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與其期待加薪,不如跳槽才能夠談到更好的條件」,但這樣的基礎必須建立在專業能力持續往上走的情況。如果換個思考邏輯,利用兼職或斜槓創造收入,許多人也會主張離職才能專心經營個人品牌,但實際情況又是如何?
文/葛捷思品牌經營學(《沒名片,你就是招牌》作者)
現在在職場的跳動好像已經變成一種必然的事情,很多專家的觀點以及職場領域的媒體平台,認為與其期待加薪,不如頻繁的轉換職場,利用跳槽才能夠談到更好的條件。
以大多數人來說,確實是這樣沒錯,換工作真的比認真打拼來的有機會,但這個基礎必須建立在自己專業能力持續的往上走,若只是維持原本的技能,那不管多麼頻繁轉職,得到的待遇通常也不會差距太大。
以這個正常的邏輯來看職場,似乎就是留下或跳槽二選一而已,不然就是隨遇而安,妥協於現狀。
但單純等待加薪的日子太過緩慢,辛苦一年的日子可能等到的也只是兩三千的調薪,換個思考邏輯,如果跳脫被動的狀態,把加薪這件事轉為主動,兼職、斜槓讓自己去創造收入會來的更實際一點。我個人覺得職場並不是只有二分法的選擇,好像只能單純當上班族,不然就是要離職當老闆,但其實0跟1之間還有其他很多答案,不用急著去做下定論。
一般大眾的觀點認為多元斜槓或是經營個人品牌就一定要離開原本的工作才能專心執行,也有一些人主張要讓自己沒有退路才能讓自己成功,但實際的狀況反而可能會讓自己壓力過大,從結果論來看不一定會比較好。
斜槓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收入,但是一離職,收入馬上就減少了,跟原本的初衷就違背了。所以我個人認為在斜槓的初期,是必須同時擁有正職的收入,藉由這段時間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屬性。
真的想離職,等業外收入大於本業時,再來考慮這個問題也不晚。在還沒有達到之前,先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接案的生活與來回的溝通,並不是一件簡單好上手的事情。
當有朝一日自己能夠對於多方的合作執行能夠應對自如時,再實現當老闆的夢想都來的及,也可以在這段時間測試自己的能力極限到哪,最起碼可以減少創業後的虧損風險。
如果你的創業企圖心比較大,甚至思考過離職全心投入自媒體的經營,創造個人品牌或成為自由業主,雖然不是不行,但是必須評估前兩年極度不穩定的經營狀況,甚至0收入的可能,若能承受這個預期的結果,那確實可以為自己拚一次看看。
但如果自己沒有這樣的本錢,真的不建議裸辭全職經營自媒體,就算是包含YT的廣告營利分潤,也無法快速地創造收益。自媒體的轉換並沒有這麼快速,而且業配的領域大者恆大,小型自媒體工作者基本上分不到羹,只能自己創造商品去做轉換銷售。IG、TK粉絲數十萬的網紅,很多人的平均收入連勞基法的基本工資都達不到,這才是產業的實際面,不要因為流量而太過樂觀。
想要跳脫單純的社畜人生,還是先從自身的本業去提升能力,再跨足產業領域增加不一樣的加分項目,讓附加的技能可以為本職專業所加乘。
從小眾領域出發,會比大海撈針的流量來的更具焦,也更能快速的找到你的受眾族群,讓自己先在熟悉的產業有點聲量,往後要推自己一把也比較有說服力。
當你的能力可以被業內認可,不用跳槽就有機會能夠接到不同的工作內容。一旦能保有原本的工作薪資,還能額外創造業外的收入,你會發現,斜槓追求的不只是增加收入的來源,更多的是心理層面的自我認同感,薪資變高、生活型態變好,反而變成成就感的附加價值而已,理所當然。
這樣的心理狀態是一般受薪階級比較難體會的,當你走過一趟你就會發現,為什麼業外做的好的人,本業的工作狀態也會越來越好,因為他們可以在單一職場以外的地方找到自己的方向跟目標,也因為忙碌,讓他們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專注在成功的方向,不會浪費時間在不需要的糾結與抱怨上。
完成每一件事,都是成就自己的踏階。而收入提升,只是順帶的附加價值。
(原文標題:不離職、也能增加收入。職場不只有0跟1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