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2021/6/20

未填公司未填職務26-30歲

勉強來的高學歷好牌打爛了,目前進退兩難找不到人生方向該怎辦?

【學歷】混血四大理工碩(非電資)
【多益】770
【年齡】27
【工作經驗】
  第一份於國家研究單位擔任專案管理師未滿一年,薪資高且生活品質不錯,工作內容自認較無學習到東西且表現也並不優秀,因此離職。
【現職】
  第二份為民間大型企業子公司工程師(產線相關)半年,雖然較有成長但薪資較低、壓力和工時較長。
【所碰到的問題】
  本身數理邏輯能力從小就差,但顧慮理工科吃香,雖靠著勤能補拙付出許多心力在碩班時拚上國立理工名校,但職場和念書不同,目前工作內容皆為全新未碰過的新問題,職場上無人能夠手把手帶著做,因此挫折感極大,這兩份工作讓自己反思是否真的不適合擔任工程師一職,畢竟這條路當初便是勉強自己硬走的。
  可前一份工作經歷未滿一年,若是此份工作經歷又很快離職,自知在履歷上是個硬傷,且也覺得這樣又逃避的話,會無法成長,即使到了下一份工作也是會遇到同樣狀況,另外也有想說是否要回去前公司的其他部門,經過這份工作磨練,前一份工作相對較單純,且薪資和生活品質皆較高,但目前已無開缺,且當初會離職也是待得不愉快,也怕即使回去了是否還是會想離職,以上是目前進退兩難的狀況,非常煎熬。
  另外,本身身體並不好,在高壓環境下常常影響到身心健康,因此也有想說要考國營公職,較文組的工作性質或許會較適合自己,但其所要付出的機會成本很大,也不知該報考哪個類組,讓我不敢又衝動離職,但也無心力兼職念書,更擔心即使幸運考上,若又不適合,該怎麼辦?因此想詢問我還有什麼人生方向可供參考?感謝!

回答 5觀看 3226
回答 5

您好,

有這樣的高學歷必定有您的過人之處和能耐,不管在職場或學校, "勤能補拙" 的付出一定會有相對回報的,請您不要氣餒。

第一份工作是 專案管理師 (PM),既然當初待的不快樂,建議不要再回去。但是可以找同樣性質的職務。 因為您有理工背景,如果您的溝通協調能力也不錯,PM 這條路就很適合您。PM 需要串聯跨部門,甚至外部客戶,才能把一件案子順利完成,可以學習到很多層面的事務,相信您理解的。

每個職務都有壓力,適度的壓力才能驅動自己不斷成長和進步。如果您能稍微改變自己的心態,把PM這個工作當作志業,看著公司產品如期順利上市/出貨的那一刻,就會令您有高度的成就感,良性循環,雖然忙碌,您會越來越快樂。

人生沒有所謂的好牌爛牌,成長的痛,就是體驗和經歷,要讓自己更堅強,更正面的去接受未來挑戰。

以上意見提供參考,祝福您。

8人拍手・
2人肯定

您好,
辛苦了,對新鮮人的適應期,壓力是其中之一,在所難免,重點是了解壓力的來源是什麼和如何解決壓力。

所先如果是「主管給的壓力」就要透過溝通,和主管好好的聊聊,了解哪一個地方該怎麼做?哪一個地方沒有做好?唯有彼此了解才能合作無間,也才知道主管與屬下互相之間的期望值。透過良好而且有效地溝通如果沒有辦法解決,才會考慮調部門,換工作型態,甚至離職的問題。

其次如果壓力的來源是來自於「自己求好心切」,那就要循著「面對,處理,放下」的邏輯,有時候是自己給自己要求太高,那就要適度地放下自己,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終究沒人趕您走,甚至被罵也應該視為這是一種要求,而不要對號入座以為趕您走,因為事情終究要熟才能生巧,慢慢壓力就會減輕很多。

渡過那段新鮮人的適應期,用時間來換取學習成長的空間,學校學不好的都已經過去了,現在在職場遇到的才是真正寶貴的經驗,就從現在開始學習適應起吧,加油囉 💪!

6人拍手・
3人肯定

1. 混血四大理工碩,第一份於國家研究單位擔任專案管理師未滿一年,薪資高且生活品質不錯,但工作內容自認較無學習到東西,因此離職。第二份為民間大型企業子公司工程師(產線相關)半年,雖然較有成長但薪資較低、壓力和工時較長。
2. 進退兩難非常煎熬,進工程師職場上無人能夠手把手帶著做,因此挫折感極大,退當初會離職也是待得不愉快,也怕即使回去了是否還是會想離職,兩難。
3. 專案管理師工作內容自認較無學習到東西,人際也待得不愉快,會離開的想法是能力可及但學習偏低;工程師工作內容皆為全新未碰過的新問題,挫折感極大,現在的想法是能力不可及但學習有挫折;兩難。
4. 您的理工碩都能畢業,就是要能達到碩畢的水準,專案管理師能力可及,工作的本質學能沒有問題,工程師製程規劃,工作本來就是解決問題,解決產線、設備、線速、溫度、壓力、化學、反應,讓元件達到製程的功用。工程師半年已入門,統整精進是這階段的功課,不用急著想兩難,專研面對的問題,如同碩畢、專案管理,您走的過來的。
5. 祝福您。

2人拍手・
1人肯定

您好,關於提問回覆如下:
離開校園進入職場後的前幾年會質疑學習跟實務興趣有落差還蠻正常。學生時期,很多人因成績落點、家人建議、社會氛圍等跟著唸某科系,倘若又順利,多半也就完成學業。有人很早確立職涯志向,有人隨遇而安。漫長職涯路也會出現轉折,可能又換方向,建議都平常心看待。也毋須想當初高學歷的牌打爛了,學歷高低跟職涯路是否順遂沒有絕對相關;打爛的定義也很難定論。建議就進入職場後發現志趣不符去更瞭解自己探討解決之道即可。
先提供幾個工具試試:
1.查閱就讀科系發展的職業跟職務,可排除若照原科系發展,您不感興趣的。若有職務不瞭解,可再搜尋企業開缺職務瞭解需求條件。
科系社團 https://guide.104.com.tw/career/

2.查閱您擅長且感興趣領域的相關職務。但職務多半有複合式專業技能,亦可再搜尋企業開缺職務瞭解需求條件。
多元智能導航 https://wow.104.com.tw/jobWorld/smart

3.這是針對履歷測驗,但若依目前學經歷,結果可能還是會就現狀分析,但仍可參考,或許有您沒想過的職務。
職業適性測驗 https://guide.104.com.tw/personality

4.這個小工具會有導引您想瞭解的職務,亦可以參考
求職精靈 https://nabi.104.com.tw/
以上測驗後,仍需要您自己綜合分析,但可能會協助您更釐清方向。

再則,可先確認合適職務的”性質”,您分析出”文組”也是很棒的自我瞭解。因很多職務都非單一性質,例如:總務職平常坐辦公室,但廠商維修養護也是要從旁照看。行銷人員在辦公室寫企劃案也仍需外出辦活動,更要有邏輯力分析數據。因此,”文組”涵蓋廣泛,可再評估篩選。

職場是企業支付薪資請人才擔綱職務貢獻專業解決問題。因此,每項職務多少都有壓力,總務也會擔心買的拜拜供品大家不愛吃;人資算錯薪資遭誤解也很難受;財務每月編財報有時間壓力下,仍要面對一直催交單據;行銷腦袋快燒掉了,還是要再想創意、創新等,職務面的壓力都難以避免。瞭解適合職務的同時也可想像一下壓力來源。不過,一般能力符合職務甚至超越、組織和諧、流程順暢、企業運作正常等各條件俱足下,壓力勢必較少。撇除個人不可控的企業組織文化問題帶來的壓力外,自己可控的就是在職務能力,但這跟您念書是一樣的,也是可以勤能補拙,但就目前看來,能產生很大影響關鍵的驅動力”興趣”,可能是致使降低勤能補拙的意願。就好比廚師在一個餐期下來,可能要在廚房快速削很多蘋果,如果平常沒有勤奮練習,就很難在需要派上用場時快速又精準將餐送到客人眼前,甚至割傷手。

趁此機會瞭解職務興趣度,包括提到的公務體系是否適合。建議多蒐集資料,向從事公務的親友或到補習機構詢問打聽,瞭解考科、分發機制,以及平常都在忙甚麼?壓力來源是甚麼?是您感興趣的嗎?也是有從事公務後離開的案例。至於考試是否能過,本來就有風險,您可以評估經濟狀況給一個準備時間。除了高普特考外,公營機構(台鐵、中油、中郵…..等)或像捷運、貿協等也可參考。捷運等跟運輸相關職務會需要理工科系,不一定擔任維修人員,是要有學理概念,總之多蒐集資料。

分享這篇文章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1183
其中這段內文<博士挫折後,改念半導體>提到的內容......加入希凡尼亞半導體公司後,他每天晚上花3個小時讀書。雖然物理和數學的基礎不錯,但還是看不懂,當時有一位......。
您的年紀應該跟當時的張董事長差不多,想必當時他周遭也充斥各式學歷佼佼者,他也是想辦法補強職務專業能力喔。

學用合一是很具挑戰,倘若覺得仍有不足就補強。企業支付薪資請人才擔綱職務希望能給出貢獻,若有人願意指導是幸運的;若沒有,也可以自己補強。一般提到從職務中做中學的意思是,每項職務多少仍有不足處,可將視為挑戰,專注投入想辦法做好,從中歷練學起(練就)功夫;而非指進到企業學習的意思喔。很多專業技能,即便是office軟體,”會”跟”熟”是兩回事。否則,當能力跟職務所需落差越大,即便主管沒說甚麼、同事沒質疑,自己都可能連上個班也會產生不安的壓力,因此找方法補強很正常。

未來即便找到感興趣職務,也可能遇到無挑戰感到意興闌珊(覺得沒有學習空間)。因此,將出現挑戰視為促使專業技能再提升的好機會,就好像打怪般,會需要自己去找武林秘笈(可能是書、高人、道具、課程…..等)破解,投入時間充實即可。現在是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時代,即便進入職場多年仍會感到需要充電,不要因覺得不足就灰心,只會致使壓力更大。

希望以上資訊有幫助到您,祝福您。

3人拍手・
2人肯定

您好:
1.從事一份工作需要熱情及承諾,如果您覺得擔任工程師,要運用所學的理論,不斷的解決問題,對您而言很吃力或是熱情不足,建議您可以進行職業適性測驗,看看自己適合從事何種工作?
2.前一份工作既然離職時不太愉快,目前也沒有缺,就不要考慮再回去了,可以在確認自己的職業性向之後,在公司內部尋找內部轉調的機會,因為您是理工背景,不論是從事專案管理、品質管理、採購、業務等等,都是可以延伸發展的領域,建議先在公司內部轉調,運用公司內部資源,對您而言風險較低,您未來的工作經歷也會比較豐富。
以上建議提供您參考~

1人拍手・
1人肯定
問題沒被解決嗎?邀請GIVER來回答!
找不到想看的內容嗎?

大家都在搜

發問
發問