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Img

匿名2024/9/8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26-30歲

企業錄取流程所需工作天數?

我在8/14面試一間心儀的公司
面試過程和主管聊的不錯
面試當下有收到主管的口頭offer 
也有詢問打概多久能收到通知
主管回覆大概會在一週內
8/20仍未有消息
於是在104詢問人資是否有錄取
後來接到人資的電話
內容大約是有錄取目前準備送簽呈給上面主管
最快會在下週一(8/26)寄通知
一直到8/28也未收到該公司的通知
於是撥打電話去詢問
得到的回覆是目前還在跑錄取流程
無法給我確切的時間
9/6再次詢問錄取流程的進度
人資的回復還是在跑流程

所以想詢問一般錄取流程是否會需要這麼長時間?
或是只是人資想要拖延的藉口?

回答 8觀看 3034
回答 8

就業用人甄選沒有所需的天數,只有變數。公司要徵人,一種是創作性職務,有事要求人才,好彌補團隊技術、藝術才華和創作人手的不足。 第二種是業務考量,需要用口才爭取業績,開發市場,底薪低、獎金高。你敢做,他們就敢用。第三種是普通行政職務,只論品行容貌、口才可以,工作安份服從,一般人都適任。不是非你不可。而且等待的合格者不只一人,就會拖延。再問也沒用。
這麼拖拉的現象,很可能是負責承辦、與你聯繫的人,權限層級不高。或者有難言之隱,不想明說。這樣的職務如果只談一次後就擺著不進展。自己就可先把他放一邊就好,儘工管另找其他作。如果是找你多談幾次,都不決定,反而有誠意,不妨冷靜等待,而且每次再談時,要表達你其他的優點和誠懇的意願。
我退伍後應徵過過第一種,是傳播業的大公司。報名者30多人。初次面試後,每周通知我去一次,都不能決定。每次考的題目、中外籍考官都不一樣。因為我填的設計繪畫、編導、攝影、外語、配音..後製手法等等...項目太多,而他們在業界是老大。主管都是中外籍專家,不相信有個年輕人能做這麼多事。一個半月內前後去考我六次。每次考官不同,考完都叫我回去等通知。

事後發現後幾次考官職務都不同。但都是只考我ㄧ人,有的用英語考、有的用國、台語。有的給我紙筆,自訂題目畫出連環圖,另一次交給我從一部從未見過的外國攝影機和助理,叫我到街上,自己拍出有用的影片回來,再剪接好、交出影片。好像專程要找我的麻煩。

到最後又找我去面談時,才問我說這待遇行不行。我就說希望提高些。結果是破例任用。連續六年間比同樣職務的同仁的薪水高三分之一。開啟了我在業界很多創作成功和得獎的機會。後來想想,這幾位中外主管,都是專業人才。這拖延是真正要找到好夥伴的態度。值得敬佩。

如果是老闆自己外行,就難以有很專業的考試,隨便考隨便答應、待遇由他訂,他也不懂專業的價值。外行管內行,作不好怪你、也不會教你。你有專業技術將來也是受氣。很快就離職。交通公司找駕駛、機械公司找電工,餐廳找廚師,溝通就很清楚。其他很會賺錢的行業,薪水不是問題,不找專業公司,就想自聘專業的創作型人員,這人才就很不愉快。像:當鋪找美工、二手汽車行找影片編導、魚火鍋、肉品店聘請影片攝影師、設計師,就難以留人。

比較不好搞的"專業技職型"中小企業老闆,是需用專業人才、又容易自負的一種。自己有專長,有作品,覺得來應徵的人都是沒工作、要求一碗飯吃,他自己是專業,只因人手不足,想找助理,卻唯恐你才能高過於他,這時你的技藝能力說得越多,表現越是鋒芒,他越自卑,不想讓你他更專業,以免不好領導。所以猶豫不決。例如: 自營的婚紗攝影公司、音樂公司、AI文創公司等。

近來新興的AI技術,好像會寫咒語就能做出需要的影像。有一家北部的公司,有產品,要聘用設計師來用AI咒語做產品廣告,招募三個月都找不到人。其實他不知道,AI是"隨機生圖",跟廣告"有目的有內涵的設計"是兩回事。外行人不會為AI改圖修補,就考不上,內行人可以直接設計,就不必自己找麻煩。網路上說很多人用AI來出繪本,只能給小孩看而已。情境是孩子想像出來的。

一般人在應徵工作前,不會先分析、打聽、了解對方公司的細節和業績,只在面試時應對回答問題、說自己優點,沒有表現對該公司的暸解,和自己建設性的意見、如何可以幫上公司發展,就不會留下印象。

如果對方叫你再等通知,你就要找機會說出你對公司和對他個人有利的新想法,告訴他說:"不妨讓我試試看,對公司一定有幫助,上不上班沒關係"。"如果急徵人,我可先來臨時幫忙.." 就知道這承辦人有沒有實權? 公司有沒有誠意? 像多老外會跟公司說;"TRY ME."

其實你應徵合格,他們不拒絕也未回覆要不要去上班。主權就在你手上。不用說破,先找別的,不成之前,等他就是了。真要再談時,你就有談條件的機會。找到知音又善待你的團隊,比較值得。

1人拍手

恭喜您得到理想的工作機會
一般來說
得到口頭告知錄取
基本已經作數
鮮少有公司會在口頭錄取之後
又改口不予錄取

有可能是在核薪階段有一些流程上的耽誤
另外
大型傳產與政府法人單位的錄取通知
作業流程可能比較冗長

建議可以耐心等待
再次恭喜您得到理想的工作

在台灣,企業的錄取流程時間長短會因公司規模、產業類別以及內部流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來說,從面試到正式收到錄取通知的時間可能會從一週到數週不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響錄取流程時間的因素:

1. 內部審批流程:有些公司可能需要多層級的審批,尤其是在大企業或跨國公司中,這可能會延長錄取的時間。

2. 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負荷:如果人資部門正處於繁忙時期,例如大量招募或年度評估階段,可能會導致處理時間延長。

3. 背景調查:某些公司可能會進行背景調查或資格驗證,這需要額外的時間。

4. 簽呈流程:如你所提到的,有時候錄取決定需要經過高層的簽呈,這也會影響通知的時間。

如果你對目前的進度感到不安,可以考慮以下做法:
- 保持禮貌的持續跟進:每隔一段時間,禮貌地詢問進度,表達你對該職位的興趣。
- 詢問具體時間表:嘗試詢問是否有更具體的時間表或預計完成的日期。
- 考慮其他選擇:在等待的同時,也可以繼續尋找其他機會,以免錯失其他可能的選擇。

希望這些資訊對你有幫助。

近 2000 位各行各業的 Giver 解答

還可以一起加入討論唷!

還沒有 104 帳號嗎? 現在去註冊

問題沒被解決嗎?邀請GIVER來回答!
找不到想看的內容嗎?

大家都在搜

發問
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