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Img
匿名
8/13 10:53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41-45歲

行銷企劃工作職務對中高齡求職者友善嗎?

43歲過去在媒體行銷代理商工作,服務10年以上,2024年求職不如預期,暫時找一份與行銷無關的工作,屬於保全業的人事職務。工作7個月後,2025.3-2025.6 參加台北市職訓電商經營課程,主要是學習並強化電商經營能力。

目前已結訓2個月尚未,我學會自架Wordpress,曾經經營1年的IG / Facebook 粉專 / podcast ,投了多封履歷多數都石沉大海,未能收到面試邀請。
想請教企業主或媒體行銷公司管理層級者,對於中高齡求職者是否有其它訴求?或是對於40歲以上求職者有哪些顧慮,較不願列入邀約面試名單中呢?
亦或是2024年7個月短暫轉職加上2025年3個月自我充實學習對企業來說是風險?

在行銷企劃產業 企業對中高齡求職者友善
在行銷企劃產業 企業對中高齡求職者不友善
投票已結束
回答 8觀看 732
回答 8

以下建議供參考
1. 國內行銷企劃職缺確實對 [40 歲以上] 的求職者門檻比較高,原因幾點:
-預設印象:部分企業認為中高齡者對數位新趨勢的適應力、執行速度、創意靈感會不如年輕人(尤其是社群、短影音領域)
-薪資預期:覺得有資歷的人薪資會偏高,可能不符團隊的預算
-團隊文化:很多行銷團隊成員 25-35 歲,主管會擔心年齡差距造成溝通障礙或融入感低
- 穩定性疑慮:企業可能怕你進來是暫時過渡,之後又想換更高職位或更符合資歷的工作
- 轉職頻率:7 個月保全業 + 3 個月職訓,履歷上看起來像是「中斷行銷工作多年」+「短暫嘗試」,會被HR視為穩定性風險

2. 履歷隱形風險
- 斷層感:媒體代理商經驗很強,但最近兩年沒有直接行銷職務
- 短期工作:保全業 7 個月 + 職訓 3 個月,會被懷疑「是否適應力不足」或「很快會離開」
- 缺乏近期作品:IG / FB / podcast 是加分,但若已停更或無成效數據,HR 會覺得不具說服力
3. 企業可能對你的「其它訴求」
雇主對中高齡行銷人有時會看重這些:
- 穩定、可靠、抗壓
- 客戶與供應商關係經營
- 對預算、專案掌控能力強
- 具備培育年輕團隊的能力
反之,如果履歷沒有把這些優勢放大,而是和年輕人用相同的角度去「拼創意、拼社群流量」,反而會被比下去。

4. 改善策略
履歷面
- 重點放回 10+ 年媒體代理商資歷:用 2-3 個專案案例(含數據、成效)證明你帶來的價值
- 近期經歷包裝:保全業人事職務可寫成「跨產業轉換期間的穩定性工作」,職訓課程則強調「主動投入數位行銷再進修」
- 社群/電商作品集:選 2-3 個經營案例(含粉絲成長數據、轉換率),用 PDF 或網站整理出來,附在履歷連結

求職策略面
- 避開大多數徵「年輕社群編輯」的行銷職缺,轉向:
- B2B 行銷、品牌行銷
- 公關與專案管理
- 中小企業的全方位行銷人員(他們更看重資歷與穩定性)
- 投遞履歷時,主動在信中說明:
- 你進修的目的
- 你對數位工具與新媒體的掌握度
- 你能為團隊帶來的穩定與策略視角

5. 你現在該做的第一步
-建議整理「專案成效型履歷」,把過去代理商的 3-5 個代表作寫成:
- 專案名稱 / 角色
- 成效數據(例如成長多少%、ROI)
- 你具體的策略與執行方法
- 因為你現在的履歷可能太像一般資歷表,沒法馬上讓 HR 覺得「這人雖然 43 歲,但能馬上創造價值」。

3人拍手

查看1則回覆

您好,

1. 企業主或媒體行銷公司管理層級者,對於中高齡求職者是否有其它訴求?
-->有即戰力,有能力解決企業當下存在的問題,並能影響企業做變革或轉型,以超越同行。

2. 有哪些顧慮,較不願列入邀約面試名單?
a.擔心體力、反應力下降、失去熱忱,資格超乎期待(over qualified),薪資期待也會高於對等設定的職務層級。
b.倚老賣老,學習新技術意願低落,與年輕世代成員無法順暢溝通,或無法接受新想法新做法。

3. 2024年7個月短暫轉職加上2025年3個月自我充實學習對企業來說是風險?
--> 我不認為企業會視之為風險。因為多元化的知識技能攝取,甚至延伸軟實力,對於未來求職可能是利多於弊。

建議您,要特別重視履歷自傳表的書寫,因為那是個人的行銷文,您如何包裝自己,就等於未來如何幫企業包裝商品。
所以,履歷自傳要去蕪存菁呈現您最優秀的一面,避免空泛的形容詞和心路歷程。原則如下:
a. 內容要強調個人專案成就、領導經驗、和優勢亮點,並用量化成果證明貢獻事蹟,用數字說話,最好用條列式。
b. 突出最新學會的技能和自我充實的努力,說明您適應變化的能力與態度。
c. 不能冗長,寧可寫重點就好,細節等面試時再細說。
d. 面試時強調未來價值,即能為企業帶來的穩定與成長。中高齡/中高階主管的面試必定會有較深層的理念交流。
e. 用 “自我充電” 的說法,來表達離職後的間隔期,用正面能量來詮釋。

最後,想鼓勵您,有經驗和歷練的中高齡求職人士,求職一般方式除了投遞,還可以運用人脈! 想想過去的廠商、客戶、同行中有沒有志同道合的盟友,直接/間接的釋出求職訊息,也許可以獲得新機會的引薦。有時候一份優質的工作,是在不經意中透過與老友的聊天後而取得的,所以,機會也是可以自己創造,祝福您。

以上意見提供參考。

2人拍手

1. 行銷企劃對中高齡求職者的友善程度
現實上競爭激烈
行銷企劃與電商企劃的職缺,現在很多公司會優先考慮 25-35 歲 的應徵者,因為普遍認為這年齡層更貼近年輕消費族群的流行文化,能加班、工時彈性高。
但不代表沒機會
40+ 年齡層在 品牌策略、長期專案執行、跨部門溝通、客戶關係維護 等方面,反而有經驗優勢。
特別是 B2B、專案導向、或高單價商品的行銷工作,會比較看重資歷和穩定性。
2. 企業對 40+ 求職者的顧慮
薪資預期偏高
用人單位會擔心 40+ 的薪資要求高於市場平均,尤其是行銷部門初中階職缺。
學習與適應速度
部分主管擔心中高齡員工對新媒體工具、短影音、社群趨勢的反應較慢(即便事實未必如此)。
團隊文化契合度
行銷團隊多為年輕人,主管會擔心 40+ 員工與團隊互動不自然、溝通成本高。
職涯穩定性疑慮
你 2024 年有 7 個月短暫轉職,再加上 3 個月職訓,部分 HR 會懷疑你是否能穩定待下來,或會不會只是暫時過渡。
體力與工時
行銷企劃常有活動、檔期、拍攝等加班需求,主管擔心中高齡員工不願或無法配合。
3. 你目前履歷石沉大海的可能原因
履歷沒突出你的中高齡優勢
你的資歷描述如果過於平鋪直敘(列出年資、工作內容),HR 會覺得你跟 20 幾歲的求職者相比沒明顯加分點。
近期工作經歷斷層
7 個月保全人事 + 3 個月職訓,對不熟悉你的人來說,會有「為什麼離開行銷?是不是行銷能力跟不上?」的疑慮。
投遞對象錯位
如果多數履歷投向電商、數位行銷、社群企劃這類以年輕消費群為核心的公司,被刷掉的機率會高。
4. 改善求職策略
(1)鎖定較適合中高齡的行銷類型
B2B 行銷企劃(工業、科技、專業服務)
品牌策略與活動企劃(需長期規劃與談判)
客戶關係管理 + 行銷整合
教育訓練與內部行銷(HR/內部溝通相關)
這些領域對年齡顧慮較低,反而需要成熟的應對能力與長期合作經驗。
(2)履歷重點
把 10+ 年媒體代理經驗 寫成可衡量的成果(如營收提升%、大型專案成功率、服務的知名客戶案例)
近期的職訓與電商技能要結合舊經驗,讓 HR 覺得你是「經驗 + 新技能」,而不是「新手電商」
在自傳中解釋短期轉職的原因(例如:階段性調整,期間進修提升電商能力)

近 2000 位各行各業的 Giver 解答

還可以一起加入討論唷!

還沒有 104 帳號嗎? 現在去註冊

2人拍手
問題還沒被解決嗎?邀請GIVER來回答!
找不到想看的內容嗎?

大家都在搜

發問
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