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2021/4/1
-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31-35歲
憂鬱症跟人群恐慌影響到工作人際關係
我之前因為工作的問題罹患憂鬱症,也會人群恐慌,看醫生修養半年,最近開始上班,但人群恐慌症跟憂鬱症的情形還是在,不敢跟新同事說話,盡量避免跟同事接觸,但但這樣無法融入大家,上班時間感到痛苦,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您好
看著妳的敘述,我好像回到十幾年前。
我年輕的時候,十分要強的個性讓我對每件事的要求都很..."機車"(我兒子說的),我又是個急性子的人,想要的東西習慣現在就要,大多數的人事物達不到我的標準,所以大部分的事情我都自己來,自己想自己決定,一個人承包了職場上一大堆人要一起完成的事情。然後我就升職了。
可是我的個性沒有改變,觀念沒有改變,做法沒有改變,所以我的下屬無法達成我過於機車的指令,讓我的工作充滿挫折。
自己因為不知道如何面對壓力而產生焦慮症,因為不知道面對情緒障礙而讓自己越過越糟,一直到有個好朋友跟我說了個大將軍成功的故事。
大將軍是怎麼成功的,我其實記不起來了, 但卻一直記得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參加比賽要是不想拿冠軍,那就沒有參加比賽的意義了。但人生最重要的卻不是拿到冠軍, 而是邁向成功的過程。 ”
給自己一個目標,向著這個目標努力,失敗一次,兩次甚至更多次,但只要我努力總有一次會成功。這個朝向成功過程的感悟比成功更珍貴。
既然過程的感悟比結果珍貴,我開始學習與焦慮和平共處。我一樣需要定期回診定期服藥,一樣在稼動率與良率、效率之間焦慮著,但學習一邊焦慮一邊告訴自己這是過程,還沒到結果,不要著急。
我每天每天都會無數次鼓勵自己不著急, 一直到現在。我和焦慮症仍然和平相處著。
情緒障礙是挫折感受的結晶,也是心病的起源。挫折感的來源通常是我們對事情的期待和現實落差太大而產生。調整這個落差可以有效改善內心的挫折感喔。
另外,我還會建議妳多出去走走。明媚的陽光、微溫的風、充滿生命力的野花,活了幾百年的大樹...。這個世界的各式各樣的事情,都有各式各樣的存在目的,如果說科技是為了讓人類的生活得到質的躍進,那麼大自然的存在就是為了撫慰躍進中的人們不安穩的心靈。
一時間無法對人打開心胸,就對大自然打開心胸,或是對寵物多一些寄託吧。找一個一覺得安心、安穩、安全的方式,把心放下來。心安之所在,人之所存,情之所寄。
有了安全之所,在慢慢去探索、找尋下一個安全之所,這個世界充滿溫暖,充滿像妳我一樣有所求卻又害怕的人。別怕,妳至少不是孤單一人喔。
朋友,你好:
由於不了解您的病史與治療過程,不知除了用藥休養半年之外,是否有進行心理諮商與治療,若有的話,在面對壓力情境下,試著將調整後的認知想法,在目前的職場上進行試驗,並記錄下可能的情緒、想法、身體感受,將面臨到的問題與您的心理師討論;若之前只是接受藥物治療,但尚未有心理諮商與治療協助的話,會建議透過私人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所尋求專業協助,讓您在身心狀況穩定下,學習調整面對壓力的自我覺察與認知模式處理,比較能有效改善面對工作情境的壓力。一般而言就診的選擇以住家附近或上班地點必經之處為佳,不須捨近求遠,以便利看診為主要目標。
職場充滿許多可能的壓力情境,且運作方式以問題解決導向做為評價人事物的目標,這與情緒或心理調整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由其在憂鬱情境下的人們,在評價中(可能是自我評價,或覺知同事、主管評價)想要努力去縮減這些可能的差距,有時反而引起情緒的反撲,例如:為何今天情緒沒有昨天好,為何我都做不到…,越想解決就可能引發過往負向情緒一幕一幕的接續而來,也容易讓憂鬱症復發,職場情境不僅對曾有精神疾患的我們是有壓力的,連一般上班族也都經常因為不同的壓力而導致精神耗弱,但只要採取適當的治療方式就可以有效因應,所以在身心復健期間,除了不隨意停藥外,建議進行心理治療與諮商,讓我們在面對壓力情境時,可以有效覺察自己的狀態,做出適當的因應,避免陷入情緒與想法以及社會評價、比較的漩渦。以上建議提供參考。
祝福您~
嗨~與你分享我之前寫過的相關文章,希望你能了解無法融入不是你的錯,也許是你的慣性或是你的病還需要時間去醫治: 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7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