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招募總監指出,求職者找工作的時間平均為6到9個月,期間可能會參加多達30次面試。若面試官的部門人事流動率比較低,求職者的面試經驗可能會比你豐富。若面試官認為與求職者「聊聊天」就叫面試,抱持著「我只不過想要雇用一個人」的想法,將無法解決問題。
文/安娜.帕帕利亞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自我覺察是指你的言行一致。心理學稱之為一致性,也就是你的自我評價與你的行為相符。
我認為自我覺察是讓面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它是承認與消除偏見的關鍵,這些偏見讓我們所有人處於不利的位置。自我覺察也是求職者提升面試表現的關鍵。無論你是求職者、大學生、招募經理還是企業,自我覺察都應該成為你的指導原則。自我覺察不容易,一些研究報告指出,只有10%到15%的人擁有自我覺察,但這正是四種面試風格和面試檔案的魔法所在。了解你的面試風格,可以開啟通往更深層自我覺察的大門。
我們面試的方式不盡相同,我們的人生故事也各自精彩。我們不可能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擁有相同的機會。無論是透過學習我們的面試風格,還是深入反思自身經歷或偏見,建立自我覺察不僅能讓我們在面試時表現得更好,也能讓我們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組織心理學家塔莎‧尤里希(Tasha Eurich)說:「研究顯示,當我們清楚認識自己時,我們會更有自信、更有創造力。我們會做出更明智的決定,建立更牢固的關係,進行更有效的溝通……,我們會成為更好的員工,更常升遷。我們會成為更有效率的領導者,擁有更滿意的員工和更賺錢的公司。」自我覺察蘊藏著一股力量。
傳統的面試建議往往被簡化為準時抵達面試會場,以及針對棘手的問題背誦出完美的答案,但我從來不這麼認為。我發現,客戶的問題是缺乏自我覺察,而不是沒有記住完美的答案。他們需要的不是劇本,而是一面鏡子,照見自己給人留下的印象。他們需要有人幫助他們了解自己是誰。
我們都知道自己的形象為何,但在面試時,我們會過度關注自己給人留下的印象。我的表現符合預期嗎?他們會不會誤會我的想法?希望他們沒有誤解我。
我們都需要被傾聽、被理解,但傳統的面試方式卻讓這一點變得很困難。當工作這種對你我來說重要的事情變得岌岌可危時,你會開始質疑自己。如果你沒有做好準備或不太了解自己,你會經常感到迷惘。了解自己就像一盞指路明燈,無論面試多麼奇怪、困難或令人生畏,你都可以依靠你對自己的自我認識繼續往前行。你不必記住完美的面試答案,不必在意是否說出「正確」答案。你可以充滿自信,因為這種自信來自最真實的自己。
深入了解自己相當困難。好消息是,如果你正在找工作,你需要做的事,例如更新履歷、練習面試問題、研究自己對下一份工作的期待,這些都是建立自我覺察的絕佳練習。思考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表現自己,請求推薦和引薦,都是學習認識自己脆弱一面的好方法。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你會承受很多不確定性,但這是探索自己是誰與自己想要什麼的絕佳時機。
自我覺察分為內部與外部兩種,而面試需要你兩者兼顧。
內部自我覺察要求你反思自己對個人生涯與職業生涯的感受和想法,外部自我覺察要求你必須更加留意自己給人留下的印象,以及這樣的印象是否與你的預期一致。
了解你的面試風格,可以清楚揭示你在面試過程中優先考慮的事項,讓你能更充分的準備、發揮優勢,有效的推銷自己。了解自己的面試風格也可以讓你有機會認識其他面試風格,以便讓你調整自己,以適應面試你的人。
延伸閱讀:內向人面試不怕!破解4種「面試風格」,放大你的優勢
身為招募經理,我知道你可能認為與求職者「聊聊天」就叫面試,因為你「只是想先了解一下他們」。我知道你的工作繁忙,根本沒時間制定面試規範,畢竟你只不過是想要雇用一個人。但請聽我說幾句話:如果你抱持這樣的想法(我只不過想要雇用一個人),你其實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可能製造出更大的問題。抱持這樣的想法很可能會讓你聘用到錯誤的人,與一開始就制定良好的面試規範相比,「我只不過想要雇用一個人」這樣的想法會讓你損失更多時間與金錢。根據估計,每一個不良聘雇造成的生產力與訓練時間損失,可能高達1萬7千至22萬4千美元;毫無準備的代價相當高昂。
你想要的不是隨便雇用一個人,而是雇用合適的人。有一套科學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知道,模糊會導致偏見。你的面試過程愈有條理,招聘到的人才就愈優秀、愈多元。在面試之前,你必須準備與職缺相關的面試問題,並向每位求職者提出相同的問題。
延伸閱讀:面試新人「二面、進一步面試」要注意什麼?給主管的26個面試問題懶人包
許多研究指出,我們很容易被美貌左右;或是被光環效應(halo effect)影響,也就是根據我們對某人某個特質的感覺,來做出判斷。另外還有「似我效應」(like me effect),即我們傾向於喜歡與我們相似的人。如果你想防止自己做出有偏見的決定,可以從了解自己的面試風格開始,這會讓你知道自己在評估求職者的時候會有那些偏見跟偏好,也會揭露你的面試方式會如何影響你評估他人。你也可以事先寫下對求職者的期望,這樣你就不會被第一印象左右。你還可以招募一位責任夥伴(account ability partner),督促自己落實預設的期望。這一點很關鍵,因為對招募經理來說,自我覺察的最大障礙就是他們的權力。研究顯示,高階領導人和有權勢的人之所以會有盲點,是因為他們缺乏一群願意提供誠實回饋、讓他們負起責任的同事。你的權力愈大,人們批評你的可能性就愈小。因此,找到你信任的人來讓你負起責任,至關重要。
你也應該在面試別人前做好練習。面試的次數愈多,就愈能熟練應對,這個道理也適用於招募經理。
求職者找工作的時間平均為6到9個月,期間可能會參加多達30次面試。如果你的部門人事流動率比較低,你可能一年只會面試求職者兩次,這代表求職者的面試經驗比你豐富。
你必須了解這一點,並清楚這件事對你帶來的影響。是的,你在面試中確實擁有「權力」,但這有點像一個駕駛教練被一個15歲的孩子載著到處跑。當然,你有權力,你坐在駕駛座上,但這不代表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你需要為面試做好充分的準備,制定一個能夠練習和執行的流程與計畫。不要因為熟悉這份工作,就認為自己一定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面試官。據我所知,最好的技術專家都不是優秀的面試官。同樣的,也不要以為自己掌握權力就代表你一定擅長面試。你必須透過練習、做出一堆錯誤的聘雇決定,然後不斷摸索,才會變得熟練。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做得很完美,那你一定是做錯了。
節錄自:天下文化《面試的科學:破解四種面試風格,每一次升學、求職、績效面談都成功/安娜.帕帕利亞 著》
(共7題,完成投票可查看即時票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