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36-40歲
待業三年的空窗期該如何在自傳/面試中說明?
1.我 今年34歲,目前待業中 .2018年初由於公司老闆歇業, 所以被資遣. 2018年連續參加兩場考試 ,沒有考上....2019年-2020年,因家人開刀 ,所以在家照顧家人(家人已痊癒). 2020年底碰上疫情,所以先做了一份短期工作 (兩個月), 2021年過年後,又做了一份短期工作(1年3個月) ,2022年年初工作到期後, 找工作到現在...這三年都因為疫情關係,所以只能先做短期工作度過....
兩個月前參加了一場考試,若有幸進入面試階段,是否該將2020年底的2個月工作經驗,寫進自傳裡?
看到很多建議都說低於半年的工作經驗,不宜寫進去 ,可是我若沒有寫的話...這樣變成空窗期更長了....
2.若被問到2018年後為何空窗兩年, 是否可據實以告表明是因為家人開刀呢?
3.我的年紀比其他求職者偏大,這兩年工作,發現職場上大多是20出頭的年輕人,工作經驗也沒有他人豐富,空窗期過長,該如何在自傳中表現出自己的優勢呢? 因我參加的考試所需專業,跟我之前的工作經歷,是完全無關的,但考試內容跟我學生時代所學相符,我也有取得相關證照.
謝謝!

成功是靠累積,不是奇蹟。每一次的失敗都是成長的養分。你累積了二年的考試經驗,幫助你這次的考試成功,這本是生命必經的歷程,本有可能挑戰更美好的前程,為了家人犧牲時間,延誤就業時間,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理由都很正當,要多點自信。
該讓面試主管知道的是,30歲進入職場,有比別人更大壓力,因此會更努力工作,未來會全力為公司打拼30年。
只要你願意,會比20歲的人,更投入,這才是關鍵。
你比別人擁有更穩定的情緒與深思的能力,有自信的整理自己履歷,還是非常堅強的履歷。
加油,有信心就能獲得肯定。
你好!
我能理解你的處境,但我認為,這段"空窗期"對你的職涯發展,其實仍有正向的作用,重點在於,你需要帶著自信去合理詮釋它。我這邊具體提供幾個觀點,讓你寫履歷的時候,把空窗期變成你的優勢:
1. 盤點你空窗期中所學到的技能和經驗:
空窗期可以是一個寶貴的學習和成長機會,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學習新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識,以便應對未來的工作挑戰。你的短期工作經驗,即使不足半年,仍可以在自傳中列出。請特別強調你在這期間,學到了什麼技能和經驗,以及你如何應用這些技能和經驗,來解決問題或取得成果。
2. 強調家庭因素是不得已,但你仍沒有放棄任何成長機會:
在自傳中,你可以簡要地提及家庭因素對你的職涯發展的影響。你可以強調在這段期間裡,你是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一方面照顧家人,一方面仍未放棄你個人的學習、成長、磨練、反思並重新定位自己的職業目標。利用這種方式,來展現你不屈不撓的意志。不過,這部分請勿過度發揮,你的用意是展現自己逆境求生的思維,而不是要賣慘。
3. 重新審視自己的優勢:
雖然你的年紀比一些求職者大,但不代表你沒競爭力。你可以在自傳中突出你的經驗、技能和成就,強調你對職場的熟悉程度和你持續多年的熱情。同時,你也可以提及你的證照和學歷,以證明你具備相關的專業能力和知識。此外,你可能會有更好的人際關係和溝通能力,這些都是年輕求職者一般不具備的優勢。
希望上述觀點能幫助你找回自信,也祝福你求職順利!
1.既然已經收到面試通知,不需要修改履歷跟自傳,如果是面試之前要繳交自傳,簡單寫就好,你現在這種情況,應該是考試的成績最關鍵,面試對談不要太出格就好
2.家人開刀照實說,尤其是在醫療相關產業,這種問題要的是合情合理合法並且合乎正常邏輯的誠實答案
3.幾個觀念誤區請參考:
a.通過考試,就是優勢,(比如學經歷再好,考試不過就不能取得資格,醫師、律師、公務員、大樓管理總幹事。。。)
b.需要專注、認真、踏實的職缺,32歲的比22的男性要有優勢因為32歲一般沒那麼愛玩,而且對社會現實認識夠多比較懂得把握工作,外帶大概都要負擔家庭與子女的經濟壓力,
c.疫情期間,一年三個月算不算短期?(正確答案通常是看你離職原因)
d.前一份工作的離職是因為計畫參加這個考試而辭職專心準備,加分還是扣分?(面試時回答的目標合理,對這個職務滿懷理想與熱情,並且有理據自信能考上,加分!一時頭腦發熱就跑來考,就試試能不能考上,因為起薪比前一份工作高,福利比較好等等,扣分!)
最後,提醒一下:
網路上或前輩們的一些經驗,通常是指正常狀況下,而
1.疫情三年是非常時期
2.你現在的面試,是通過考試篩選出來的機會
特例不適用通則,不要畫地自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