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氣
待答
各位前輩好,小弟目前在太陽能領域打滾已經進入第六年、現在任職的公司剛過試用期,前面五年服務的公司是系統設備商、工作內容是使用公司產品評估規劃案場與技術論證諮詢為主,簡單理解就是為公司產品推廣提供技術支持。 目前就職的公司是偏向EPC方面,工作內容則是偏向專案工程師、就是在追案子與被案子追之間循環,目的是積累案場一線經驗。 由於公司是以EPC為主,最苦惱的是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確保案場進度、跟諸多外部單位周旋上,雖然這不失為另一方面能力的培養,但工作上沒有能接觸新技術與知識著實令我相當氣餒,尤其目前的產業環境實在不能說有多好。 公司內部問題是另一個令人難受的點,像是: 1. 缺乏組織性,像是文件、工程圖沒有統一發布的空白母版,業務基本除了地點外很難提供更多資訊,簽約經常拖到專案時程等等,就是各部門各自為政、自掃門前雪。 2. 訓練教材長期未整理更新,公司同事基本是邊做邊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絕大多數的問題都得依靠經驗。 3. 諸多無用會議 等等 雖然再生能源長遠看應該不至於退出市場,但是繼續做EPC並不符合我期望的方向,用遊戲比喻就是我不想一直重複每日、每周任務,而是推進主線任務。 本身大學、研究所的領域以光電為主、因為興趣學了些機械加工與機設,在前公司除了技術研究,土木施工、材料加工還有模具開模等與案場相關的領域都有粗略了解過但非專業人員。太陽光電證照部分有嘗試考但沒有通過,後面現場工作太多就一直沒有再去考;我很清楚這個是履歷上的硬傷。 外語能力算是我本業以外的強項,與國外客戶會議上溝通交流、跟隨主管拜訪國外客戶都有經歷過,技術文件我也能夠非常快的消化並解釋給同事理解。 如果繼續待在太陽能產業內不曉得除了EPC公司之外還有甚麼選項,我能想到的只有工研院之類的研究機構,若是以研究機構為未來方向我該充實那些知識儲備或是具備哪些證照呢? 我有想過轉去太陽能板回收的產業,但是目前國內這方面剛剛起步、規模相當有限的樣子,要往這個方向是不是要先準備廢棄物處理相關的證照? 另一條比較激進的路線就是脫離這個產業,但是這樣的背景經歷轉到哪個產業別比較好呢? 我想有實務應用相關的產業是我較傾向的方向。 希望各位前輩能分享一些看法
大家好,我目前在一家半導體/自動化產線相關公司擔任業務,是朋友推薦我來的,主管對我也很好。工作上我學到不少,但我發現自己長時間下來常感到疲倦,辦公室環境也讓我有些窒息感。 我之前在房地產代銷工作,月收入約 8~9 萬,表現還算不錯,但後來房市下滑,我想嘗試不同產業才來到目前的公司。這段經驗雖然辛苦,但讓我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模式。 我發現自己對現在這份工作其實不太感興趣,比較適合實體型的銷售,而非晶片、MCU、記憶體或伺服器等自動化產線相關產品。這讓我求知慾不強,也覺得比較枯燥乏味。 我想請教各位前輩: 如果我要向主管提出離職,有沒有比較「優雅」又能留一線的方式? 如何表達自己離職的理由不傷感情,也不影響未來可能的合作或推薦? 非常感謝各位分享經驗和建議!
大家好,我現在是法律系準大四生,最近對生涯規劃做了些調整,想嘗試以入職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為目標。 我多益成績950,目前修過和稅務相關的課程僅有初會、稅法總論及各論。另外,因為選課名額和時段的原因,接下來一年無法再修中會。 請問若我想以四大稅務部為目標,是否有機會?除了自行再補足稅務、會計相關知識,以及提升外語能力外,還需要培養哪些能力?是否有建議取得的證照或資格?謝謝
Giver 您好,我是 Yuli,想請教您一些業界實況和工作內容,謝謝您願意分享~ 我想詢問的問題: 本身是讀服裝科出身,想找服裝設計的工作但目前的職業沒有突破口,也找不到相關工作,因為身體因素沒能完成學業,目前在NET上班,但要升到能接觸到設計工作的公司內部聽到基本上年資要10-20年,我們店的店長做了10年才升到這個職位,但還只能接觸到門市內容,也有想過直接找設計助理的工作,但都要求相關工作經驗2-4年以上,連門都跨不進去...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我5年了,希望能得到解答,我該繼續對這個產業在台灣的發展抱有期待嗎?還是該放棄了直接換個賽道?
我的龍華母校(化工與材料工程系畢業)的儀器分析課程真的太少,書面上的儀器分析原文書死板板的內容,而我經驗只有待在大型美商電子業台灣分公司的品保化驗工作3個月,因為主管認為不適任,藥水判斷錯誤(訓練期一個星期,會全部實驗室的事情,會了跟廠商叫貨、庫存管理,精密儀器兩項 AA和UV分析儀), 再前一份工作是小型美商公司的面板目檢,組裝,包裝,最終出貨,外包商進貨全檢,零組件全檢,待了一年以上,主管認為我應該眼睛跟精密儀器一樣準才對,怎麼待一年就只是達到出貨目標和客戶要求而已,無法精準看出微小的色溫,色差,可以略過的瑕疵,而我的身心不堪負荷,敵不過主管和同事們的叫囂和強勢,自己乖乖離職,更少學習儀器相關知識和化學分析。 我想問的事,請問在YouTube 上國外的學習影片,如何轉化成檢驗服務檢測業他們想要的能力? 有那種原理在我的腦袋裡,沒有實務經驗,在面試時我應該怎麼表達我可以立馬上工,除了看看企業官網檢測項目外,我還能怎麼做呢?
1. 待業中,私立科大財金系畢業,2025年是36歲,可能會去批發零售業做資深會計,上面有會計經理和財務長,其他可能錄取的工作內容偏向帳務、編表、報稅。 2. 過去的工作經歷會計、財務都有設略,財務有小型公司出納、資金調度、銀行授信、編現金流量表 3. 本來目標是做財會經理,但發現自己財務分析和給高層的財務建議,這方面實務經驗非常不足。 4. 目標是成為財會經理,負責帳務和財務預算規劃分析,可以接近公司的經營決策,或是純財務分析的工作。 5. 目前有打算學python,SQL,加強英文。 6. 會計師要考嗎?但綜合評估我的生活和個性,考會計師會是一條漫長的路,如果不考,有什麼其他可以加強的技能,可以學或考的證照,幫助我接近我的職涯目標。
大家好~ 我是生科系學士畢業,之前在傳產當了3年多的品管/品保工程師。因健康因素離職後找工作已經半年不太順利,目前打算先到貨代公司做文管,同時準備轉職醫療器材產業的 QA 職位。 這段期間也面試過幾間醫療器材公司,但感覺對方對「只有生科學士 + 非醫療背景」比較保留,偏好有醫材 QA 或業界經驗的求職者。連我都覺得自己的條件沒什麼說服力,比較像是備胎而不是被拿來與其他人考慮者。 除了補強英文能力之外,想請問: 去考 ISO 13485 內部稽核員證照有實質幫助嗎? 還有哪些課程或證照是比較有說服力的,可能必須要有的? 我也曾投遞醫藥業務但都沒有收到面試機會,希望能拿到這產業QA的入場券... ...先謝謝願意給我建議的大家,也歡迎有相關經驗的前輩交流🙏
人生第一份工作 目前在這間公司接近5個月,當初是因面試時老闆說明是幫忙繪圖及看上我有建模及渲染的相關作品,也說明了只需繪圖及幫忙案件建立模型。而我本身也是因對繪圖建模有興趣而選擇此職位。 載入職後的前面兩三個月卻是如此,但在前兩個月被突然要求獨立完成案件,這個部分我個認識覺得還能身任,但目前則是想要我去接續即將離開同事負責的案件類別。不久前才知道自己是掛著設計助理的職務,但即將離職的同事是掛設計師且是有相關經驗的,而目前以公司的人力來看是無法提供相關的訓練而在每人需要承擔的案件數來看,同時承擔至少4件案子在進行中且持續增加。 如果真的去接續同事負責的案件類別會變成我個人在工作的量能上會有問題,因我需要在不同的部門做事而事情的時間安排是我無法提前得知,通常需建模的案件需等待同事初步確定才可去進行建模及渲染,需要在3-4天內完成,且會因不同的因素需要做變更。 現階段考慮去留的原因: 1.本身因為不太擅長去已相對簡單的方式表達且並未特別去學習溝通技巧,對於I人的我來說會是一個坎及壓力。 2.對於案件類別不熟且未有任何經驗要如何獨自完成? 3.怎麼會想要求毫無經驗的人去同時承接數個案件且獨自完成 4.現況是需要建模的案件並非是可提前得知的,而想要我去承接的案件還處在沒有人知道要做甚麼內容,且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需同時繳交。 5.公司相對資深員工相繼離職,且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對於進行中案件的數量及未完成的數量已經是無法負荷的了,卻還是持續投標案件。 6.同性質工作薪資與目前的有差距 勞煩版上各位前輩、相關領域的,提供意見及看法做參考,感謝各位!
我從四月開始待業中,一直拿家裡給我的零用錢生活。 四月的時候一直了解chatgpt ,gemini ,notebook KLM 是什麼,怎麼操作AI工具。 五月的時候,我細數我離開大學到現在自己的產業職場狀況和自己生活狀況。 從五股區,傳產金屬加工品檢8個月,因為貴人介紹到薪資比較好的橡膠製造業的毛邊檢修員,做了3年以上,我發現公司不讓作業員內部成長,寧願僱用用外人當品保或是化工工程師(偏好頂大生),沒有成長空間我離職了,跳槽到矽膠製造業的當品管,但過程真的不順……每個月都會收到公司要求扣薪水200塊,因為我打卡遲到,我要求給我攝影畫面,和打卡時間,對方不給。反應之後被扣1000,我真的做到受不了,6個月我離職到下一家 到某間外商電子廠上班,做化驗,我常常加班加班,週末也要加班,薪水雖然多,我做的累,明明經驗不拘常常被要求,馬上要會,馬上上手。3個月了考核沒過,主管要求我走。我在家裏休養了2年,焦慮症才好多,輾轉又到下一間美商電子公司,看面板色相、外觀、零件組裝成品,出貨一手包辦,又遇上同樣的事,面試時寫經驗不拘,三個禮拜馬上就要會,幸好有外面公司的朋友教我,可以硬撐1年,公司還是認為我表現不好,請我離開。 七月份了,現在一邊在南部田裡在親戚家裏務農,拿家裡的零用錢生活,一邊感到迷茫。 我是個私立大學化工系畢業,即使成績有班上前五名,一出社會在五股區自己家附近工作碰壁,做的事情是品檢和產線工作,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調整方向,重新出發到職場上。 電子製造業是不是都比較喜歡即戰力,馬上要會的人,只願意給一般薪資嗎? 傳產應徵研發助理類工作是不是喜歡年輕的人,只給一般薪資呢?
我目前就讀某間大學的財務金融系,屬於文組背景。過去因為個人因素,曾先進入職場工作幾年,後來才回到學校完成學業。現在我 27 歲,預計明年大學畢業。 最近在思考是否要繼續攻讀碩士。我的目標是往金融研究員、產業研究、投資分析等方向走,比較偏研究型或幕僚型的職位。但我也發現,像我這樣文組財金背景,如果只有大學學歷,市面上能找到的工作多半是保險、銀行等一線業務職,跟我理想的職涯方向有落差。 但如果選擇繼續讀碩士,畢業時就會 29~30 歲了。雖然研究所能補足我在學歷、研究能力上的不足,也比較有機會進入我想要的產業領域,但我也會擔心年紀、時間成本,甚至屆時跟職場脫節,反而不利競爭。 想請教大家: 像我這樣 27 歲、有工作經驗、即將大學畢業的情況,還適合繼續攻讀財金相關研究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