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21-25歲
想踏入戲劇剪輯好難⋯
目前在剪輯YT影片為主的公司裡,主題偏向訪問和記實,目標是想要進入剪輯電影、微電影和MV的產業
卻發現這個產業沒有什麼徵人消息,在想是不是已飽和?
希望這邊有熟悉此生態的前輩,能分享戲劇產業目前的後製人員數量狀況
你現在說到的,是真實的業界情況。我們這個行業,在台灣,很奇妙,跟現在新聞裡邊到處喊缺工的情況不一樣,其實是不缺工的。確實的從業人員數字,如果講出來,你可能也會嚇一跳。人數少到算是菁英中的菁英。不過說實在,這數字也牽扯到定義上的問題。
其實我們影像工作,如果要以流通的平台來說,現實上是電影、電視、網路平台。如果以內容物的表現手法來說,大致有分戲劇、綜藝、新聞、廣告。畢竟網路成為主流這件事情,到現在還沒確定,我們也不知道這段曖昧期間還有多久,但是如果從品質上來說,「電影」目前還是高高在上,也是所有從業人員追求的方向,「網路平台」還是基層人員最常、最容易進入的平台。畢竟一台手機你就可以開直播了。
如果在這些共識下來定義,其實電影從業人員在台灣,沒有超過兩千人上、下;電視應該會比電影多一些,但是也不要想像它會超過萬人;如果OTT平台的節目供應商算進電影或是電視中,那網路平台我只能說不可計數。所以如果可以計算從業人員的電影、電視相關工作人員來預估,以總計一萬人到三萬人來算的話,可以從事後製的人員數當然會更少。我認為應該是在三千左右。好,我要再三強調這是估計值,很不負責任的、很不精確的計算。其實這種事情,甚至不是文化部該做,而根本是經濟部該做的事情。
那在前面定義中的三千人口中,他們做的業務是哪些?我覺得這很重要,其實這也屬於定義中的一部分。他們應該會進行,可以公開認證軟體所進行的初剪、調光、調色、動畫、特效、大型檔案套片、音效、配樂、成片輸出成各種檔案(包含正片)等等。其實我已經省略了底片形式的沖印這些技術人員。但是他們仍然存在,只是數量更少。
如果在這些基礎上,回頭來看看你的提問,我們應該得出一些結果。不過我們總是不會限制藝術家出現的方式跟地方,所以我還是鼓勵有興趣、有志向的人繼續努力。我們這份工作一方面是知識分子的工作,一方面也是藝術家的工作。在技能上面,你想要進入比較有「戲劇」相關工作的產業,一如前面所提,你有沒有這些基礎的能力?網路上會的,不保證在這些平台或是內容製作物上可以運用得到;電影(或是電視廣播級的)剪接工具(程式)或是影像組成方式、電影語言等等,你有純熟嗎?你想要進入的部門是什麼?你瞭解「戲劇表演」或是「表現藝術」是什麼嗎?另外,你有作品集嗎?可以讓別人知道你勝任哪個部門嗎?那沒有作品集,是不是自己要進行創作?這些都是對自己職涯規劃很重要的思考。
坦白說從人數上來看,確實是飽和,但是我們永遠不排斥有新血進入我們這個領域。但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你自己的工作、你如何進行創作,我們可能要檢視的是這些,然後才有後續接納的可能。
每個產業都有其生態系(人脈圈),然後每個人脈圈的重疊性其實並沒有那麼高,尤其是YouTube圈與影視創作圈更是非常明顯的兩個生態。
所以如果你想進劇戲剪輯那麼兩步驟:
第一.你就要先進入劇戲人脈圈。
第二.你要有作品
幾個行動方案建議:
1.加入微電影/影視相關社群,fb有不少,請搜尋.
2.參加創作與劇戲相關學習,例如高鳴晟的剪輯課、王瑋影視劇本創作坊等,因為一般劇戲剪輯不會用剪YT的人,所以請重新學習.然後你的未來好朋友可能就來自同學。
3.最後,請參加創作圈,累績劇情類的剪輯經驗.
4.可以多參加短片比賽,可以自主發起組隊,找跟你一樣的人一起前進!
祝 逐夢踏實!
多參加公辦民辦的影片比賽,
初期就算沒得獎,
說明會和頒獎典禮也要去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