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Img
使用者大頭照
汪佩蓉 Patricia
樹花園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行銷經理 l 104Giver 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73號 | PMP X CDA X MBA

*104Giver 職涯引導師
*PMP 國際專案管理師
*NCDA CDA 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
*擺渡人生設計 特約職涯諮詢師
*CCAP 職涯錨定解測師認證
*有近20年上市櫃電子製造業專案管理與外銷業務實戰經驗
*整合 理科 X 企業經營 X 人力資源 的π型人
*紫微牌卡占卜師 (進修中)
*專長:跨領域轉職/職涯諮詢/專案管理 /國際貿易/經營管理 /English Counseling

  1. 184拍手
  2. 40受邀回答
  3. 42粉絲
  1. 拍手184
  2. 受邀回答40
  3. 粉絲42
關注
邀請回答

*104Giver 職涯引導師
*PMP 國際專案管理師
*NCDA C⋯更多

擅長能力

  • 專案管理
  • 就學科系探索
  • 職涯諮詢
  • 中高齡轉職
  • 二度就業
  • 婦女就業

擅長能力

  • 專案管理
  • 就學科系探索
  • 職涯諮詢
  • 中高齡轉職
  • 二度就業
  • 婦女就業

汪佩蓉 Patricia

  1. 回答116
  2. 發問0
  3. 關注14
  4. 粉絲42
  5. 肯定35
汪佩蓉 Patricia
樹花園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行銷經理 l 104Giver 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73號 | PMP X CDA X MBA
您好,感謝指定回答。 1) 先跟您確認一下, 是否已收到公司要資遣您的消息了嗎? 是否有白紙黑字可以留下證據,是公司資遣您,而非您個人意願離職? 如果如此,您要離開公司的原因是因為公司要資遣您, 因為公司要資遣了,您開始找工作,找到新工作需要提前離開。這件事也不會改變您離職原公司的原因是被資遣。 只要最初的離職原因是由公司提出資遣,這仍然屬於非自願離職,資遣費還是有的。 但是,資遣費的計算會依據您實際離職日期來核算。 2) 對於資遣預告期間提前離職的情況,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這屬於勞資雙方協商的範疇。 * 最後,提醒您: 最好在正式提出提前離職申請前,先與原雇主達成共識,達成書面協議,以免造成後續爭議。 提前離職雖然可以,但建議您與新公司協調好入職時間,避免造成雙方困擾。 在離職前確認資遣費計算方式。 保留相關文件,以保障自身權益。 如果對相關規定仍有疑義,建議諮詢勞工局,以保障您的權益。 希望以上對您有幫助。 也祝福您職場順利。
汪佩蓉 Patricia
樹花園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行銷經理 l 104Giver 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73號 | PMP X CDA X MBA
您好, 您嘗試了,但發現不適合,這是個好消息啊! 重點是,您實際去行動了,而不是一位在腦子裡想來想去。 如果對某類工作沒有熱忱感,長期而言,是無法久任的,對您,對企業都不是好事。 您對自己有一些理解,例如,您就傾向自己獨自完成某件事情的工作。 (雖然就業市場主流是以團隊合作為好,但如果您有其他特質,例如,研究專精、或細心謹慎、或自主負責等,那麼,自己獨力完成工作,也不一定硬要逼自己去從事一堆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如樓上幾位前輩提供的工具,您可以趁這個機會探索自己喜歡工作的類型,然後加上自己的學經歷、技能、認證,找到幾個可以嘗試的方向。 或者,歡迎利用履歷健檢與我聊聊。:)  https://resume-clinic.104.com.tw/check/2sB3dJzCp8
汪佩蓉 Patricia
樹花園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行銷經理 l 104Giver 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73號 | PMP X CDA X MBA
雖然聽起來好似已經請您做入職報到的文件準備,但沒收到offer (任用書)前,都不算數喔。 還在跑簽核流程,這是無法提供offer的原因。 可能您已獲親睞,但單純因為流程太冗長,簽核時間需較長,所以還沒簽完; 但也有可能是對方某位主管還沒確認要用您,因此遲遲無簽核。 建議您直接致電人資,態度婉轉地詢問狀況。並請對方先幫忙提供offer。 基本上,還沒收到offer前,我都不建議直接把自己的證件上繳,避免個資外洩喔。
汪佩蓉 Patricia
樹花園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行銷經理 l 104Giver 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73號 | PMP X CDA X MBA
您好, 即便是因為直接跟直屬主管有不愉快而提離職,還是建議盡量做到好聚好散。給對方留個底線,日後不一定在某個場合又會再見。 樓上的前輩們有提出一些自保的方案。 除了自保之外,反正都要離開了,就當給對方最後的溫柔, 盡可能態度好點,即便要忍耐,也只有最後倒數時間了。 好聚好散,山水有相逢阿~
汪佩蓉 Patricia
樹花園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行銷經理 l 104Giver 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73號 | PMP X CDA X MBA
您好, 您期望能進半導體或軟體之外商企業服務。 1.您之前工作經歷,大多在材料、射出塑膠、保健美妝品、農藥製造及美妝原料(都是在傳統產業)等。 與半導體產業差異較大。 不知您過去在軟體相關的工作經歷? 理科人要做軟體,相對容易理解程式語言,把科技、軟體開發語言用白話跟其他部門或業主溝通。 但您是否有一些軟體基礎呢? 要進入這兩個求職市場競爭較激烈的產業,您需要特別能讓該領域人資與企業認為能立即貢獻或有特別潛力機會,才可能獲得面試邀約。 2.感覺得出您對專案管理的確了解,所以才會詢問是否只能在同一產業才有機會? 專案管理需要有硬實力:"管理"相關的技能與工具,對該產業、產品(或服務)、技術、生態、市場、發展趨勢、品質系統...等等的知能。 還要有軟技能:人際溝通技巧與策略,重要人脈、領導團隊等等 一定要同樣的領域嗎? 也未必。 但若領域接近、有關聯,您跨度的這段工作時間,人脈、知識、經驗還是能夠累積。 不然,就等於從頭開始。 轉職去一個從頭累積的產業,困難,但我不會說絕無機會。 同時間,您需要展現其他多元能力(價值),也許會遇到需要該能力的求才方。 然而,在您目標的這兩個產業,以現實的就業市場資料來看,您可能會需要更長的找工作時間,特別是您目前的年齡與您相關的產業經歷較薄弱。 3.溝通是專案管理95%的工作,語言能力就是吃飯傢伙。多益大概在650上下,這個可能對外商而言,特別是獨當一面的PM,會嫌不夠。 但您可考慮看看,要不要尋找對英語要求相對較低的外商職位,特別是在您有相對較熟悉的產業,也或許是個切入點,應該會有機會。 4.目前也收到一些之前相關領域的工作邀約,但一直都不是符合您想要的工作內容,是您的履歷寫得不夠好嗎? (A) 您可以多多利用104履歷診療室,讓Giver們協助您修改履歷。 同時間,"不符合您想要的工作內容",就值得探究您要什麼? 他們是否真的無法提供您所想要的? 5.額外建議: 利用LinkedIn等專業社交平台,展示您的技能和經驗。 尋找mentor或加入相關的專業協會,獲得行業洞察和機會。 希望上述能對您有些幫助。 :)
汪佩蓉 Patricia
樹花園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行銷經理 l 104Giver 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73號 | PMP X CDA X MBA
您好, 聽了您的故事,覺得好心酸啊!~ 1.依《勞動基準法》第30條第5項及第6項規定,雇主應置備勞工出勤紀錄,並應逐日記載勞工出勤情形,並保存五年。 2.依《勞動基準法》第23條第1項規定,雇主應提供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明細,(也就是一般稱為,薪資單、薪資明細、薪水條等),目的是為了使勞雇雙方權利義務更加明確,並使勞工得以掌握關於工資的完整資訊。 很明顯這間餐廳已經經驗老到,上下班沒有打卡、沒有薪資紀錄 (直接給錢,沒有薪資袋)。 我猜想,您任職當時,對於沒有這些紀錄,也許也不以為意,只要薪水按當初說的發放就好。(一般小有規模的餐飲業還是會有簡單的打卡紀錄、薪水條喔。) 不知您是否有其他可能成為證據的? 例如: 對話記錄:如果你有與老闆娘的Line或簡訊記錄? 證人:如果有其他同事或顧客可以證明你曾在該餐廳工作,可以請他們作為證人。 監視器畫面:你提到監視器畫面,這也可以作為一個證據。如果可能的話,嘗試獲取這些監視器畫面。 其他證據:如工作服、工牌、任何與工作有關的文件或照片等,都可以作為輔助證據。 勞工局、勞保局要協助調解或仲裁,總是要有證據,換成我站在他們的立場,若沒有證據,我要如何知道您說的是否屬實? (也請您換個角度: 您不認識我,如果我跟您說我被霸凌了,要求您為我主持公道,您會單就我口頭說的,就來為我打抱不平嗎?) 如果有上述任一可以稍微做成證據,這樣您向勞工局申訴,才能促使他們進行下一步,因為有憑有據。 或者,您可以上網找尋有與您同樣在那間餐廳被這樣欺負的離職員工。我認為,那間餐廳做這樣違法的事不是一天兩天,會有跟您一樣的受害者。集合大家的力量,或許用FB,IG,YT等社群力量,將你們的情況讓大家知道,增加公眾關注,施加壓力給那間餐廳。 如果決定要公開,請務必注意, 1.最後大眾還是會要看證據(簡訊、通話紀錄、對話的錄影錄音、監視器畫面...等)。 2.在論述時要小心,避免誇大或不真實或謾罵,這樣反而可能會被告毀謗、侮辱等,構成公然侮辱罪。 不過,團結力量大,只要您們站得住腳,對於公開的資訊有證據、論述時小心用字,我相信會引起大眾的關注。 最後,勞工自己要學會保護自己的權益:需要截圖留下白紙黑字時,千萬不要放掉機會;還可上YT或104職場力多了解勞基法等自己擁有的權益。 祝福您。:)
汪佩蓉 Patricia
樹花園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行銷經理 l 104Giver 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73號 | PMP X CDA X MBA
您好, 看著職稱不如預期越變越高,反而越換越低,我可以想像您心理的沮喪。 從您的訊息,我第一個想問的: 藥廠三年經歷,換了三間公司,平均一年換一間,這個頻率不低,不知離職原因為何? 即使服務一間公司時間不長,您是否有充分把握時間,累積一些工作績效、人脈,成長? 如果是有了具體且客觀的績效、有學到東西,這個條件下來離職(或跳槽),這些能力可以用在下一份工作,因此,這樣的轉職便是有建設性的;否則,如果在每個工作尚未累積成長與具體工作成果尚未累積前離職,離職會造成傷害,對年輕人來說是這樣,對進入壯年的您更是重傷! 您問到:工作經歷年限或頻率是否為硬傷? 我不會說工作年資是絕對的,但是,接續上述,如果沒有實際經驗,頻繁轉換工作,一定是應徵的工作跟自己的期望有某個程度的不匹配,有很巨大的彼此不適合因素存在,所以無法延後結束工作合作的發生。 可能是您對那個工作的期待過高,也可能是對方對您期望過高。 很公平的。 換位思考,如果您是企業主,您對於前來面試的壯年博士生,三年藥廠經歷並且換過三個工作,您會有什麼想法與期待呢? 難道員工不能選擇喜歡的工作環境,要被人資挑剔? 工作說白了,就是勞方與資方在某些層面上,兩造同意下的供需事件。 員工絕對有選擇喜歡的工作環境的權利,而人資與企業主也有選擇喜歡的員工的權利。這是很公平的事情。 但不要忘了,每個選擇,都有代價的。 所以,若您做了您認為好的選擇,就要接受對方有其反應的權利,即便那個反應(例如,挑剔),是您不以為然的。 我不否認對方真的在挑剔,但我也懷疑對方真的挑剔了嗎? 如果對方態度很無禮,那是他的議題,與您無關; 但如果對方態度很中性,向您詢問頻繁轉換工作的原因、為何藥廠年資只有三年等等,那是HR面試時必須要做的工作,因為他們需要幫公司招募適合企業所需的人才,應徵者的人格特質是否與公司文化適配,這是員工能否長期任職的重要因素之一喔。 另外,有幾個面向,想跟您分享: A. 以現實的就業市場來看,雖然您的學歷很高,在有關領域的實戰經驗卻很少。企業對某個年齡應該有特定的工作能力普遍是有期待的,除了學歷,不知是否有其他企業所期待的認證或工作能力(例如,領導、管理團隊的能力?)? 在團隊合作、對上對下管理等,不知您的現狀如何? B. 您三年藥廠之外的相關工作,是否有其他工作經驗? 如果您在那個工作待的夠深夠久,或許那個領域是您繼續發展發光發亮的地方。 C. 不知您怎麼看很多資歷豐富、戰果輝煌的企業高管,在公司組織變動下,或其他原因,被逼離開立下戰馬功績的領域? 您知道,資歷過高也是所謂的中高齡(45歲~65歲)求職者常常遇到的問題? 在這樣的現實狀況下,除非有人脈,能引介到適合的企業機構,不然,很多都是"降格",先求有個工作,再慢慢找理想的工作。 這也是我常跟中高齡轉職者提醒的: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不管是榮譽,或者是恥辱,就讓它成為記憶,不要變成包袱累贅。 讓身段、思維保持著彈性,不過度看輕自己,也不要過度抬高自己。 沒有人能限制你,只有你自己,包含,過度放大自己的能力。 如您不嫌棄,需要找人聊聊,我很歡迎您。 :)
汪佩蓉 Patricia
樹花園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行銷經理 l 104Giver 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73號 | PMP X CDA X MBA
您好, 讀您的訊息時,我也感受到千絲萬縷纏繞在一起 XD 我從訊息中,簡單歸納有幾點: 您畢業於英文系,先前待過一年兒美教師,後來轉換至業務助理工作。 => 離開教職的原因包括對管理調皮小孩和每週公開演示教學流程的不 適應,以及職業倦怠感。 業助做了兩年,感覺自己沒有很細心 目前處於待業狀態,想存錢租房,因此傾向於再找美語補習班工作,然後在外租屋。 同時考慮上室內設計課程,或找補習班工作並準備航空業考試: => 室內設計課程耗時八個月且薪水起薪低,可能要四五年才有好薪 水,因此猶豫是否值得。 => 會考慮準備航空業考試,因為憧憬航空業高薪且能常出國。 眼前看來,您很想存錢租房。 若只是單純要解決這個問題,回去補習班工作(如果您能克服當初離職的那些原因),不失為一個好方向。 但若要以長遠來看,職涯下一步方向/準備,該上課或是先找工作? 我會說,兩個都不是。 您現在最需要的是好好想想:您想要、您有興趣繼續發展的工作是什麼? 因為,若找不到這個答案,或找不到說服自己好好在一個工作來累積實務經驗,那麼未來在職場上遇到不順時,以感覺來主導決定的您,會非常容易回到此刻迷茫的狀態。 因此,我建議您找個理性的親友協助您整合自己目前的資源、內在職業驅力、現況。 資源包含: 我的學歷、能力、專長、認證。 內在職業驅力包含: 我對什麼有興趣? 我對選擇職業的優先順序(收入、成長、自主、專業發展、成就感、有挑戰、助人利他、社會地位、發會創造力、安穩...等)? 我希望未來的工作樣子是什麼? 現況包含: 經濟壓力、重要他人(家人、伴侶)想法 高薪,都非一蹴可成,需要慢慢累積。 這期間都會有自己討厭或無法接受的事情發生,可能是工作內容,可能是主管同事、可能是客人,可能是大環境等等,這個在每一個職業都會發生,您打算要怎麼處理呢? 找到自己的內在職業驅力,(也就是,知道自己想要藉由工作成就什麼),很多時候,能幫助我們度過工作中的困難期、撞牆期。 希望上述回答能有一點幫助到您。 :)
汪佩蓉 Patricia
樹花園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行銷經理 l 104Giver 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73號 | PMP X CDA X MBA
您好, 如樓上前輩提到,這裡看不到您的履歷。 需要一對一履歷健檢,歡迎來找我。  https://resume-clinic.104.com.tw/check/2sB3dJzCp8 相信您有豐富的國外業務經驗。如果您有人脈關係,可以進入您期望的公司,這是最雙贏的策略。 在看到您的履歷前,從您的訊息:對於某些產業產業不熟,但不想到人數太少的公司,制度很不完善。我猜,是否邀請您面試比較多是屬於這類公司? 雖然我不認同應該被年齡限制,但目前就業市場仍有年齡歧視。很多35歲以上的求職者很明顯感到待業時間變長了;40歲以上的更有深刻的體會-經歷太多,或經歷太少,都可能是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所以,這個年齡層的求職者,在身段上與思維上保持彈性,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選擇工作上,會比20多歲來得有更複雜的決定因素,例如,經濟壓力、家庭照顧、未來發展、工作安全感、自我成就、公司主管關係(特別是主管比您年輕)...等等的條件。 歸零,不管過去有什麼豐功偉業,或有什麼失敗挫折。 多方嘗試,不要自我設限,不僅讓自己減少待業的焦慮、也有可能找到事業第二春喔。 祝福您。 :)
汪佩蓉 Patricia
樹花園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行銷經理 l 104Giver 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73號 | PMP X CDA X MBA
您好, 發現了嗎? 其實您自己都知道問題是什麼。 只是,思考太多,行動太少。 現代人平均都可活到70、80歲,您35歲,才經歷人生的一半而已。 何來來不及呢? 1.焦慮的解方,是行動。 一步一步去走,即便進三退二,焦慮仍會大大降低,因為您知道您自己正在嘗試中。 2.每個選擇都有代價。 選擇,意味著要捨棄什麼,無法全拿。 如果薪資高點是您的期望,您願意為了它,放棄什麼呢? (例如,忍受工作的壓力、減少與家人朋友的聚會、離開舒適圈、嘗試沒做過的、增加工時、花時間跟金錢學個專業...等?) 您自己也知道,需要去學個什麼專業、知道自己抗壓力可能不行, 那您是否準備好、給自己承諾,無論如何都要學會一個什麼專業呢? 職場的壓力,要如何增加自己抗壓力或能夠處理壓力的方法呢? 如何增加抗壓力、如何處理壓力,若您認為需要加強,這不就是您可以學習的"專業能力"之一嗎? 至於找工作沒方向,這可以找工作中的前輩、專業人士(如職涯發展諮詢師)等聊聊,進一步探索自己的興趣、內在職涯驅力...等。 都是有方法可以解決的。 如同樓上的前輩所提,您需要的是願意嘗試。 天助自助者。 只要您真的全身心靈都想找到一份新工作,宇宙都會願意幫助您的。 什麼都有方法的! 首先您得要願意,再來,您得要堅強、把自己的抗壓性跟行動力培養起來! 這段待業期,不就是鍛鍊您這兩個能力的好時候嗎? ~ :)
發問
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