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朝棟
職涯引導師 同欣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主任
針對你的問題,我們從「市場行情(外部公平性)」與「公司現況(內部公平性)兩個層面來拆解
一、 這合理嗎?
1. 就「市場行情」而言:
在台灣,北部(雙北、桃園)的生活成本(房租、物價)確實高於南部。因此,許多連鎖企業或跨區公司,確實會有「區域加給」或起薪差異。
* 一般行情: 通常南北落差約在 2,000 ~ 3,000 元左右。
* 你的狀況: 5,000 元的落差,若以一般採購人員薪資(假設 3.5萬~4.5萬)來看,佔比超過 10%-14%,這在同工同酬的感受上,剝奪感會非常重。
2. 就「內部現況」而言:
* 「老闆在台南」:*離老闆越近,通常壓力越大,應變速度要求越高。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情緒勞動」或「高壓作業」。
* 「北上開會」:*如果台南同事需要早起通勤去桃園,雖然是偶爾,但這增加了工時與體力消耗。
二、 如何向老闆提案?
你不能只跟老闆說「員工覺得不公平」,老闆會覺得你在幫員工討價還價。你要用「留才」與「管理成本」的角度切入。
以下是三個具體的建議方案,你可以依照老闆的個性選擇切入點:
A:重新定義薪資結構
「底薪一致,津貼不同」
建議老闆不要直接切分「起薪」,而是將薪資結構拆解。
* 做法: 南北的「本薪」設定為一致(因為職務內容、能力要求一樣)。
* 調整:針對北部設有「區域津貼」或「職務加給」。
* 話術:「老闆,為了公平起見,我們讓大家的底薪一樣,這樣台南同仁心裡比較平衡。但考量桃園的生活物價較高,我們給桃園同仁 3,000 元的『區域生活津貼』。」
* 優點:縮小差距(從 5 千變 3 千),且名目正當(生活成本差異),台南同仁比較能接受「生活津貼」的差異,而不是覺得「我的能力比北部人廉價」。
B:量化「台南的隱形成本」(安撫台南端)
如果老闆堅持要有較大的薪資落差,那你必須在其他福利上補償台南,或強調台南的「特殊價值」。
* 做法:*針對台南同仁北上開會,制定明確的「差旅津貼」或「補休制度」。
* 話術:「老闆,台南同仁雖然起薪較低,但因為您常駐台南,他們其實承擔了總部的即時應變壓力。加上北上開會的通勤辛勞,建議我們可以把南北薪資差距縮小到 2,000~3,000 元,或者給予台南同仁額外的『差旅津貼』(例如北上一次補助多少),這樣可以減少怨言。」
C:建立「職等職級表」(長遠之計)
如果公司人數越來越多,隨意喊價很危險。
* 做法:建立公司的職等表。採購專員就是 Grade X,薪資區間是 A~B。
* 話術:「不論南北,只要是採購專員,都應該落在這個薪資區間內。我們可以讓北部的起薪落在區間的中高段,南部落在中段,但不要讓南部直接跌破區間下限,這樣未來升遷才好管理。」
三、 怎麼開口跟老闆說?
不要直接說「台南同事在抱怨」,試試看這樣說:
「老闆,關於薪資制度調整,我做了一些市場調查和內部評估。
雖然市場上南北薪資確實有物價落差,但目前 5,000 元的差距略高於行情(一般約 2-3 千)。加上台南同仁因為直接面對總部指令,壓力其實不小,且需要頻繁北上支援。
為了避免台南辦公室因為『相對剝奪感』造成人才流失,反而增加我們一直重新找人、訓練的成本,我建議採取『本薪一致,北部增設區域津貼』的方式,將實質差距控制在 3,000 元以內。
這樣既照顧到北部的高物價,也肯定了南部同仁的工作價值,您覺得這個方向如何?」
總結行動:
1. 蒐集數據:上 104 薪資情報,查一下「採購人員」在桃園跟台南的平均薪資,用數據告訴老闆 5,000 真的差太多(或者證明老闆是對的,如果台南真的很低)。
2. 縮小差距:5,000 是痛點,砍到 3,000 或 2,000 大家的接受度會高很多。
3. 名目管理:用「津貼」來解釋差異,不要用「起薪」。
辛苦了!希望這些切入點能幫你順利說服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