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Img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26-30歲

連續遇到職場制度有問題的公司,怎解

年紀即將邁入3自頭,​換過四家公司,其實每一家工作上都可以勝任,當時提出離職也被大力挽留,離職內心原因都是有一些不能忍受的公司制度問題。文有點長,希望大家來看看

公司A:第一份工作,新鮮人起薪
曾提出有銷售產品能否抽成、考取額外證照有無加給,被主管否決,待了兩年薪資成長停滯,也無升遷機會,於是選擇離職轉換同職業不同領域工作
(那個領域就是這樣,五年後在看到開缺薪資福利沒有變太多)

公司B:直銷公司,待了兩年多,12H on call回復客戶訊息
發現進幾年同類型公司競爭增加,公司出現業績危機,曾勸老闆加強行銷,老闆仍執意走直銷方式找客戶,最後認為公司沒未來,故跳槽同領域敵對公司
(跟前同事聯絡,證實公司去年業績直接砍半,老闆仍然沒有更新方法)

公司C:公司行銷好生意好,工作壓力大,獎金高,休息跟工作時間難以區分
帶著在B公司訓練出來的技能,在公司C剛起步算順利,進去三週後發現,公司制度、主管、團隊氣氛有問題,剛入職整個部門就5人離職,之後每個月都有人離職,工作量爆炸,最後連同梯同事也要跑,眼看在留下去會被榨出汁,待了三個月離職
(目前仍看到不斷開缺,看起來人力仍然短缺)

公司D:家族企業,薪資、獎金到位,但制度問題最多
當初跟面試主管聊得很愉快,也認為理念很合,產品有未來性。真正進入團隊才發現,決策者是老闆,入職後一個月陸續出現問題,例如:
1.政策朝令夕改:
常常發生,開完會確認老闆需求,找好資料過幾天老闆就說:現在那個不重要,你不要浪費時間做那些。

2.老闆愛面子,開會浪費時間:
開會提出想法跟疑問,先從公司理念被老闆念30分鐘起跳,結果隔幾天政策就會延續我的提議大改政策。沒辦法在開會當下針對事情討論,總是要先捍衛他的面子解釋一大堆。

3.入職前後工作內容不同:從一般職員,變成在行銷、美編等工作。

4.家族事業:希望工作心態要像家人,希望我們把這份工作當創業。
但當提出請假跟補貼時,卻覺得跟公司太計較;工作上提出行銷廣告太貴不想做。

最近萌生了年後轉職的想法,把履歷打開,也思考接下來我該注意什麼才不會重蹈覆轍呢?

回答 4觀看 258
回答 4

從你的描述中知道你肯定是能力不錯,也認真負責的工作夥伴。可能過去選擇工作的時候偏向選擇喜歡的工作內容,後來才發現自己很在乎公司架構、制度、策略;我蠻建議你可以靜下心來寫下你對公司的具體需求,並且排序、分類(分為必須要有或是有的話會加分兩類),然後跟你周遭同領域的同事、朋友聊聊,你對公司的期待是否落地? 原因是我發現,我自己有時候也對外在單外有很高的期待,但是通常人事物都沒有完美的。你的公司是有彈性的,可能制度面就薄弱;是積極有野心的,可能就對人沒耐心、常常變動;是穩定可預期的,可能就會老化、步調慢。很多時候特質是一體兩面的。倒不如把你期待的公司特質篩選出來,在依照這樣的公司做下個工作的篩選,或許能接近你的期許?
期待你下個選擇會合乎心意,祝你新年快樂。

1人拍手

1. 問題大意
提問者即將邁入30歲,經歷四家公司,工作能力獲得肯定,但因無法接受各公司制度問題而多次離職,現在思考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2. 自我評估定位
檢視自身價值觀與職涯期望,明確設定對制度的基本底線與需求。
3. 分析制度問題
將過去遇到的制度問題分類,找出最無法接受的關鍵,避免再進入類似環境。
4. 查詢公司文化
求職前透過網路評價、員工口碑、或內部員工了解公司文化與制度穩定性。
5. 強化面試提問
在面試中主動詢問公司決策流程、團隊穩定性、升遷機會與績效獎金分配方式。
6. 聚焦產業趨勢
避免進入夕陽或過於不穩定的行業,選擇具有發展潛力且制度相對成熟的產業。
7. 重新審視薪資結構
重視長期發展與薪資穩定,避免只因短期高薪而忽略制度或工作環境問題。
8. 強化職場溝通
學會適當表達建議與抗壓方式,避免因制度問題與上級或團隊產生過多摩擦。
9. 設定過渡期目標
短期內尋找穩定過渡的公司,累積更多經驗與資源,再考慮長遠職涯選擇。
10. 避免情感勞動
拒絕家族企業或過於模糊公私分界的環境,選擇專業化分工明確的公司。
11. 檢討求職策略
審視履歷與自我介紹,強調自身優勢與價值,避免讓面試官誤解你的穩定性。連續遇到職場制度有問題的公司,先回到工作職務,業務、直銷、行銷,您自己的偏好,先定位。再來產業,沒看到偏好產業,但選一項,有職缺有產業,進入中型公司,500- 1000人,職場制度問題會解決。
12. 祝福你
希望你找到適合的工作環境,開啟穩定且成長的職涯!

親愛的朋友,看完你的經歷,我能深刻感受到你的困擾。作為一個在職場打滾多年的前輩,讓我分享一些看法和建議。

對現況的觀察
你的經歷其實反映了台灣職場的幾個普遍現象:
1. 傳統產業升遷制度僵化
- 公司A的情況很典型,對年輕人缺乏激勵機制
- 這類公司通常不願意改變既有制度

2. 管理制度未與時俱進
- 公司B的情況顯示出經營者思維停滯
- 12小時on call的情況已經違反勞動基準法

3. 人力資源管理失衡
- 公司C的高離職率是重大警訊
- 工作壓力與休息時間失衡會導致惡性循環

4. 家族企業常見問題
- 公司D的情況很典型,決策權過度集中
- 混淆企業與家庭關係,對員工要求過度

未來求職建議
1. 面試時的關鍵提問
- 詢問部門近半年的離職率
- 了解加班制度與補償方式
- 確認職務說明書的完整性

2. 觀察企業文化
- 留意面試過程中主管的態度
- 觀察現職員工的精神狀態
- 注意辦公環境的氛圍

3. 職涯規劃建議
- 鎖定較具規模的企業
- 注重制度化、系統化的公司
- 可以考慮外商或上市櫃公司

4. 面試技巧
- 主動詢問公司的五年發展計畫
- 了解績效考核制度
- 詢問教育訓練制度

心態調整建議
1. 轉換心態
- 將過往經驗視為成長的養分
- 累積的經驗都是寶貴資產

2. 建立個人品牌
- 善用104履歷開放功能或是專業社群網站參與討論
- 持續充實專業能力

3. 保持彈性
- 不要把單一工作視為終身職業
- 保持學習與成長的心態

記住,在30歲轉職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個年紀正是專業技能與社會歷練逐漸成熟的時候。重點是要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讓每一次的選擇都更接近理想的工作環境。

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斷,也要給自己時間找到適合的機會。畢竟工作不只是謀生的工具,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舞台。

以上的回應內容是我運用生成式AI獲取資訊並協助撰寫的,最後結合了我的個人經驗和見解進行了調整。

近 2000 位各行各業的 Giver 解答

還可以一起加入討論唷!

還沒有 104 帳號嗎? 現在去註冊

問題沒被解決嗎?邀請GIVER來回答!
找不到想看的內容嗎?

大家都在搜

發問
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