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Img

工作沒完沒了,再努力也做不完?專家授秘訣:「框起來」就能終結過勞

面對沒完沒了的工作,很多人會想「再多努力一點點就好」,但我們遲早會發現,工作是沒有盡頭的。解決方法是什麼呢?專家指出,打造堅實的邊框,框住你的工作日、每週工時和週末,其實可以刺激創造力,進而提高生產力。

文/麥可.海亞特、梅根.海亞特.米勒

工作就像水一樣,是生命的必需。工作也像水一樣會恣意橫流,除非受阻,否則不會停下。我們需要堅實的邊框,才能擁有這種不可或缺的資產,想想水庫和玻璃水杯對我們的用處。沒有堅實的邊緣,水也可能造成破壞,想想河水氾濫,沖破河堤,將位置較低的街道與樓房淹沒。

基於我們在第二章談到超時工作的種種理由,工作的確可能潰堤淹沒其他生活面向,工作時常擠到我們私人生活和經營人際關係的時間。我們在上班日還沒開始的早晨就開始工作,而不是散步或上健身房;我們在辦公室待到太晚,錯失了和家人吃晚餐的時間;我們在週末試著趕上或超越工作進度,犧牲了其他不可妥協的重點,像是自我照顧和重要的人際關係。

不管是真實存在還是心中想像,總是有人期待我們要二十四小時在線處理電子郵件或來電,但在非上班時間處理工作,代表我們沒有辦法好好待在其他重要的生活面向裡。後果就是我們無論在家裡或職場上,都無法呈現最好的自己。沒有辦法好好守護對自己而言不可妥協的重要任務,下場就是會變得七零八落、身心俱疲。

我們都想著:只要現在多努力一點點就好,報酬、休息、經營家庭、獨處時間之類的,之後就會實現。但我們遲早會發現,工作是沒有盡頭的。否認事實,想著加班只是暫時,這樣的生活很容易,但一轉眼三、五、甚至十年過去,我們仍在超時工作,而生活早就轉到另一個方向去了。

那解決方法是什麼呢?打造堅實的邊框,框住你的工作日、每週工時和週末。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指出:「工作會不斷膨脹,直到塞滿為工作預留的時間為止。」好吧,那我們所提供的對策,就是將工作限縮到允許工作的時間裡。

過勞崇拜說,有限制,就沒有生產力,但我們會看到,透過限制其實可以刺激創造力,進而提高生產力。這表面上聽起來可能不太直覺,但工作上的限制會解放我們,讓我們更自由,不管在家或在工作上,都能呈現最好的自己,工作上尤其如此。

我們刻意限制水,讓水更好用。同理,我們也要刻意限制工作日。有了限制,等於打造出邊框,讓我們從超時工作中解放。我們可以自由在設定好的時間全心享受工作;以往容許工作填滿夜晚與週末的「工作時間潛入」現象,也不再發生;我們可以無牽無掛的照顧身體和其他生活面向。還有一點同樣重要的是,我們也開始看到工作真正的好處。

殘酷的事實是,無論我們是否承認限制的存在,我們對此也沒有太多的發言權。因為即使我們假裝沒有限制,限制還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著。

「時間有限」的現實總被遺忘

我們有的心力和體力就這麼多,到了一天的尾聲,我們總要睡覺,不管我們對此有多不爽。時間也有一樣的限制,我們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一週只有一百六十八小時。限制工作日和每週工時,就是在刻意把工作框在我們已經設好的限制裡,以此改善工作體驗、達到最大產出,並在其中好好享受生活。

我們不可能什麼都做。其實已經有研究不斷證明,一週工作五十小時之後,生產力就會下降。就如史丹佛大學的研究者所寫的:「工作七十小時的人,在那多出來的二十小時裡,產出並沒有更多。他們只是在空轉而已,工作時間更長,做的事情卻更少。」

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凱根研究工作者不快樂的原因,發現現代工作者工作時,智力和情緒層面投入程度非常高。我們在做知識工作時,必須如他所說「創新精進、掌控主導」。這包括工作的客觀部分,如明確的職責說明、工作目標、計畫、交件期限等;但也有主觀的部分,如積極主動程度、自我評鑑、專案分析,更不用說還有對工作成果的責任、對個人成長與專業知識的期待,還有對智識、創造力、情感方面的要求。

不管是思考哪一種工作的要求,我們常都把焦點放在外在客觀要求上。這些要求很有難度,但都可以做到,即使需要長時間執行也行。內在主觀的要求雖然看不見,但也同樣重要,而且這種要求通常都伴隨代價。我們不可能如自己預期,有辦法持續供給這麼多智識和情感方面的心力。

我們要考量的不只是會逐漸下降的工作效率,還要考慮到可用時間的限制。一切都很單純,就是數學而已。一週有一百六十八小時,我們要留幾個小時睡覺,也一定要照顧自己的生理需求,如吃飯、洗澡這些生活的必需。我們可以對現實憤恨不平,也可以把這些限制看成禮物。怎麼說?因為這些限制迫使我們搞清楚所選的事物,排出優先順序,對其留心思考。

保有「非工作時間」才是成功者

「經理人可以藉由擁抱限制,來激發創新能力。」研究者歐格茲.艾卡(Oguz Acar)與同仁表示。他們回顧一百四十五份實證研究,這些研究探查限制對創新和創造力造成的影響,結果發現「無論是個人、團隊、或組織,都能從適量的限制中得益」。

設下限制怎麼會提升工作表現?研究團隊發現,毫無限制的工作者會用最輕鬆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人會變得大意,」研究團隊表示,在這種狀態下:「人會選擇第一個出現在腦中最直覺的想法,就不會思考研究出更好的作法。」

無獨有偶,瑞德大學(Rider University)心理學家卡特琳娜.哈特─創普(Catrinel Haught-Tromp)指出,設下限制「讓我們可以在更少的選擇中,有更深的探索」,因為這些限制「把多到難以招架的選項,縮減到可掌握的範圍」,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探索新的作法,從未知的道路開展不同的方向」。

擁抱限制促使我們找到別出心裁的新方法,來處理工作、解決問題、完成工作計畫等。以前一週工作至少五十小時的工作方法,我們不用了,而是想出新的方法把工作做好。或者比這個更好的是,我們有時還可以發現更高槓桿的工作,也就是報酬更高的工作,並放棄無利可圖的工作。

就如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說:「成功人士和非常成功人士之間的差別,在於非常成功人士幾乎可以對任何事都說『不』。」簡單來說,如果不為工作設限,你就沒有餘裕投入身心充電活動,例如:真正的休假、平靜的夜晚、放鬆的週末等。反過來說,如果為工作設限,你就能有於餘裕從事一些活動,而這些活動最終會讓你在工作上贏得更好的表現。

如果你想當職場贏家,同時成為生活勝利組,祕訣就是為工作設限,留一些空間生活。只要付諸實行,過了六個月或一年後,你的人生就會比現在更美好、更富有、更讓你滿意。

贏回自主人生,終結過勞崇拜:擺脫有毒工作思維,重啟生活與事業高峰的改變之書

節錄自:樂金文化《贏回自主人生,終結過勞崇拜:擺脫有毒工作思維,重啟生活與事業高峰的改變之書/麥可.海亞特, 梅根.海亞特.米勒 著 》


推薦閱讀:

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點擊拍手鼓勵我們,並分享讓更多人知道!

發問
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