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Img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36-40歲

小編就永遠只能是小編?無法轉職嗎?

年齡35+,過去都在媒體產業,有很長一段時間職務為社群編輯以及新媒體企劃。

工作上我平台經營的很不錯,但也觀察到社群經營在公司組織裡常被邊緣化,大家總認為「小編」做得好是理所當然的。

因此後來決定轉職,但發現想要轉換非常困難,就算是同產業,但好像已被定位只能經營社群?

目前有投行銷或內容企劃相關職缺,但幾乎都滑鐵盧,甚至面試時,不只一次被問到,「我們還有另一個社群經營的職缺有興趣嗎?」

想請問,要怎麼跳脫這個社群經營魔咒?目前履歷及自傳還有作品集,也有放過往內容企劃及文字撰寫作品,但依舊不見起色,實在很灰心,真的不想再做社群經營的工作了。

回答 3觀看 894
回答 3

您好,

找工作轉職有一個很有趣的轉折點,就是 能不能轉換自己的心境想法,表達敘述到下一個目標職缺?

【心理建設】
不要擔心自己沒有相關經驗, 不要擔心你這個那個不夠好!
從主管角度, 他不可能找到100%匹配的人選, 因為沒有100%相同的公司/職務/商業狀況, 如果可以找到完全能駕馭這份工作的候選人, 對候選人來說就是低就了, 該做的候選人都會了, 未來幾年怎麼會有薪水漲幅跟個人成長空間?!

【誇飾的簡易例子】
主管知道他自己要的是蘋果, 來面試的都是橘子跟香蕉~
如果你身為橘子, 一直告訴主管, 我沒有蘋果相關經驗, 我當橘子當的很好, 對方聽到的是 ”我不想當蘋果“...
如果你身為橘子, 告訴主管:我知道你需要水果, 我是一顆橘子, 很高興認識你, 我跟蘋果 “一樣” 富含維他命C, 有皮 皮不能吃, 蘋果需要削皮, 我只需要剝皮更方便, 對方開始跟你一起思考, 怎麼把橘子當成蘋果使用, 好像橘子也不錯~

【回歸命題】
在自我介紹跟自己對自己的定位中。
您是具備堅強社群經驗,熟悉客戶互動的行銷?
還是
您是想當行銷,熟悉社群經營的社群小編?

如果是前者,就要開始將自己置換成行銷(或其他職缺),用行銷的術語跟職務重點做介紹,從行銷的角度 挑出過去最相關類似的工作經驗,用行銷的角度解釋過去的專案成果,並連結上你獨特的角度經驗。

【隨便舉例】
我經營過FB, IG, Thread, Tiktok,經營成效卓越觸及率XX,增加粉絲OO,擅長YY。
vs
從行銷的角度出發,在打造品牌的部分,有各種靈活的手法包含ABC,在了解洞察客戶需求的部分有DEF的經驗,將蒐集到的客戶資訊轉化成產品規格,在下一代產品上提升業績_%,在定價的部分,我參與的是___,社群經營讓我比其他的內容企劃更懂YY,希望能為公司團隊帶來不一樣的角度。

您還是您 只是用另外一種方式,套入對方的語言重新講您的故事~
這樣的方式展示了您對這個領域的了解,而且已經思考消化過對方的需求,面試的命中率就會高很多。

以上,提供您參考~

3人拍手

您好,謝謝您願意分享這段歷程!看得出來,您是一位對自己有明確觀察、也已經累積了豐富實務經驗的內容專業者。其實,您面臨的不是「能力不足」的問題,而是「市場怎麼看待您」與「您要如何重新定義自己」的挑戰。從社群編輯轉型,是許多在內容領域耕耘多年者的共同課題,尤其在台灣這個對社群職位定位還不夠成熟的職場環境中,「小編」這個角色很容易被低估,彷彿只是寫文案、發貼文的人,而忽略了背後的邏輯思考、品牌語感與用戶洞察。

從您提到的經歷來看,您其實已經具備非常完整的內容企劃能力。只是目前的履歷與作品集,或許還沒有有效地幫助您脫離「社群執行者」的標籤,讓人第一眼仍會將您歸類為「熟悉貼文操作的小編」。這並不代表您沒有價值,而是現在市場還沒有看到您如何透過內容創造品牌成果與用戶價值。

我會建議您,不妨先從回顧與重寫履歷開始。將您的貢獻從「我做了哪些貼文」轉換為「我如何定義問題、整合資源、設計策略,最終帶來什麼結果」。例如,您是否曾成功提升社群互動率、協助品牌重新定位語調、或整合行銷活動達成某項業績目標?這些具體成果與邏輯脈絡,會幫助您從「執行者」的框架中走出來,展現出作為內容策略人或整合企劃人的潛力。

此外,也建議您在作品集中納入較具整體視野的內容,例如完整 campaign 規劃、品牌定位報告、與不同部門協作的紀錄與反思。這不僅強化您「非單點輸出者」的角色定位,也讓面試官能具體感受到您思考問題的廣度與深度。

我理解,當您已經工作多年,卻總被問「是否願意回去做社群」,這樣的挫折感會非常強烈。但這也意味著,您已經準備好進入職涯的下一個階段了。而這個轉型的過程,雖然需要花時間與心力重新包裝自己,但它絕對不是從頭開始,而是用新的方式讓別人看懂您原本就擁有的價值。

請相信,您不必永遠是「小編」,也不該被職稱限制住您的專業與可能性。

1人拍手

1 你有豐富社群與媒體經驗,35+歲想轉職內容企劃或行銷,卻屢屢被定型為「只能做社群」。
2 要跳脫小編框架,第一步是改寫履歷焦點,凸顯企劃能力。
3 履歷開頭職稱務必避免「社群」,改用「內容企劃」、「數位行銷人員」。
4 作品集要針對投遞職缺量身打造,精選與該職務最相關的內容。
5 面試時別消極否定社群經歷,要主動引導對方看到你企劃背後的邏輯與策略力。
6 不要一味強調執行力,要強調你能「發想」、「整合」、「規劃」內容方向。
7 提升數據分析、簡報邏輯、簡單視覺排版能力,有助打破小編形象。
8 投遞時選擇規模小、願意給跨職機會的公司,比大公司更容易轉型。
9 可主動與HR溝通轉職動機,明確表達你要的是內容主導權,而非執行社群。
10 也可考慮先從行銷助理或內容實習職起跳,累積轉型履歷。
11 不適合的公司不等於你不行,是市場還沒遇到對的人。小編就永遠只能是小編?無法轉職嗎,當然可以轉換跑道。
12 祝福你。

近 2000 位各行各業的 Giver 解答

還可以一起加入討論唷!

還沒有 104 帳號嗎? 現在去註冊

1人拍手
問題沒被解決嗎?邀請GIVER來回答!
找不到想看的內容嗎?

大家都在搜

發問
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