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26-30歲
每份工作長短的影響力真的很大嗎?
1. 目前在一家公司以派遣身份任職(沒有職稱,硬要說的話可以說是專案助理)。當初進來是想要運用到語言、與國際接觸、執行專案 (這部分主管都知道),但進來之後發現跟當初進來時想要的不符合。目前在做助理及幫忙看財務的工作,已跟主管反應過,但因為沒相似的專案(語言、與國際接觸,可以運用到我長才的專案),故主管也無能為力。
2. 心裡了解這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未來完全不會想要以會計或財務相關職務當正職,也知道現在助理的工作無法寫在自己的履歷上(最多只能在面試上說協助主管庶務等等),覺得對未來職涯無幫助。之前做的都是行銷企劃、PM職務,個人對於科技業感興趣,故想要往此產業發展,目前以自我進修的方式來提升自己進入此產業機會。
3. 礙於前幾份工作的時間都不長(分別為3、4、6個月,但皆有正常的理由可解釋離職原因),只有兼職做了2年多。這使得投遞履歷時,對方公司對於我的不穩定性感到遲疑,並以此理由婉拒錄用。
4. 目前這份工作內容完全與我想要的無關,故想離職,但又礙於工作時間長短,一直在想要不要繼續待下去,但又覺得一直待下去是在浪費時間。
請前輩們指點,若遇上述狀況,您會建議怎麼做? 辭職去做更重要的事情(目前想考日檢並再考一次多益)同時找工作,還是繼續待著累積資歷?
工作長短真的如此重要嗎?
若長短真的很重要,請問您們會建議我此份工作要做多久(目前已8個月)?

您好,適任與否,多方面考量,若為穩定性較高的工作,通常不喜歡招募變動性高的夥伴,若為業務相關單位,流動性較高也是正常的,工作的相關專業、經驗、時間,通盤考量,若是沒有足夠的本事去證明自己的價值,被婉拒的機會就會增加。
建議利用空閒的時間,去多暸解有興趣的產業或事物,累積更多的專業和經驗,找出適合自己的工作。
🌱先給你一個肯定:你很清楚自己不要什麼、想往哪裡走,這在職涯初期就能辨識方向,是很寶貴的覺察。
如果你已經知道這份工作不是你要的,也確認未來不會往財務助理發展,那我會建議你把現在當作過渡期,但別浪費這段時間。
✔️ 一邊工作、一邊累積未來需要的能力(語言、PM技能、自學、找實習)
✔️ 同時打造能說好故事的履歷與作品集
關於「工作長短」,不是不能短,但得有明確的原因與下一步的規劃。否則就只是履歷上多一條模糊經歷而已。
既然都做8個月了,可以考慮撐到一年作為履歷轉折點。但若你已經有更聚焦的目標(例如考試+主動探索轉職機會),提早離職也不是問題,重點是你怎麼承接下一步。
🎯不是繼續做 vs. 離職的二選一,而是:怎麼讓這段經歷對你「未來有用」。
💪持續往想要的方向靠近,腳步慢沒關係,關鍵是不要原地打轉。你已經在路上了!
Jeff
哈囉你好:)
時間長短的定義,我們控制不了別人怎麼想。
從你的敘述,已經很明確想要的方向,和接下來要努力的事。
除非現職的工作有除了「年資」以外的積累,不然虛耗的時間成本是最貴的。
把每一段工作對應到的成果,忠實展現
好好說出在這段時間「做了什麼」「學到什麼」「和接下來的工作有何關聯」
識人的雇主看到的,會是你的決心和決斷能力。
之後有合意的職缺,也歡迎把職缺連接和履歷,經由「履歷健診」跟我討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