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Img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36-40歲

十年換過多次工作後,還有職涯發展?

老師妳好,
覺得手中就業籌碼愈來愈少,希望能請您解惑。
台灣讀法律系,英國文科碩士,一直嚮往媒體及國際相關工作,曾從事電視台、新媒體採編企劃,雖然喜歡媒體但是媒體跟公關類的工作通常只能撐半年,換過五個;而在十年的工作中,其中有兩份工作各做了兩年半左右,屬於研究類、以及工作步調較緩和的非營利組織。整體自我分析後,發現在步調節奏快的工作環境,容易焦慮且分心,同時會花過多時間在擔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在環境及事務單純的工作,的確可以做比較久,但是會跟自我期許以及認同感有落差,故已經離職約一年時間。

原本離職是希望可以從事國際交流或旅遊編輯,離職後剛好碰上疫情,這類的工作均無釋放職缺,對媒體的興趣也轉往身心靈領域,多頭馬車拉扯,覺得自己的履歷實在難有說服力,也希望還有認真審視及規劃職涯的可能,想請教專家您的建議,感謝回覆。

回答 2觀看 2407
回答 2

Hi 朋友您好
謝謝您指定回答,開啟交流的美好緣分,更謝謝您清晰的自我觀察,可從其中獲得許多資訊。您現在當然還有職涯規劃的可能,更建議您儘快開始。先就過去歸納解析,如讓您對未來有新的想法可以再討論,謝謝!

一、喜歡時事新知型的工作,但媒體公關業的快步調不適合本性。能擔任研究與非營利工作,但不符合自我期許。
《解析》職業、行業、公司組成了工作環境,這亦是選擇工作的順序。工作必須先符合自己調性(ex.活潑、急性子、慢郎中、完美主義…),這是個體會的過程,而您已找到答案。

二、鍾情媒體公關業而未深植(劣勢)但已瞭解業態運作模式(優勢)。
《解析》工作3~5年後會明白自己的調性,『要自己讓自己適才適所!』
時事新知型的工作並不只在媒體公關業,若您能選擇「專門領域的時事新知」更可深化專業與選擇適合自己的任職模式,比如藝術界的交流策展、音樂界的公關行銷。

應瞭解就業環境再“移動”,方向如下~
1. 一個行業包含許多職業 = 在相同行業移動到適合自己調性的職業。
2. 不同行業有相同的職業 = 以相同職業移動到步調較慢的行業。

三、想從事國際交流或旅遊編輯,因疫情無法執行。現在興趣為身心靈領域。36歲以上,離職約一年,想重審職涯。
《解析》疫情之憾者的確不適合投入,而因過去不夠滿意和待業壓力,此時對身心靈有興趣是自然的,但亦可能是緩解+移情作用,短期亦不適合當成職業。客觀您雖已瞭解自己調性,但還未完全整合自己與工作。

《建議》
一、36歲以上重規劃職涯,最穩的方式是自過去經驗延伸(第二點解析的移動邏輯適用所有工作的選擇)。多方拉扯時,用刪去法。不能立業的都不考慮或暫不考慮。

二、分析步驟:
1. 分析自己,找到適合的職業
2. 分析行業,找到適合的步調和發展性
3. 分析公司,找到適合的組織和工作內容

正確的分析可以安定發展三年(+每年檢討微調)並形成正向循環。若無法保固三年,通常是分析錯誤。分析需全面而細緻的討論,更需要時間轉化思維,在此先提供以上回覆,希望略有助益,祝福您!

2人拍手

1. 喜歡媒體但是媒體跟公關類的工作通常只能撐半年,在步調節奏快的工作環境,容易焦慮且分心。在環境及事務單純的工作,的確可以做比較久,但是會跟自我期許以及認同感有落差。
2. 30而立40而不惑,快進入不惑之年對節奏快的工作,產生焦慮並在意評價,對事務單純的工作產生認同感落差,快也不適應慢也不認同,節奏快慢都為難。
3. 也許要回到工作的基本目的,工作是為了獲取報酬,工作是為了獲取成就感。節奏快的工作相對報酬較高壓力較大,造成同事間競爭激烈,不落人後好勝心油然而生,在意評價容易焦慮就會產生。在環境及事務單純的工作,報酬不高成就感相對較低,與自己的期望會有落差,最終還是選擇離職。
4. 其實您的專長在身,工作熱忱仍在,手中就業籌碼並沒有愈來愈少,只是再度進入職場,您要選擇媒體採編企劃,還是非營利組織,在心態上要先自我妥協自我説服自我確認,下定決心此一就職就是我一生的職志,工作至少十年決不三心兩意,半年又要找工作。
5. 祝福您。

1人拍手
1人肯定
問題沒被解決嗎?邀請GIVER來回答!
找不到想看的內容嗎?

大家都在搜

發問
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