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Img

匿名7/4 0:04

無工作經驗21-25歲

投了很多履歷卻都石沉大海

我是設計系畢業的學生,在履歷裡頭準備了作品集,但卻在投遞履歷後每每碰壁,雖然理解自己可能不是公司需要的人才,實力可能也輸給許多同齡甚至低齡的學生,但投了很多很多履歷卻連一個面試都收不到,甚至沒有半點回音,讓人很受挫,看著我想要的職缺始終掛在網路上沒有合適的人錄取,公司卻連面試的機會都不願意給我,真的讓我很難過,讓我忍不住想「難道我就糟糕到連徵不到人的缺都應徵不了嗎?一個沒有人去的職缺,我連面試的門檻都達不到嗎?」
雖然知道在台灣目前的環境,設計真的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但想到因為沒有錢繼續進修上課加強實力,也許我的未來可能一輩子只能屈就於自己不想做的服務業,就感到很挫折。想請問前輩在職業生涯中遇到這些困境時都是怎麼調適心情的呢?

回答 5觀看 543
回答 5

您所分享的狀態,我想需要透過三個面向解讀!

1. 「難道我就糟糕到連徵不到人的缺都應徵不了嗎?
一個沒有人去的職缺,我連面試的門檻都達不到嗎?」
首先您必須了解 ... 投履歷運氣跟社群演算法一樣
大家都知道原則是什麼、但是就是難說出所以然 ...
因此針對這一塊,請您放寬心!You are not alone
同樣在面對這個問題的絕對不只有您一個人而已,
比您資淺、同齡、甚至更資深的人都正在面對中 ~
建議您可以多利用 104 的職涯服務中的相關功能;
藉由更有經驗的前輩或是導師,給您直接的建言!

無需焦慮、積極面對問題,透過正確方式來調整。

2. 『 雖知道在台灣目前環境,設計真不是條好走的路 』
沒錯!不只設計,整體環境下沒一行是好走的路 ...
既然您已經完整的知道答案,也瞭解會遇到難關;
那麼就只剩下取捨的問題,如果決定做出了選擇 ...
無論哭著、跪著 ... 我們都應該更帶著勇氣去走完!
不過,透過設計、加上第二相關專長的連結可能;
會不會是您能夠強化自我認知與價值的第二曲線,
甚至不算破圈、而算是『 擴大舒適圈 』的調整呢?

山不轉、路轉,路再不轉 ... 誰說您不能自己旋轉?

3. 想請問前輩在職涯中遇到困境時都怎麼調適心情的?
其實一個人的一輩子,有超過一半時間都在工作中;
大家都希望過生活、但不工作就無法好好的過生活,
但偏偏生活的最崇高目標 ... 卻又是希望能不要工作!
很尷尬、很矛盾、很煩人 ... 對吧?這就是現實人生,
困境不會結束、隨著環境崗位狀態甚至組織上改變;
面對到的困難只會接踵而至,甚至難度越上越高級。
但卡在眼前的情緒中,並不能夠解決您對工作煩惱;
還不如戰時撇開對於工作現況的煩惱,對症去下藥、
透過『 履歷診療室 』等免費的 104 Giver 志工服務,
先把求職這個小魔王打掉、再來花時間煩心其他事 ...

關關難過關關過,但 104 很多解決關卡的模組協助!

最後期待您能夠暫且放過自己,讓自己單純面對難題;
解決最初階的求職難關,然後再思考其他事情。加油!

2人拍手

Hi 你好👋
同為設計系背景的我,深知你所遇到的挫折🙁(拍拍),別沮喪好嗎?本科系出身,已具有一定的優勢所在啦!💪
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來找尋設計相關的職務,如是在北部求職,職缺是滿多的喔!🉑初步先評估自己的能力,如工作經驗值較少,一開始也可從美工、美編做起,等累積了一定的實力之後,才有機會跳板升級!
另外投遞履歷後,公司方如沒有任何消息,有時也許是單位忙碌,需要一些時間來整理通知。
當然,我們也可以投遞完履歷後,打通電話與貴公司告知一聲,展現出積極度喔!
關於「進修上課加強實力」,我想,現今學習管道非常的多元化,相信仍是可多方搜尋相關資訊的分享,為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來自我精進提升技能的。
創作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待業時,我仍不忘初衷和熱情,那將會是持續動力的來源喔!
希望在求職路上,我們都能把握住有興趣的機會,相信自己的決定,一切皆會順利的達成目標。

【一】關於情緒調適:
你不是不夠好,是目前還沒遇到懂你的人
 履歷石沉大海並不等於你沒有價值,只代表目前還沒遇到真正重視你特質的主管。
不是你「沒機會」,是機會的門檻不透明
 很多職缺長期掛著不是因為缺人,而是因為公司不積極、預算問題、甚至「假缺」。你沒被邀面,可能根本跟你無關。
允許自己沮喪,但不要讓這種情緒變成自我否定
 覺得難過、覺得委屈是正常的,別壓抑,但千萬不要讓「我是不是很差勁」這種聲音住進你心裡。
找人說出來是一種整理,不是抱怨
 你願意分享出來,代表你還有希望、有力量,這一點請你記得。
【二】策略上的反思與調整:
你的作品集真的「對準」了職缺嗎?
 很多設計人容易犯的錯誤是:「把最得意的作品放進去」,而不是「放入最能回應應徵公司需求的東西」。作品集不一定要多,而是要準。
請務必做一件事:改履歷名稱與自我介紹
 設計主管看一封信只花 10 秒。開頭的「一句話自我介紹」與「寄出檔案名稱」會決定你會不會被點開。請使用清楚標題,如:
 UIUX_設計_王小美_2025作品集.pdf
 信件內寫出:「我針對貴公司作品 A、產品 B,有以下幾個觀察與延伸設計建議...」
主動出擊、換方式曝光自己
 除了人力銀行,也可以試著用:
 - Behance/ArtStation 發布作品集
 - 加入 Facebook 或 LINE 的設計求職社團(如《設計人轉職中》、《UIUX求職面試交流》)
 - 投遞信件時主動附上「針對貴公司品牌的改版建議小提案」引起注意
小型設計工作室比大公司更願意給新人機會
 大公司收件多、人資會設關卡,小型工作室反而更看重實際態度與能合作與否,請特別多找這類機會。
主動問「未錄取的原因」會讓你進步神速
 即使沒面試,若是有回信,可婉轉詢問:「若您方便給我一些回饋意見,我會非常感激,對我未來投遞履歷會很有幫助。」
【三】現實與未來的可能性:
設計不是「一條不好走的路」,是「需要撐過起步期」的路
 第一份設計工作很難找,因為你在證明你「能被信任」。但一旦踏進第一步,就會一路累積。
沒錢進修不代表不能學
 現在很多 YouTube、Coursera、Notion 上的教學免費又高質,建議你先從 UIUX(相對門檻較低)或設計職場必備的提案力下手,慢慢累積信心。
最怕的不是你失敗,而是你不敢再嘗試
 與其覺得自己「只能去做服務業」,不如思考:「我能否用兼職或接案方式延續設計,並讓服務業變成養分與跳板?」
最後的鼓勵:
你並不孤單,也不是沒價值。
台灣設計產業的確競爭、資源有限,但這正是為什麼堅持的人,最後會讓人看到光。你現在的痛苦,是在為那道光鋪路。
你已經比很多人還努力,也值得擁有一個讓你發光的舞台。別放棄,好嗎?

近 2000 位各行各業的 Giver 解答

還可以一起加入討論唷!

還沒有 104 帳號嗎? 現在去註冊

問題沒被解決嗎?邀請GIVER來回答!
找不到想看的內容嗎?

大家都在搜

發問
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