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工作經驗20歲(含)以下
來自大陸的北歐留學生畢業后是否可以來臺灣工作
大家好,我是一名來自大陸在芬蘭的留學生,目前在念高中,我沒有任何臺灣的直系親屬,我規劃將來在臺灣長久工作,我想瞭解我需要準備什麼,需要達到什麼條件,辦理什麼手續
此外,如果可以的話,我正在尋找臺灣有沒有需要掌握芬蘭語或瑞典語技能的工作,如果有,請多多評論,萬分感謝。

我是很真誠地跟你洽談這個部分因為我必須講你來自的國家有很多的東西是我真的很想學習的,所以如果你願意給我一點時間我也願意給你一點資訊的費用,我想了解這個你在這段時間你的心得是什麼?因為我我我必須講,我認為你帶的這個國家真的如果你真的有學到什麼對你的未來是無限的可能。
保持一顆平常心,台灣目前非常缺員工,因為早期台灣所謂的學長學弟制度,以及師傅徒弟制度,造成了技術及文化上都會缺少一部分(所謂的留一手),為什麼留一手,因為見不得後輩晚生比我更優秀的心態以及擔心自己除了這個技能被學走後,就被取代導致沒有工作收入來源,平常也很懶的利用工作8小時以外的時間,學習其他合法的賺錢方式,再來接著少子化斷層出現,加上技術傳承的不完整,你真的就準備好平常心,因為在台灣有非常優秀的勞健保制度,尤其是健保,看醫生看病都是台灣國家全力支持的,不會像是在美國手斷了打個石膏,就50萬新台幣的醫療費用,這也造成很多人常常有事沒事就跑醫院去看醫生看病,反正無聊想找點事情做又擔心自己身體出問題,導致真正需要看病治療的人光是等待掛號排隊就很久(這邊指的是大醫院)至於感冒發燒、鼻塞流鼻水、胃痛拉肚子、胸口悶熱、眼睛內有異物、牙痛這種找一般診所一樣有健保給付,而且還是大醫院的醫生出來自己開的,至於最近流行的醫美整型外科、中醫是沒有納入健保給付制度的喔,至於要什麼條件,需要準備什麼資料,這個可能要問台灣外交部移民署,這個有關於國家出入境以及工作居留證的問題,反正台灣人很熱情的啦,不會歧視任何國家的人,我們台灣現在很像小型的聯合國,什麼國家的人都有,都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生活,大家都是台灣人。
以下是台灣最新自114年元月起,將有7項勞動新制即將上路,分別說明如下:
由於字數限制2000字,以下是補充勞保新制最新消息。
自114年元月起,將有7項勞動新制即將上路,分別說明如下:
一、最低工資實施:保障勞工基本生活的「基本工資」,將由「最低工資」取代。自明(114)年起,每月最低工資為新臺幣(以下同)2萬8,590元,每小時最低工資為190元,預估約257萬名勞工受惠,這是自105年以來,連續第9年調漲。
二、修正「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配合每月最低工資之調整,修正「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將第1級之月投保薪資由2萬7,470元調整為2萬8,590元,以增加勞工請領勞工保險及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權益。
三、修正「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配合每月最低工資之調整,修正「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第24級月提繳工資/月提繳執行業務所得為2萬8,590元,預估約124萬名勞工受惠。
四、辦理勞保、就保、災保月投保薪資及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逕調作業:因應「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及「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修正施行,為簡政便民,減輕投保(提繳)單位作業負擔,並維護勞工權益,勞保局主動辦理勞保、就保、災保月投保薪資及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逕行調整作業。
五、產業人才投資方案調整最高補助額度:為協助在職勞工提升所需知識及職能,或是跨領域學習第二專長技能,勞動部推動產業人才投資方案,辦理多元化實務導向訓練課程,並補助參訓勞工80%或100%訓練費用,自明年1月1日起每人每3年累計訓練費用最高補助額度由7萬元提高為10萬元,以鼓勵在職勞工自主學習。
六、技能檢定學科試題加列外語輔助服務:為協助外籍人士取得就業所需技術士證,勞動部自民國108年起,陸續推動固定式起重機操作等32個職類技能檢定學科試題加列印尼語、越南語、泰國語及菲律賓(以英文)等四種語言外語輔助。自明年起再增加配電線路裝修丙級、配電電纜裝修丙級、中餐烹調-葷、素食乙丙級、西餐烹調乙丙級、輸電地下電纜裝修丙級、輸電架空線路裝修丙級及食物製備單一級等7職類。此外,適用對象除原有移工、新住民及來臺工作外國人外,明年再新增納入取得工作許可之外國留學生、僑生及其他華裔學生為得申請該服務之對象。
七、移工婦幼權益保障指引:考量移工在臺工作期間可能會面臨懷孕、生產及育嬰等需求,勞動部整合多方資源,並邀請衛生福利部、教育部、內政部移民署等相關單位,以及雇主、仲介和移工團體共同研討,規劃訂定「移工婦幼權益保障指引」。該項指引內容涵括懷孕前、懷孕期間、生產後與育嬰育兒四大階段,提供詳細的資訊與保障措施。且該指引有五國語言版本(包括中文、英文、泰文、越南文及印尼文),並附有懶人包和圖卡,方便移工、雇主、仲介及各地方政府參考與使用。後續會透過LINE@移點通、機場法令宣導、入國一站式講習、外國人勞動權益網、中外語廣播等多元宣傳管道進行推廣。移工若有任何需求,也可透過桃園、彰化及高雄外籍婦幼諮詢服務中心、1955勞工諮詢申訴專線及孕產婦關懷專線尋求幫助,隨時瞭解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