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未填年齡範圍
換了幾份平面設計工作,最近第一次被資遣不知道要繼續走下去?
換了大概4.5份工作,每份工作都是我主動裸職,因20幾歲想說再慢慢找工作,卻不知道這樣漸漸的每份工作都有空窗期。目前30初頭,去年換了跟以往不同性質的產業做平面設計,雖然薪水有提高,但面對主管卻不知道要怎麼相處,最後被資遣,資遣上的寫上第五點,能力上不足。最近的空窗狀態都提不起勁,甚至接案時,也自我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會做設計了。陸續都有投履歷,但幾乎都是已讀。目前有面試一間,雖然聊天過程很愉快,但還是發了感謝函,上面寫的原因公司規劃目前沒有合適的舞台。目前是對自己失落感極大,待業快4個月,因資遣想說領失業補助,心情一直很低落,不知道要不要轉行。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
您好,
找工作除了薪資福利等因素,意願興趣及專業吻合才能長久支撐您在這份工作的投入,還有與主管與同事的互動,也是一項相對重要的關鍵因素。
畢竟,工作需要長時間經營,要考慮的重點在於:它可以讓我樂在其中,至少不會過度厭倦;以及職場氛圍即使不是那麼快樂,至少要能接受。
設計看似應用軟硬體可以操控自如即可,事實上,還需要有構圖美學的概念,以及持續吸收新知的認知。因為,呈現的頁面,要能貼近消費者(顧客)的觀感與吸睛,才能彰顯設計的水平。
您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換了好幾份工作,自己裸辭的原因是什麼?與自己預期的落差是什麼,所以導致您不想幹了? 不能周而復始,所以下次在去面試時要先釐清是否可能有相同情況,避免又再次陷入相同的輪迴之中。
設計工作者的作品集就宛如您的代言人或通關證明,如果要繼續從事這份工作,可以參加一些研討會或欣賞同業的作品,和自己有怎樣不同的特色,從中探索出改進提升的模式。
30初頭,不算很年輕了,必須要及早確定未來發展的路徑,也許和朋友或以前的同事,談談他們對於您的評價,不只作品,也在人格特質等面向,設法找出自己的優點,特別是要改進的「缺點」所在。
要轉行與否,或許可參考「104職業適性測驗」,當然,納入自己興趣及同儕評價做做綜合評估,可以更具客觀性。
~以上提供參考~
Hi你好
從你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你目前對於職業方向的迷茫和低落的情緒,但能明白這是人生中很常見的一個階段。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釐清思緒並重新找到前進的方向:
1. 重新審視自己的狀況
檢視過往經驗
雖然換了幾份工作且經歷資遣,但你累積了 平面設計技能 和 多產業經歷,這些是你的基礎優勢。
資遣的「能力不足」可能是某些專業技能未達公司需求,但這並不等於你不適合設計,而是需要針對不足部分進行強化。
接案的疲憊與自我懷疑
可能是因為你對自己設計方向或能力的期待過高,導致壓力過大。接案時,不妨先接觸小型、簡單的項目,逐步找回自信心。
空窗期的價值
空窗期可以成為探索與學習的時間,幫助你轉換心態和提升能力,而非僅看作失敗的延續。
2. 是否繼續平面設計?
持續深耕平面設計的條件
技能升級:檢視自己是否掌握了當前設計領域的新趨勢(如數位設計、UI/UX、動態設計)。如果還不熟悉,這是一個學習的契機。
專業定位:從以往的經歷中找出你喜歡的設計方向(如品牌設計、包裝設計、插畫等),避免過度分散。
人脈與資源:通過設計社群(如Behance、Dribbble)或參加設計比賽擴展人脈,讓你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
考慮轉行的可能性
如果你對設計的熱情已經明顯降低,可以嘗試轉向與設計相關但非核心的領域,例如:
行銷與企劃:結合你的設計背景進行市場推廣或品牌策劃。
專案管理:利用你的溝通與執行能力,管理設計項目或團隊。
電商或新媒體運營:設計經驗能幫助你在視覺內容製作上具有優勢。
3. 具體行動建議
短期目標:重拾信心
學習與提升:利用空窗期進修新技能,例如學習 Adobe XD、Figma,或提升設計思維與提案能力。
完成作品集更新:
精選最好的作品,展示你的能力與成就,弱化資遣的影響。
包括每個作品的背景與問題解決過程,讓面試官看到你的邏輯和創意。
接案減壓:挑選輕量型案子,給自己緩衝的空間,同時累積經驗。
中期目標:探索與轉換
試探新方向:
試著參加與設計相關但不同領域的短期工作、實習或志工活動,了解是否有新的興趣。
重建信任關係:
針對與主管或同事相處的挑戰,可以學習一些溝通與情商技巧,讓你更自信地應對職場人際問題。
長期目標:找到穩定的職涯方向
尋找適合的環境:選擇注重設計成長和支持文化的公司,而非只看薪水。
平衡熱情與現實:不要完全放棄設計,但可以嘗試多元角色,讓你的職業選擇更具彈性。
4. 面對失落感的心理建設
承認情緒:對於被資遣和待業的低落感受,不必否認,這是正常的。
制定小目標:每天完成一件小事(如更新作品集、學習新技能),逐步累積成就感。
尋求支持:與朋友、家人或專業人士談談,獲得鼓勵與建議。
最後,被資遣不代表你的能力不行,而是一個重新審視與調整的機會。先確認自己是否仍熱愛設計,若是,就聚焦提升技能與定位;若否,可以利用設計背景探索其他相關領域。給自己一點時間,穩定心情,逐步找回信心,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路!有需要協助的歡迎上來多跟Giver們聊聊喔!!
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