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31-35歲
中央大學在職專班 科系選擇
目前從事光學研磨的工作,但本身是文組學歷,想去中央大學在職專班進修補足理工科碩士學位,未來想轉職科技業或半導體工程師。
聽聞中央的光電系在職非常偏向學術理論,且未必適合自己轉職。故想來此請教業界人士,若指名中央大學的理工學系,是否有更適合的科系選讀呢?

1 你從事光學研磨,具文組背景,想轉職科技業,考慮中央大學在職理工碩士,但擔心光電系偏理論不利轉職。
2 光電系確實偏學術,理論重於實務,轉職難度較高。
3 若目標是進科技業,建議選擇工程應用導向的系所。
4 中央大學機械系在職碩士偏實務,對你轉職較有助益。
5 電機系亦屬熱門選項,課程含設計實作與系統應用。
6 材料系可考慮,與半導體封裝、研磨、蝕刻等相關。
7 系統工程或光機電整合課程亦符合你現職技能延伸。
8 可事先查詢各系課程地圖,評估實用性與可銜接性。
9 建議親自聯繫系辦詢問近年畢業生轉職情形。
10 評估學費、時間投入與未來轉職報酬是否成正比。
11 若補理工基礎吃力,可先自修微積分與電學等基礎。未來想轉職科技業或半導體工程師,可考慮材料系與半導體封裝、研磨、蝕刻等相關。
12 祝福你。
一、人資角度看您的背景與轉職目標
您有光學研磨的實務經驗,這是轉職科技業或半導體工程師的加分項。
雖然學歷是文組,但補上理工碩士學位是合理且可接受的轉型方式。
若研究主題能與半導體製程、光電製造、材料分析等相關,更有說服力。
🔍人資在意的點:
是否有補強理工背景(如電機、材料、機械等碩士)
是否有實務經驗或專題可連結應用
是否能清楚說明轉職動機與中長期規劃
二、中央大學在職專班選系建議
若您目標是轉職科技產業或半導體,以下科系比光電系更實用:
1.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課程與半導體材料、薄膜、封裝相關
出路:製程工程師、研發、可靠度工程師等
2. 電機工程學系
學電子電路、IC設計、半導體元件
出路:製程、測試、設備工程師
需補數理基礎,起步較高
3. 機械工程學系
涉及製造、自動化、設備操作維修
出路:設備工程師、製造技術員等
4. 資訊工程/資安系(選擇性)
若對寫程式、資料分析有興趣,可當作轉職起點
未來可走:自動化、數據或軟體工程領域
三、選系時可評估的重點
面向 重點問題
🎯 目標對齊 畢業生是否多數進科技/半導體公司?
🧰 課程實用性 是否包含實務內容:製程、光電材料、封裝等?
👨🏫 師資資源 是否有業界背景的老師?有產學合作或實習機會?
📈 轉職幫助 校友圈是否在科技產業?教授願不願推薦?
總結(中央大學內部選系順序建議)
材料系 > 機械系 / 電機系 > 光電系
(光電系偏學術理論,較不利於轉職)
同時也可以看看其他學校在職碩士,例如:
清大工程系統、交大光電、成大材料或電機系,這些系與業界連結更緊密。
建議:可直接聯繫各系所老師或畢業生,問清楚課程內容與出路。
以上給您參考
幫你查了一下中央光電系/所的必修科目,可以先上網去看看這些課程大綱和內容,
評估自己是否可以上完這些基礎必修課程,是否適合唸看完答案就出來了。
🎓 研究所(碩士/博士班)必修課程
依官方資料,所有研究生(碩、博)必須修習以下四門核心課程,且需完成兩門零學分書報討論課程:
OS6003 傅氏光學
OS6015 幾何光學
OS7149 晶體光學
OS7051 光學實驗
OS6001 書報討論 I(0 學分)
OS6040 書報討論 II(0 學分)
📘 碩博士共修核心課程選修(需擇修)
研究所學生還需從核心領域選擇修習 2 門課程,常見包括:
幾何光學
傅氏光學
晶體光學
光學實驗
(依上述六門中選出必需完成程序)
🎓 博士班額外必修
博士班學生除了上述課程外,還需額外修習:
雷射物理(Laser Physics)
干涉與衍射(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輻射與偵測學(Radiometry and Detection)
🛠️ 大學部必修科目
學士課程的系訂必修課大約 93–95 學分,核心理論與實驗課包括:
微積分、普通與波動物理、普通化學
工程數學、電磁學、基礎電學
電子學實驗、光學實驗、光電實驗
光電科技概論、光學系統、光電半導體物理、近代物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