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說完全沒價值,還是要看你想應徵什麼職務。很冷門的永續金融?職務可能會參考一下。可以養得起這類專門職務的公司不多,職位可能也不穩(非日常營運必需的單位,在公司營運狀況不好時,通常是先被拿來節省成本的地方;金融業又比其他產業更會裁成本)。
前一陣子主要是行銷題材的意義。現在推出有點慢。其實20多年前就已經有這題材了,只是名稱不一樣,用詞會更換。
要實際作什麼的話,內控、法遵、監察稽核、上市櫃公司公關之類比較實在,職位需求也比較多、要轉其他業界也比較通用。但相對就是需要該方面的專業。
新的閒缺的話,通常是公司內能力普普或以下的人去作。因為最強的業務、研發、生產專職人員,當然就是待在原線上業務、研發、生產的職位繼續作。讓公司持續有效率有利潤的營運是公司最大的社會責任、本職、與存在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