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Img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41-45歲

為什麼提離職還要被主管PUA

剛入職時主管認為我的動作還是不夠快,就會以咆哮的方式表達不滿。最終,我感到自己可能不適合這樣的環境,因此提出離職。不解的是,當我提出離職時,主管卻表現出強烈的不悅。這種反應令我感到困惑:我的選擇是否真的冒犯了主管?,在領取基本薪資且每天需加班的情況下本人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還要面對咆哮式的溝通,選擇離職難道不是一個合情合理的決定嗎?
(在之前的工作中,由於同事經常以咆哮的方式進行溝通,這種氛圍讓我感到壓力,最終選擇了換另一家公司還是遇到了同樣的情況)
我不禁思考,究竟是自己過於敏感還是某些職業類別的溝通方式本就較容易出現這樣的情形。這讓我開始考慮,是否應該繼續尋找類似性質的工作,亦或是重新評估自身的職場需求與適應性。

回答 4觀看 653
回答 4

幾個關鍵點值得深思
1. 主管的PUA行為與你的選擇
- 主管對你的離職表現出不悅,這並不代表你的選擇錯誤,更多時候是因為:
- 人力難補:許多主管不希望員工離開,因為補人、培訓成本高。
- 控制欲:部分主管習慣以情緒施壓來管理團隊,讓人不敢輕易離職。
- 對自己管理方式的質疑:你的離職可能讓他意識到自己管理不當,但又不願承認。
- 你的選擇完全合理,離開讓你感到不適的環境,本身就是對自己的負責。

2. 職場環境 vs. 個人適應性
- 你在不同公司都遇到類似的咆哮式溝通,這說明:
- 行業特性:有些產業(如生產線、服務業、餐飲業)講求效率,主管可能習慣用高壓方式管理。
- 企業文化:部分公司管理層較傳統,缺乏良好的內部溝通機制。
- 個人界限設定:如果對這種方式較為敏感,需要思考如何保護自己,同時提升應對技巧。

3. 調整策略,避免再次陷入類似環境
與其一直換公司卻遇到相同問題,不如主動調整求職方向與應對方式:
- 重新評估職業類別
你是否適合高度競速、壓力型的環境?若不適合,可以考慮:
- 內勤、行政、客服支援等較少強勢管理文化的職位。
- 以數據導向為主、重視績效但較少情緒壓力的工作,如銷售分析、市場行銷。
- 提升職場應對技巧
若仍選擇類似的行業,建議:
- 學習情緒管理技巧:遇到主管咆哮時,不要馬上內化壓力,而是用穩定的態度回應。
- 設立個人界限:當主管過於激烈時,可以以「冷靜回應+紀錄」的方式避免影響自己。
- 尋找更健康的團隊文化:面試時可詢問公司的管理風格,透過觀察員工狀態來判斷是否適合自己。

4. 不要把問題歸咎於自己,選擇適合的環境
- 這不是你的錯,環境適配很重要,不適應高壓環境並不代表你的能力不足,而是你適合不同的工作模式。
- 下一次求職時,主動詢問公司管理風格,避免再次進入高壓PUA環境。

結論
1. 離職是你的權利,主管的反應不應影響你的選擇。
2. 不同產業與公司文化有不同的管理風格,需思考是否適合自己。
3. 如果未來還想從事相似工作,學習應對壓力的方法;如果不想再受影響,轉向更適合的工作類型。
4. 求職時主動篩選公司文化,確保新環境更符合自己的需求。
你不是「太敏感」,而是應該選擇更適合你的職場文化,讓工作變得更穩定、舒適,而不是一直忍耐或逃避。

1人拍手

1. 面對咆哮式的溝通和高壓的工作環境,會感到壓力和不適代表你不適合這樣的工作環境。不要因為主管的反應而懷疑自己,不要被情感勒索,你的價值並不由他人的情緒來定義。
2.主管的不悅反應出自身的管理問題,造成人力難補,流動率高也是主管自己該面對的問題。
3.不同公司但屢次遇到的哮式溝通,也許跟行業特性有關。倉儲物流的工作場域確實需要較大的音量來溝通,尤其是在噪音多、距離遠的情況下。這可能讓一些主管或同事習慣性地提高音量,甚至在不自覺中帶出情緒。
你提到的「咆哮式溝通」可能是這種環境下的產物,但這並不代表這種方式是正確的。即使是大聲說話,也應該保持尊重和專業。
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可能會讓人習慣用高音量溝通,甚至忽略了他人的感受。這並不是你的問題,而是環境和文化的一部分。
你可以試著理解這種行為的背景,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接受或適應。每個人對溝通方式的接受度不同,你的感受是值得被尊重的。

咆哮是個人情商差、或是真的遇到不得不咆哮(但你剛入職應不至於),PUA在職場上算常見,算是某一種管理風格,主管與部屬有著從屬關係,如果他定性了那也很難撼動。
所以,"為什麼提離職還要被主管PUA",原因是他的咆哮只是他的情商問題,你現在離職比你不適任離開更讓他困擾罷了,因此他得pua你不受教云云。
但提出職離的那一刻,這些人都立馬變成路人甲,它們怎想怎做都已不重要了

近 2000 位各行各業的 Giver 解答

還可以一起加入討論唷!

還沒有 104 帳號嗎? 現在去註冊

問題沒被解決嗎?邀請GIVER來回答!
找不到想看的內容嗎?

大家都在搜

發問
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