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氣
待答
目前在做園藝 前陣子因種樹手被怪手撞到 韌帶斷掉 需要休養最少兩週 但是老闆說沒保老保也沒保團保 只說讓我休息兩天有算工資 這樣我是否能要求他補滿兩週薪水給我?
1.目前在鋁窗公司,老闆兄弟合夥開公司有40多年。我擔任估價人員,有7年資歷,工作內容:對經銷商報價、漲調價項目、文件整理等。 2.去年經銷商報價,老闆娘要搶案子,把客戶的報高價怪在我,害她被客戶罵,在line訊息狂洗,是你害我被客戶罵,又打電話唸我。我告知是詢問資深同事才報價,也是沒用。他們出國玩的時間,我被情緒勒索,跟另一個老闆告知,沒下文。 3.這位男同事到公司2年資歷,昨天就把年終秀給我看快5萬。詢問其他同事年終沒變少。之前繪圖男在現場工作,因為有人離職,調進辦公室繪圖,跟組長是多年同學兼好友。平日上班跟不同的同事聊天,假日加班,整天喊事情做不完。昨天老闆感謝他們研發新產品的辛苦。 4.我感覺是誰做經銷的報價位置,就必須忍受老闆娘情緒勒索。另外2個估價同事對公司報價,由夫妻檔管理。經銷商報價是另一個老闆管理。 5.昨天下班前,跟主管反應自己年終少很多。她說:之前自己有一年少四成,叫我不要想太多,她是過來人,不知道老闆是怎麼評年終。這份工作做的很心累,看到年終少很多。這家員工幾乎待10年以上,很少調薪。想到自己付出的辛苦都白費,是要找別的工作?繼續待這家公司? 6.請問各位專業人士,抽個空檔看長文,給個建議,讓我知道下一步考慮,該怎麼走下去?非常感謝🙏
小弟今年28歲,大學畢業於私大工業管理系,畢業後半工讀,去上AutoCad,第一份繪圖工作是板金繪圖員,都是抄圖的工作,待了小公司五年到現在,月薪37k,最近想轉機構領域,認為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請問各位前輩,是否先應徵助理工程師呢?若面試主管詢問:為何應徵助理? 而不是機構工程師? 我是回想理解公司產品並熟悉驗證流程,花2~3年考取3D製圖證照,以及考語言檢定,然後再內調為機構工程師。 請問若以公司角度思考,會培訓一個37k的助工? 還是再找一個即戰力的機工? 有的公司只願意花34k請一位助工……
1.待業中 2.面試官和主管以及人力部人員人力部主管問到我離職原因我之前是在外包派遣公司威合公司醫療院所外包人員離職我說到離職原因:醫療院所口罩解禁後在上班期間未離職有想計劃轉換跑道也說到病患看病或住院和病患家屬探病進入醫院不用戴口罩只有醫護人員以及醫院員工和醫院外包人員醫院工作上班要戴口罩之外我才想轉換跑道這樣子的離職原告訴面試官和主管以及人力部人員人力部主管這樣子行得通嗎?
找工作時因為經濟因素還有通勤距離,因為經濟因素急就章,有工作就去。常常找業務性質(門檻低)或傳統產業、服務業,但曾經小公司常因公司人少、管理、計算績效制度不明確,傳產中又面對到公司人員溝通比較直接、甚至個人心態(面對公司補人就是一種競爭)有工作蓄意整人、疑似性騷擾行為,實在忍無可忍,但是基於遵守公司規範,也沒有拿手機蒐集證據錄音錄影的習慣,因為感受到觀察到惡意行為(如技術型利用不小心勾到衣服的疑似性騷擾行為、疑似有人擅自於私人物品如水杯等投擲不明污物騙喝下去)等多種霸凌行為決意離職,雖然行為上是自願離職,其實性質屬於非自願離職,因為也擔心提出異議會有爭議或事後公司主管與人資形成霸凌網在求職方面被針對,想詢問面試時如何修飾離職原因,還有遇到這些沒有證據的霸凌狀況(公司要求簽訂保密條款,不可以帶手機以防錄音錄影)該怎麼做,以求自保?或維護自己的就業權益?
如題 因為職業類別的關係 加上是一家小公司 跟我年紀相仿的同事們都是異性 同性的都以結婚生小孩 加上最近也不是單身 有點跟同事漸行漸遠的感覺 不知道要怎麼調適 尤其是尾牙的時候大家都很有話聊 還有大掃除的時候都可以互相幫忙 只有我不知去向 非常尷尬 要怎麼改善或建議😖
如題。如工作內容為業務性質,或面試時該公司就提出有KPI管理機制(非兼職或時薪)目標考核不到時,就是業績目標不到,或者公司以考試標準未達到、沒達到KPI品質是否再職場也算是非自願離職的一種也算是非自願離職的一種,尤其是保險、陌生開發、電銷人員、廣告人員等職缺。若按勞基法是否可以要求資遣?離職原因該如何包裝比較容易面試讓其他工作錄取呢?在於穩定性上的說法,或者離職原因上面的描述該如何說明對自己較為有利或者人資主管較能接受呢?以下的離職原因為何若您為人資比較能接受錄取?
年紀即將邁入3自頭,換過四家公司,其實每一家工作上都可以勝任,當時提出離職也被大力挽留,離職內心原因都是有一些不能忍受的公司制度問題。文有點長,希望大家來看看 公司A:第一份工作,新鮮人起薪 曾提出有銷售產品能否抽成、考取額外證照有無加給,被主管否決,待了兩年薪資成長停滯,也無升遷機會,於是選擇離職轉換同職業不同領域工作 (那個領域就是這樣,五年後在看到開缺薪資福利沒有變太多) 公司B:直銷公司,待了兩年多,12H on call回復客戶訊息 發現進幾年同類型公司競爭增加,公司出現業績危機,曾勸老闆加強行銷,老闆仍執意走直銷方式找客戶,最後認為公司沒未來,故跳槽同領域敵對公司 (跟前同事聯絡,證實公司去年業績直接砍半,老闆仍然沒有更新方法) 公司C:公司行銷好生意好,工作壓力大,獎金高,休息跟工作時間難以區分 帶著在B公司訓練出來的技能,在公司C剛起步算順利,進去三週後發現,公司制度、主管、團隊氣氛有問題,剛入職整個部門就5人離職,之後每個月都有人離職,工作量爆炸,最後連同梯同事也要跑,眼看在留下去會被榨出汁,待了三個月離職 (目前仍看到不斷開缺,看起來人力仍然短缺) 公司D:家族企業,薪資、獎金到位,但制度問題最多 當初跟面試主管聊得很愉快,也認為理念很合,產品有未來性。真正進入團隊才發現,決策者是老闆,入職後一個月陸續出現問題,例如: 1.政策朝令夕改: 常常發生,開完會確認老闆需求,找好資料過幾天老闆就說:現在那個不重要,你不要浪費時間做那些。 2.老闆愛面子,開會浪費時間: 開會提出想法跟疑問,先從公司理念被老闆念30分鐘起跳,結果隔幾天政策就會延續我的提議大改政策。沒辦法在開會當下針對事情討論,總是要先捍衛他的面子解釋一大堆。 3.入職前後工作內容不同:從一般職員,變成在行銷、美編等工作。 4.家族事業:希望工作心態要像家人,希望我們把這份工作當創業。 但當提出請假跟補貼時,卻覺得跟公司太計較;工作上提出行銷廣告太貴不想做。 最近萌生了年後轉職的想法,把履歷打開,也思考接下來我該注意什麼才不會重蹈覆轍呢?
🙏想問問大家,在答應面試邀約時,覺得有哪些考量是必須、合理的呢? 我的狀況是:想找不排斥、能拓寬眼界的工作,但因為上份工作的經驗,知道不擅長的職務即使做得來,還是會做的很痛苦。 因此刪掉秘書這個職種,想找對產業不排斥(最好有興趣)又不會常態性加班的。 目前沒有太多找工作的動力,也沒有特別感興趣的產業。所以聽朋友建議先用技能(英文、企劃)去篩選投遞。 目前投出20履歷,兩天內有2間回覆。但因為考慮到對產業興趣、加班條件,很糾結要不要去面試。 ➡️A公司: 以為自己對該產業有好奇後投遞,但收到面試邀約後,瀏覽公司網頁的產品跟發展後,發現沒有想問人資的問題/或是想進一步了解該產業。 ➡️Q1:想問這個狀況下,是不是回絕面試比較好?(知道自己沒興趣的狀況下,有很大的可能會浪費別人時間,但又擔心是自己想太多) ➡️B公司: 對方直接問可安排面試時間,雖然沒對產業特別排斥,但從Jb上得知配合業務可能要假日/晚加班,而我的身體狀況不是很能負荷。 ➡️Q2:在基本條件有可能沒辦法滿足下,也很猶豫要不要答應對方面試邀約。 我覺得我是很怕踩到雷,之前面試其他工作也有類似情況發生(面試前知道沒興趣還是去面試),即使有得到offer也不會開心,被婉拒也沒有覺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