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46-50歲
很多公司的決策都不尊重專業
很多公司老闆在作決策時,會請員工收集資料後,給老闆來決策,但最後老闆決策是非常爛,對沒錯,老闆自己要承擔一切,但該決策是讓老闆花大錢的,未來可能裁員很大,請問你們有何想法?!

您好
看完你的敘述 ,很能感同身受 ,但是實務上也有 ,一直不看好公司 ,覺得公司營收平平 ,產品也不是很好 ,未來...,但到現在 ,過了20年了 ,那家公司依然健在 ,還準備上興櫃了??? ,也有的跟老闆談不攏 ,把一些人都一起帶走了 ,但那家公司依然沒有倒??? ,也有的完全不看好二代接班 ,二代只是有外國學歷卻對公司的產業格格不入 ,對這些老臣也沒好臉色相待 ,認為一定接不起來 ,但現在公司還是經營得不錯???...,個人認為 ,每個產業都有高潮也會有低潮 ,每個朝代也一樣 ,我們做事 ,就是盡到自己的責任就好 ,該說的說 ,該做的做 ,就算老闆最後不採納 ,那我們的責任就已經盡到了 ,如果公司真的走下坡 ,開始沒有營收 ,開始縮編 ,那自己就要提早打算 ,沒有人希望做到公司倒 ,但畢竟公司不是自己的 ,公司不會因為你的建議就去開除一堆公司主管(開源節流) ,公司也不會因為一個主管的離開就停止運作(沒有什麼事是非他不可) ,因為你提供的資料也有限 ,如果就因此評斷誰對誰錯 ,也許太過武斷 ,但我認為你的出發點是好的(就如同我說的大家都希望公司好 ,沒有人希望公司倒) ,個人從業30年以來 ,到現在還是當一個忠臣 ,雖然忠言逆耳 ,也不討喜 ,升官發財更是沒有 ,也被排擠...,但這就是我自己選擇的 ,以下提供你相關資訊參考 ,以上希望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也希望你能不吝給予"拍手"或"肯定" ,祝福你.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64750405-5a69-4872-ab94-3da3acc36b92
身為一位在產業界打滾多年的職場工作者,我非常能理解您所描述的情況。這確實是許多企業常見的困境,讓我從我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
在我的職涯中,也曾遇過類似的情況。身為基層主管,我深知專業建議被忽視的無力感。不過,我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來思考:
首先,我們要了解企業主確實背負著極大的決策壓力。他們需要考量的層面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廣,包含財務、市場、人力等多個面向。
不過,我也認為專業意見被忽視確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這往往源自於溝通的落差,以及決策過程中的資訊不對稱。
以下是我的一些具體建議:
1. 在提供建議時,除了技術面的考量,也要加入商業分析的角度。這樣能讓決策者更容易理解專業建議的價值。
2. 建立更完善的溝通管道,讓專業意見能更有效地向上傳達。可以透過定期會議或報告的方式。
3. 適時記錄所有的專業建議和可能的風險評估。這不僅是保護自己,也是對公司負責的表現。
4. 培養跨領域的知識,特別是基本的財務和管理概念,這樣能更好地理解決策者的考量。
若真的發現公司的決策方向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建議您:
1. 保持專業紀錄和文件,這些都是您盡職的證明。
2. 評估自己的職涯發展,必要時及早做好準備。
3. 關注市場動向,隨時掌握產業發展趨勢。
4. 持續充實自己的專業能力,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
記住,在台灣,勞動基準法有明確規定關於資遣費的相關權益,建議您也可以先了解相關規定,以保障自身權益。
最重要的是,保持正向的心態。每個危機都是轉機,或許這也是一個讓我們重新審視職涯發展的機會。
以上的回應內容是我運用生成式AI獲取資訊並協助撰寫的,最後結合了我的個人經驗和見解進行了調整。
1 問題概要
老闆決策不尊重專業,導致錯誤決策花大錢,可能引發裁員,詢問看法。
2 老闆權威至上
許多企業文化以老闆意志為主,專業建議只是參考,決策品質參差不齊。
3 資訊收集只是形式
有些老闆要求資料,但實際上早有定見,導致決策缺乏專業依據。
4 錯誤決策的代價
錯誤決策燒錢,最終成本往往由基層員工承擔,如裁員、降薪、加班。
5 企業文化問題
若公司缺乏專業尊重,長期將導致優秀人才流失,企業競爭力下降。
6 老闆承擔的現實
雖然老闆最終負責,但企業若經營不善,受害最深的往往是員工。
7 組織決策機制
專業團隊應有一定決策權,避免所有決策皆由不懂行業的老闆拍板。
8 員工影響有限
身為員工,能做的只有提供專業建議,但老闆若執意,改變空間有限。
9 應對策略
若企業決策混亂,應開始評估自身發展,必要時尋找更穩定的環境。
10 職涯發展考量
長期來看,尊重專業的公司較能發展,應考慮是否值得繼續待下去。
11 市場趨勢變化
未來企業若不調整決策方式,將逐漸被市場淘汰,留下的都是聽話員工。很多公司的決策都不尊重專業,老闆懂一些但非全懂,可是公司是各領域全部,若老闆固執,就會發生決策不尊重專業,所以選老闆很重要。
12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