履歷撰寫相關內容。

2. 附上想被內推的職位

在多數大公司,光是一個大組可能就幾百人,比一間新創公司還大,因此除非是專職招募的招募員或者是工程經理,不然多數人其實不知道其他組現在有什麼職位開缺。所以不要找人內推時,還說什麼「你有沒有建議我申請哪些職位」,這只會讓人覺得你沒做功課。

大家平常工作已經夠忙了,沒空幫你去看你適合申請的職位,所以務必自己附上。通常大公司的職缺都會有Job ID,可以附上你想申請的。附上你為何適合這個職位:內推的人也不會想自己在公司內的名聲臭掉,所以多半會先判斷你是不是真的適合被內推。如果你想提高別人內推你的意願,就要做到讓別人認為你適合被內推。

要做到這點,務必附上你為何適合這個你想被內推的職位。理想上也要附上為何你適合該公司(建議多做一些功課來研究該公司,進而能闡述你為何跟該公司文化契合)。花時間幫你的這件事本身就很佛心,千萬不要把別人的善意視為理所當然。

可以用的句型是在簡短自我介紹後,提及「我目前在找XX領域的工作,對這個職位很感興趣。過去我在XX領域有OO經歷,我相信我能對這個職位有所貢獻」。

3. 記得表達感謝

假如一個原本跟你不相識的人願意內推你,務必要表達感謝。因為大家平時工作很忙,可能還有家庭事務要兼顧,額外抽時間幫你,這件事本身就很佛心,千萬不要把別人的善意視為理所當然。

即使內推沒有讓你拿到面試機會,也要記得感謝對方。畢竟很多公司冷凍期半年,你之後還可以再嘗試,與對方維持良好關係,這次沒上之後要請對方幫忙也會讓對方更有意願。

最好的內推是強內推

雖然上一段有提到可以找人幫忙內推的管道,但如果要獲得比較有幫助的內推,或俗稱的「強內推」,建議平時就要建立起能幫自己內推的人脈。

所謂的強內推,是指對方在內推時,有註明是「強力內推」。一般來說,多數公司的內推系統,都會詢問「你跟被推薦者的熟悉程度」以及「你有多推薦這位被推薦人」。不同公司具體問的問題可能會不同,但大多不脫離這兩類問題。

而唯有這兩個問題都回答「很熟悉」、「強烈推薦」,並且推薦理由寫得很詳細,才會被認定為是強內推。

當然,一般內推已經比直接在公司網站或人力銀行網站申請來得好,只是如果能的話,獲得強內推會是更好。

至於如何獲得強內推?一個是平時有好的工作表現,可能你現在的同事,未來會去不同公司,如果跟他們合作時,做到對方發自內心會想推薦你,這時要獲得強內推就容易得多。

又或者假如你還是學生,在平常的小組作業中,盡可能地貢獻,在同組的同學心中留下好的印象,未來同學們進到不同的公司,你要找他們內推,也會容易獲得強內推。

另一個則是多參與不同的社群活動,例如貢獻到開源社群,或者是參與技術會議等,這些也是一個你能夠曝光、與他人協作的機會,在這些場合貢獻價值,也相對容易獲得強內推。

上面提到這些要獲得強內推的方式,都是需要時間去耕耘而非速成的。因此,如果你現在還沒辦法獲得任何強內推,建議從現在開始行動,而不是等到要求職時才發現沒有人能為你強內推。

二、學徒計畫

學徒計畫(Apprenticeship Program)是近期各大公司越來越盛行的一個專案,包括:LinkedIn、Microsoft和Google等,都曾推出類似的計畫。

這些專案旨在招募更多元的人到科技公司,其中常見符合此計畫的人條件包含以下:

  • 自學程式
  • 參加過程式戰鬥營(coding bootcamp)
  • 非傳統電腦科學背景
  • 暫時離開工作,並嘗試重回職場

學徒計畫在經歷上的審核以及面試上,技術層面比起正職的初階工程師更簡單一點。多數的學徒計畫也都有轉正職的機制。

部落客「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有一篇專門彙整各大公司學徒計畫的文章(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8/TechApprenticeship.html),並且時常更新,非常推薦有興趣、有需求的讀者可以去看看。

LinkedIn推出的學徒計畫REACH
(圖/博碩文化提供)

三、工程師的網路社群

除了上述提到的3點,網路社群是軟體工程師不可錯過的資源。這些社群不僅提供了工作機會,也能幫助你與同業交流、了解產業趨勢,以及許多面試經驗的分享。以下是幾個會張貼工程師工作機會的熱門或相關網路社群:

四、經營LinkedIn

對比傳統的求職網,目前新興的人脈社交媒體LinkedIn已經逐漸成為找工作的首選,特別是對於外商與海外求職,LinkedIn基本上比一般專注於本土市場的求職網有更多的職缺機會。比起求職網投遞履歷,經營Linkedin能夠讓獵人頭或招募員,看到你更多元、更深入的一面,以及看到你更長期的累積。現在已經有許多獵人頭與人資,會直接在LinkedIn上找人選,所以花心思經營LinkedIn將有可能讓自己獲得更多機會。

軟體工程師求職策略大全:透過外商面試題目演練、手把手履歷教學,跟招募員過招、白板解題、薪資談判到入職準備,帶讀者用最有效的方式找工作

節錄自:博碩文化《軟體工程師求職策略大全/ExplainThis、王鵬傑、李俊廷、林品均 著 》


104【外商軟體工程師】工作機會



立即前往【更多相關職缺

更多104【軟體工程師】工作機會
Software Engineer 軟體工程師

瑞思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台中市北區
月薪38,000~50,000元



立即前往【更多相關職缺

推薦閱讀:

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點擊拍手鼓勵我們,並分享讓更多人知道!

發問
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